“我不救你誰救你”,在肇慶市封開縣,村重女兒為救母親勇捐骨髓的疾母故事如同一股暖流,溫暖了無數人的亲撑起遮心田。這位普通的风挡農村母親阿貞(化名),在確診白血病後,安心大树依靠家人的爱在行动支持和社會的關愛,戰勝病魔重獲新生。为农阿貞的村重故事,正是疾母“農村母親關愛工程”公益項目實施的一個真實縮影。
該公益項目由廣東省鄉村振興基金會攜手愛心企業籌資、亲撑起遮廣東省婦女兒童基金會組織聯合開展,风挡實施十多年來為農村重疾母親撐起一棵棵遮風擋雨的安心大树安心“大樹”,讓善心、愛心在鄉村大地蔓延。
(萱草花再開,時長共3分32秒)
困境中的希望之光
阿貞原本擁有一個簡單而幸福的家庭。她在鎮上中心小學的飯堂工作,平日裏做飯、清潔打掃,照顧家人孩子,生活雖然平凡,但充滿安逸和溫馨。突然,有一段時間阿貞感到極度疲憊,連續多日精神不振,她便前往肇慶市第一人民醫院檢查,被確診為白血病。
這一消息如同晴天霹靂,讓阿貞的家庭陷入了前所未有的困境。剛開始治療時,阿貞的口腔全部潰瘍,連續3-4個月無法進食,甚至連水都難以下咽,隻能靠吊針輸營養液維持生命。同時,她還伴隨著全身疼痛的症狀,無法站立行走,每天隻能臥躺在床上。此時的阿貞經曆了前所未有的身心折磨。
最困難時刻,家人和親戚朋友的陪伴與支持給了阿貞堅持下去的勇氣。經曆4次化療後,她年僅12歲的大女兒勇敢地站出來,忍受著連續三天采集血管細胞的疼痛,為母親進行半合型骨髓移植治療捐獻骨髓。
基金會誌願者和婦聯代表對阿貞進行慰問。
社會關愛,共築生命防線
阿貞的病情和治療費用給家庭帶來了沉重的經濟負擔。幸運的是,“農村母親關愛工程”項目為她送來了希望。在村委會和鎮婦聯的調研和協助下,經過項目評審小組審核和公示,阿貞成功獲得了項目資助,愛心善款及時撥付至她的銀行賬號。這些善款不僅緩解了她的經濟壓力,更讓她感受到了黨的關愛和社會的溫暖。術後的她身體逐漸恢複,和家人重新過上溫馨的生活。
“農村母親關愛工程”是廣東省鄉村振興基金會2014年發起的一項公益項目,麵向全省14個地市農村人口,幫助遭遇重大疾病的“六癌”母親(乳腺癌、宮頸癌、胃癌、直腸癌、肺癌、白血病當中的一種或一種以上疾病),為因病致貧返貧的困難家庭提供支持。
當地婦聯及時對阿貞的案例進行了一對一的幫助服務。
項目通過聯動各鎮(村)婦聯,實行“一對一”精準化服務,真正做到“政策找人,服務上門”。截至2025年2月,“農村母親關愛工程”已成長為廣東農村母親所依所靠的安心“大樹”,廣東省鄉村振興基金會凝聚玖龍紙業、星河灣集團等愛心單位及社會力量愛心,累計資助1800萬元,幫助超2000名像阿貞這樣的農村患病母親。
誌願者的力量:傳遞愛與希望
“農村母親關愛工程”注重長期跟進與動態管理,根據基層婦聯和村委反饋的幫扶信息每年調整實施方案,確保幫扶措施貼合實際需求,同時組織誌願者開展慰問、科普活動等,不僅為農村重疾母親提供物資支持,更關注她們受助後的生活質量和精神需求。就讀於廣東省外語藝術職業學院的周鈞澤,是眾多誌願者中的一員。在了解到“農村母親關愛工程”後,他報名成為廣東省鄉村振興基金會的誌願者,並組成誌願隊伍深入受助地,回訪了許多像阿貞這樣的患病母親。
周鈞澤和誌願者團隊深入受助地,幫助了眾多遇到困難的農村母親。
周鈞澤清楚記得,回訪受助者前,廣東省鄉村振興基金會安排工作人員對誌願團隊進行培訓,主要講解包括項目運行情況、調研流程規則、慰問注意事項、誌願服務分工、風險預防措施等。因此他們在正式慰問受助者時,整個誌願團隊都能有序了解受助母親的生活、身體以及項目資金落實情況,送上慰問用品等。他坦言“‘農村母親關愛工程’不僅籌集資金為患病母親提供了物質上的幫助,更重要的是引導社會力量給予了她們精神上的鼓舞。當我們把資助物資送到她們手中,看到她們眼中的淚花和感激之情,我知道,這份關愛已經超越了金錢和物質的範疇。”
我們盼望,越來越多愛心企業、愛心人士、誌願團隊加入到“農村母親關愛工程”公益項目中,共同為農村重疾母親種起一棵棵遮風擋雨的安心“大樹”,讓愛與希望在廣袤的農村大地上生根發芽、茁壯成長,攜手為鄉村振興書寫愛的篇章!
撰文:南方農村報吳昊暉
視頻剪輯:譚家富
視頻文案:李嘉镓
來源:南方農村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