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貫徹落實2024年中央一號文件關於健全農業防災減災救災長效機製、實施糧食單產提升工程和挖掘糧食機收減損潛力等重要決策部署,训班更好發揮農機作為農業生產和應急的广东主力軍作用,夯實糧食安全根基,珠海5月22日至23日,农机農業農村部農業機械化總站聯合廣東省農業農村廳在廣東省珠海市舉辦農機防災減災及增產減損培訓班。防灾來自全國各省(自治區、减灾及增举办直轄市)各級農機化主管部門、产减農機(農技)推廣及鑒定部門負責農機防災減災救災、损培糧油機械化擴種、训班增產減損及農機服務組織建設人員,广东各級農機合作社輔導員、農機服務組織帶頭人等共計200餘人參加了培訓研討。農業農村部農業機械化總站副站長徐振興、廣東省農業農村廳二級巡視員何國威出席開班式並講話。
培訓班指出,近年來農機在農業生產和應急救災中發揮了重要作用,農機應急救災能力建設和機械化支撐糧油作物增產減損工作不斷取得新成效、實現新突破。但我國農業生產仍麵臨著資源約束和氣候變化帶來的巨大風險挑戰,農機防災減災救災和糧油作物增產減損工作的壓力還很大。下一步,要通過強化防災救災裝備配套、提升農機防災救災能力、完善農機防災救災體係等手段健全農機防災減災救災長效機製;進一步深挖播種質量提升和機收減損潛力,推進優良作業技術應用、高性能農機升級迭代、全程機械化生產模式優化、單產提升技術培訓指導等各項工作走深走實,夯實我國糧食安全基礎。
培訓班上,中國農業科學院農業氣象災害防控團隊首席專家、農業農村部防災減災專家指導組組長劉布春研究員作了“建立完善農業防災減災救災長效機製的研究”的報告;農業農村部南京農業機械化研究所主要農作物生產裝備工程技術研究中心主任張文毅研究員講解了“水稻機械化單產提升與減損技術”;農業農村部農業機械化總站糧作機械處處長王超研究員以“糧食作物單產提升機械化技術與措施”為題進行了授課;廣東省、山東省農業農村廳和珠海市農業農村局分別交流了當地防災救災的典型案例和做法經驗;上海三久機械有限公司李思奇經理作了“穀物幹燥機防災減災及增產減損”的技術分享。
培訓班還組織了農機防災救災現場教學,演示展示了移動式烘幹機,履帶式拖拉機,履帶式穀物聯合收割機,水泵,具有防災減災照明、植保、搬運功能的農用無人駕駛航空器及農用移動儲能車等“平急兩用”機具。之後學員參觀了粵港澳現代農業示範園和珠海格力電器股份有限公司的農業加工、儲備設備。
參加培訓的學員紛紛表示本次培訓班教學內容充實,講解生動,讓學員們學到了很多實用、可借鑒的技巧和經驗,將對今後開展農機防災救災和糧油作物增產減損工作起到積極的推動作用。
本次培訓班得到了廣東省農業農村廳、廣東省農業技術推廣中心和珠海市農業農村局的大力支持。
【記者】趙飄飄
【通訊員】農業農村部農業機械化總站
【來源】南方農村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