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7日-22日,廣東機電職業技術學院電子與通信學院大“埔”向前勵誌實踐團前往梅州市大埔縣湖寮鎮開展了為期一周的人贷款“資助政策下鄉行,助力鄉村振興”和“學習先進典型,不解逐夢成長報效祖國”暑期社會實踐活動。助学州大镇
實踐團走進當地虎山中學和長教村,广东對當地100餘名民眾開展了資助政策集中宣講、机电进梅一對一答疑、实践送政策上門等活動,团走重點宣傳了生源地助學貸款、埔县國家獎助學金、湖寮勤工助學、超过“綠色通道”、人贷款廣東省家庭經濟困難學生新生資助等方麵的不解內容,幫助當地民眾填補了認識盲區,助学州大镇打消了擔憂顧慮,广东從思想認知上保障了“不讓一個學生因家庭經濟困難而失學”。
實踐團送政策進村
同時,實踐團結合線上問卷和線下走訪的方式,廣泛調研當地民眾對政策的了解情況和意見建議,合計調研300餘人,采集數據超過6500條。調研發現,29.19%的人完全不了解國家資助政策,63.67%的人不了解助學貸款,71.87%受過資助的人認為申請手續複雜,1.25%的人不會申請助學貸款而選擇放棄入學補貼家用。這反映出國家資助政策和助學貸款普及力度不足,民眾對政策存在認識不深、認識不全、甚至認識偏差的情況。後續,實踐團將圍繞“大埔縣湖寮鎮國家資助政策普及情況和改進建議”撰寫高質量調研報告,為政策製定部門提供參考依據。
部分調研數據
實踐團拜訪了中國最美鄉村教師、梅州道德模範廖樂年,並協助開展暑期義教開班籌備、課堂布置、秩序維持等誌願服務活動。廖樂年祖籍廣東省梅州市大埔縣,他以祠堂為義教課堂免費給學生補習英語,並帶動村民修路、開墾耕地、種植柚苗等,22年來(2002年至今),廖樂年義務教過的學生已超10000人。
“看到我的學生做得比我好,是我最高興的事,也是我堅持下去的力量”“我不需要別人記得我,我隻是做好自己的事情罷了”“做一個好人,為國家做事情,國家很重要”“敢想,是夢,敢想敢做,才是夢想,中國夢的實現,需要大家一起努力”……廖樂年與實踐團促膝長談。他不計個人得失,二十餘年如一日堅持義教,為當地培養了大量人才,他的人生格局之大、價值追求之高,令人鼓舞動容。實踐團表示將學習這種精神,並將之帶回學校,擴散到網絡,傳遞正能量,匯聚正能量,號召青年將小我融入大我,為鄉村振興貢獻力量。
廖樂年與實踐團交談
【通訊員】簡夢芝 黃小花 廖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