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百千萬工程’中,產業發展是油茶重中之重。”1月15日上午,产业省人大代表、治理致富韶關樂昌市雲岩鎮秉珍種養專業合作社聯合社黨支部書記廖石秀在廣東省十四屆人大三次會議“代表通道”上接受記者采訪,化铺就如何發揮科技力量讓傳統農業走上現代化之路,乡村助力“百千萬工程”加力提速提出建議。省人石秀石漠
韶關市樂昌雲岩鎮地處高寒石灰岩山區,大代道石頭山多,表廖表通風化嚴重,油茶植被覆蓋少,产业是治理致富石漠化較重的地方。“18年來,化铺我深刻意識到,興一個產業可以帶活一個村、一個鎮乃至一個縣的經濟。”廖石秀說,十多年來,她親眼見證了油茶樹對石漠化特殊環境和土壤條件的適應性和改造能力。
針對石漠化治理難點痛點,廖石秀聯係科研團隊,通過要素分析、實地調研,提出了抗風險能力更強的“石漠化治理+光伏+油茶+林下經濟”要素互補方案。2023年,部分油茶林在科研團隊幫助下裝上了光伏和集雨灌溉設施。2024年,因為有了設施的遮擋庇護,油茶能在一個相對穩定的小氣候裏生長,受旱澇影響明顯減弱,收成更好。
“這一要素互補的模式,有效地解決了石漠化治理當中資金短缺、人力短缺、旱澇不保收這三大痛點。”令廖石秀驚喜的是,經測算,單一油茶種植每畝每年產值約3000元,整合光伏發電、油茶種植、林下種養後,綜合產值每畝達17000元至19000元,是單一油茶種植的六倍。
雲岩鎮試種油茶成功後,廖石秀將經驗做法傳授給身邊的鄉親。“我們還建成了食用山茶油的油茶加工廠,每年為周邊鄉親提供工作崗位60多個。”廖石秀表示,廠裏所有的用工都優先麵向本地村民,讓鄉親們在家門口就業。
“作為一名從農村走出來的省人大代表,我深知‘人民選我當代表,我當代表為人民’這句話的深刻內涵和分量。”今年參會,廖石秀建議加大對石漠化地區油茶產業扶持力度,讓綠色效益實實在在地轉化為經濟收益,走好高山油茶產業富農興村的致富之路。
采寫:南方農村報記者 楊娉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