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國家統計局的十四五數據,2020年我國全年研究與實驗發展經費支出總計24426億元,加快经费继续占國內生產總值的科技2.4%,與上一年相比增長了10.3%,自立自强占比總量位居世界第二。提高這是十四五我國科技經費投入的新突破,也是加快经费继续我國建設科技強國戰略順利進行的標誌。進入“十四五”,科技我國製定了新的自立自强占比發展規劃,在科技投入方麵也有了新的提高計劃。
3月8日,十四五在國新辦發布會上,加快经费继续國家發改委簡要介紹了“十四五”規劃《綱要草案》的科技基本情況,提出“十四五”期間研發經費投入將繼續加大,自立自强占比全社會研發經費投入年均增長要大於7%,提高同時占GDP比例力爭超過2.4%。
與之前相比,“十四五”將更加重視基礎研究。加強基礎研究是建設科技強國的基石,是科技創新的基礎,對於提升原始創新能力,支撐引領經濟社會發展有著重要作用。《綱要草案》有專門的章節對基礎研究進行闡述,並在正文中首次設置基礎研究經費投入占研發經費投入的比重這一指標。
2019年我國基礎研究經費占比為6.03%,2020年為6.16%。《綱要草案》提出,到2025年這一占比要達到8%以上。發達國家基礎研究占比普遍在15%以上,目前與之相比我國仍有較大差距。但2012年以來,我國基礎研究經費占比穩步提高,差距正在不斷縮小。
除了更加重視基礎研究之外,《綱要草案》還提出了多個重點項目推動科技自立自強,主要包括實驗室建設、重大科技基礎設施建設、科技創新中心和國家科學中心建設、創新平台建設等。
實驗室建設方麵不僅要求加快建設國家實驗室,還要重組國家重點實驗室體係。重大科技基礎設施建設方麵,要求在加強“天眼”等原有的重大基礎設施建設的同時,加快推進人工智能、量子科學、腦科學等領域的科技創新。加快推進各科技創新中心和綜合性國家科學中心建設。優化國家產業創新中心、技術創新中心、企業技術中心等創新平台的布局。
此外,《綱要草案》還要求打造基於產業鏈、供應鏈的創新創業生態,進一步增加企業的投入,支持一批雙創示範基地建設。
聲明:本文所用圖片、文字來源《化工儀器網》,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與本網聯係刪除
相關鏈接:研究,技術,量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