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複觀察茶青萎凋情況,等到深夜將萎凋葉揉撚至緊卷微轉色,等奖对茶的动不斷確認發酵程度,林最將發酵葉在烘幹機上輕翻烘焙……在2024廣東省第一屆農事運動會茶葉加工技能大賽上,天晓為了保證成品茶的热爱質量,林天曉幾乎一天一夜沒有合眼。省赛
直到汗水浸濕了整個後背,等奖对茶的动林天曉終於結束茶葉的林最二次烘幹,開始分揀茶梗和老葉,天晓製成最後的热爱成品茶。
林天曉在2024廣東省第一屆農事運動會茶葉加工技能大賽現場。
“茶葉裝袋後,等奖对茶的动就能睡個好覺了。林最”林天曉說,天晓“現在我能做的热爱,就是靜待比賽結果。”
9月14日下午,賽事結果公布。林天曉以總成績第一的排名獲得比賽一等獎,他將代表廣東出戰在四川宜賓舉辦的2024年第六屆全國農業行業職業技能大賽茶葉加工工(精製)賽項。
製茶十七年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
林天曉是汕頭澄海人,畢業於華南農業大學園藝學院茶學係。2003年,林天曉初次接觸茶葉,自此認識到茶葉的獨特魅力,並對茶樹品種、茶葉加工以及茶葉生化等方麵萌發出濃厚興趣。在大學期間,他時常前往學校茶園基地,跟學校老師學習炒製綠茶。
林天曉正在進行茶葉拚配。
2007年畢業後,林天曉投身於茶葉領域,一直專注於茶葉加工環節,先後在數家不同的茶企任職,積累了豐富的茶葉加工經驗。在不同的茶企裏,他接觸到了各種不同的加工工藝和技術,不斷提升自己的專業水平。他深入研究茶葉的殺青、發酵等關鍵加工步驟,力求將每一片茶葉都加工成品質上乘的佳品。
至今,林天曉已在茶葉行業耕耘了十七載。他始終保持著對茶葉的熱愛和執著,不斷探索創新,為推動茶葉行業的發展貢獻著自己的力量。
在茶葉加工的征程中,林天曉不斷挑戰自我。2017年,他在廣東省茶行業(茶葉加工工)職工職業技能大賽中,憑借精湛的技藝,榮獲綠茶類第一名;2019年,他在全國茶葉(綠茶)加工技能競賽中斬獲特等獎;2020年,在全國農業行業職業技能大賽廣東省初賽—茶葉加工工(精製)競賽,獲二等獎。
在不同種類的茶葉加工比賽中,林天曉積極與同行交流切磋,不斷提升自身技能,力求將茶葉加工技藝推向更高的境界。
當問及林天曉為何能保持“多棲發展”時,他也隻是笑笑,“也沒什麽多棲發展,我對茶產業感興趣,喜歡茶產業,自然就會多學習多思考。”
從製茶到研發
“熱愛”是最大的動力
盡管如今的茶園大多已實現半機械化生產,然而林天曉卻從未放棄手工製茶。
在製作手工綠茶中,他總是全情投入地用心製茶,從精心挑選鮮嫩的茶鮮葉開始,嚴格把控每一個環節,以嫻熟的技藝進行殺青、揉撚、炒幹等工序。待茶葉製成後,他便會邀請同事一同品嚐,共同探討可提升的空間。
在過去的工作與學習時光中,林天曉走訪了廣東、福建以及貴州等幾個茶區,與當地的茶業工作人員深入交流、虛心學習。在此過程中,他對茶葉的認識水平得以顯著提高。“對茶葉的熱愛是我最大的動力。”林天曉說,“也希望未來能夠去更遠的茶區交流學習,力求開發出更具特色的茶品。”
茶葉萎凋環節。
如今,林天曉在中茶(廣東潮州)茶葉有限公司任產品經理一職,主要工作是開發鳳凰單叢茶產品。為此,他投入了大量的時間和精力,深入研究鳳凰單叢的品種特點、製作工藝和市場需求。
“每次參加製茶技能競賽,總能見到來自省內不同市縣的茶友,還能認識剛從茶學畢業加入茶產業的新朋友。在競賽後,跟很多選手、專家進行了交流學習,也獲得了很多新的靈感和啟發。”林天曉感慨地說道,“之後去全國比賽,我將抱著學習的心態去跟不同賽區的選手交流,同時也會盡力取得一個好的名次。”
撰文:嚴秋璠
來源:南方農村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