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4 線性關係考察
用70%甲醇對貯備液進行逐級稀釋,蒙药得到2.024、砂蓝20.240、定性定量50.600、质量101.200、控制151.800μg/m L的研究係列對照品溶液,分別精密吸取溶液各10μL,蒙药注入色譜儀進行測定,砂蓝以對照品的定性定量進樣質量濃度為橫坐標(X),峰麵積為縱坐標(Y),质量進行線性回歸,控制得標準曲線方程為Y=35.919 X-4.386 4,研究r=1.000 0,結果表明,蒙药MMQ在2.024~151.800μg/m L線性關係良好。砂蓝
2.4.5 定量限和檢測限
取對照品貯備溶液,定性定量逐步稀釋,按“2.4.1”項下色譜條件進樣,進樣量為10μL,信噪比(S/N)為10∶1,測得MMQ的定量限約為2.024μg/m L。信噪比(S/N)為3∶1時,MMQ的檢測限約為0.607μg/m L。
2.4.6 精密度試驗
選取高、中、低(101.200、50.600、20.240μg/m L)3個質量濃度的對照品溶液,按“2.4.1”項下色譜條件下同1 d內連續進樣6次,測得MMQ峰麵積的RSD分別為0.73%、0.95%、1.37%。連續測定3 d,每天進樣1次,記錄MMQ峰麵積,測得MMQ峰麵積的RSD分別為2.06%、1.61%、1.88%。結果顯示日內、日間精密度均小於3%。表明日內、日間精密度良好,儀器穩定。
2.4.7 重複性試驗
取樣品粉末0.25 g(S5),按“2.4.2”項下方法製備供試品溶液,平行6份,按“2.4.1”項下色譜條件進樣,進樣量為10μL,記錄MMQ的峰麵積。采用外標一點法計算MMQ的含量,樣品中MMQ的質量分數為5.28 mg/g,RSD為1.37%,表明此方法重複性好。
2.4.8 穩定性試驗
取樣品粉末0.25 g(S5),按“2.4.2”項下方法製備供試品溶液,按“2.4.1”項下色譜條件分別於0、1、2、4、8、12、24 h進樣,進樣量為10μL,結果顯示MMQ峰麵積的RSD為1.81%,表明供試品溶液在24 h內穩定。
2.4.9 加樣回收率試驗
精密稱取已知含量的EGT粉末0.125 g(S5)精密稱定,按已測定的50%、100%、150%精密加入對照品溶液,按“2.4.2”項下方法製備供試品溶液,按“2.4.1”項下色譜條件進樣,記錄峰麵積,采用外標一點法計算加樣回收率。結果MMQ的平均加樣回收率為101.5%,RSD為1.46%。
2.4.1 0 定量測定
取7批EGT樣品,按“2.4.2”項下方法製備供試品溶液,按“2.4.1”項下色譜條件進樣,經HPLC測定後,結果顯示7批EGT(S8、S9因采集時間較久,未測定)的質量分數範圍在0.13%~0.53%,見表1。
3 討論
3.1 指標成分的選擇
EGT為蒙古族習用藥材,目前無相關的質控標準以及專屬性成分的研究,本研究通過MCI色譜、矽膠色譜、高效液相色譜等分離手段,得到專屬性成分,經核磁鑒定為一種喹啉酮類生物堿(MMQ)。本實驗將EGT與其它4種近源樣品:大藍刺頭、硬葉藍刺頭、全緣藍刺頭和藍刺頭,進行薄層色譜和HPLC檢測比較,結果顯示大藍刺頭、硬葉藍刺頭、全緣藍刺頭不含有MMQ,在藍刺頭樣品中雖含有少量MMQ,但遠低於其檢測線。因此MMQ作為砂藍刺頭中含量較高且專屬性較強的成分,建立以其為指標成分定性定量方法,有一定的科學性與實用性,可以更好地評價EGT藥材的質量。
3.2 薄層色譜鑒別
在薄層鑒別展開劑的考察中,發現酸對於薄層展開體係的影響較大,非酸體係下,斑點較少、分離度較差。篩選了多種顯色劑,包括磷鉬酸、碘化鉍鉀、碘、10%硫酸乙醇等,顯色效果均不佳,不顯色或者顯色不靈敏,最終定為以三氯甲烷-醋酸乙酯-甲醇-甲酸(6∶1∶1∶0.8)為展開劑,254 nm紫外燈下檢視熒光斑點即可。比較了不同廠家的薄層板:銀龍-HSGF254板、黃海-HSGF254板、德國MNSGF板和德國MNHSGF板,所建立的薄層方法在上述幾種板中均能獲得很好的展開效果,其中以德國MNHSGF板分離效果最好。
3.3 指紋圖譜建立
中藥色譜指紋圖譜能夠較為全麵地反映中藥的整體質量。本實驗建立指紋圖譜分析方法能很好地將EGT與同屬其他植物相區別。相似度分析評價中,S9(批號20120815)相似度僅為0.679,其他EGT樣品相似度均高於0.9,這提示EGT樣品陳置過久可能會影響其藥材質量。這一發現為藥材市場中EGT藥材年限控製提供數據參考。不同來源的9批樣品指紋圖譜中的共有峰在數目以及相對保留時間上保持一致,但各共有峰相對峰麵積有一定的差異,說明各批次藥材之間的質量存在差異,推測可能與藥材產地、生長年限、采收期等因素有關。將EGT和其他種藍刺頭的指紋數據進行統計分析,主成分分析和聚類分析結果一致,均能實現EGT與同屬其他植物(藍刺頭、全緣葉藍刺、硬葉藍刺頭和大藍刺頭)的區別。在PCA中,16批樣品聚為2大類,S1~S9號樣品為不同批次EGT,S10~16號樣品為藍刺頭屬其他種樣品,其中S8和S9號樣品為2012年收集的樣品,雖經放置多年,成分有所下降,但仍歸為EGT中。在聚類分析中,S8和S9號樣品處於同一組中;S14和S15號樣品為全緣藍刺頭也在同一組中,該結果與OPLS-DA結果一致。
3.4 含量測定
在建立MMQ的定量分析方法實驗中,進行了提取方法(超聲、加熱回流)、提取溶劑(純甲醇、70%甲醇、50%甲醇)、提取時間和提取次數的考察。最終確定的提取方便操作簡單、省時,對砂藍刺頭中MMQ提取率高。考察了乙腈-水、乙腈-醋酸銨緩衝鹽水溶液、甲醇-0.1%甲酸水溶液、乙腈-0.1%甲酸水溶液等流動相體係對液相色譜分離效果的影響。最終確定的含測方法重複性好,MMQ的分離度和含量測定RSD均符合檢測要求。另外,由於S8和S9藥材采集時間過久,為了不影響含量限度製定的準確性,未對這2批藥材進行含量測定。
聲明:本文所用圖片、文字來源《中草藥》,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與本網聯係刪除
相關鏈接:色譜,硫酸乙醇,醋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