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表1可知,第方的般質檢站測定石灰石中二氧化鈦檢出限0.0019%<0.0050%,实验室測定上限1.00%>0.30%,用新符合方法測定要求。检测
精密度一般用相對標準偏差(CV)表示,过程理論上平行測定的第方的般次數越多,越接近真實值。实验室精密度應該通過一個時期階段(1~2周)內的用新試驗中得到,至少6次。检测基於我司質檢站的过程檢測水平,在編製程序文件時對檢測結果的第方的般有效性要求嚴於國家標準,規定獨立平行分析結果的实验室差值不得超出標準規定的重複性限r。GB/T 3286.10-2020重複性限r按公式(2)計算,用新表2列出了部分二氧化鈦含量(質量濃度)m/%對應的检测重複性限r值。
為合理的过程反映分析方法的精密度,質檢站在一個時期階段(1~2周)內每隔一到數天對石灰石標準樣品YSBC28705-93(Ti O2=0.015%)依據GB/T 3286.10-2020方法進行測試,共測試6次,計算結果的相對標準偏差(CV),實驗數據見表3。
我司質檢站測定石灰石中二氧化鈦相對標準偏差(CV)即精密度3.0%<5.3%,石灰石標準樣品平行分析結果未超出標準規定的重複性限,其結果均值與標準樣品參考值的差值也未超出標準規定的重複性限,表明質檢站使用GB/T3286.10-2020檢測精密度和準確度符合要求。
對於含量不同的樣品所要求的誤差不同。假設二氧化鈦含量0.05%的石灰石樣品中加入0.005%二氧化鈦,如表2所示,由於質量濃度m=0.05%其測定重複性限為0.0031%,實驗誤差和加入值已經處於同一量級水平,將會導致定量回收無法準確計算,因此,回收率試驗二氧化鈦加入量應和測試樣品中二氧化鈦含量處於同一量級水平。
按表4所示準備石灰石標準樣品,標準樣品中加入一倍檢出限、兩倍檢出限、十倍檢出限的二氧化鈦作為回收率測試樣品,開展三水平回收率試驗。按GB/T 3286.10-2020方法消解並測定以上石灰石標準樣品和回收率測試樣品,測試結果列於表4。
質檢站使用GB/T 3286.10-2020檢測回收率結果在90%~104%,表明加入的已知量標準物質能定量回收,分析過程的係統誤差符合要求。
經過對質檢站各項檢測條件的確認,以及依據GB/T 3286.10-2020對二氧化鈦測試方法的檢出限、回收率、精密度等檢測技術驗證過程,表明質檢站具備開展該方法的檢測能力。
當檢測方法包含抽樣、運輸等環節時,也應對該環節進行確認,確認應記錄並保存所獲得的結果及各類證明等文件,必要時還應包括實驗室分析數據的統計學處理技術和測量不確定度的分析評估。
相關鏈接:實驗室,標準,二氧化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