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证券网市场财经网首页

两个三倍体牡蛎新品种,撬动百亿大产业

来源:时间:2025-04-22 01:52:56

兩個三倍體牡蠣新品種,倍体撬動百億大產業 | 水產有種_南方+_南方plus

中國水產種業“第一展”年度盛會再啟動!以第五屆水產種業博覽會暨第二屆廣東(國際)現代化海洋牧場產業大會為契機,种撬南方農村報特策劃“水產有種”專欄,动百推出有種的产业聲音、有種的倍体企業、廣東種 全國養等係列宣傳,牡蛎展示我國水產種業的新品最新發展成果,促進更多產業研發、种撬生產、动百應用之間的产业交流、交易,倍体敬請垂注。牡蛎

“今年我們將攜帶2個水產新品種,新品牡蠣、鮑魚、扇貝等多個三倍體新品係前來參展。”11月22-24日,第五屆水產種業博覽會暨第二屆廣東(國際)現代化海洋牧場產業大會(簡稱“水產種博會)將在廣州南沙·廣東國際漁業高科技園舉辦。青島前沿海洋種業有限公司(簡稱“前沿種業”)將攜多個當家產品參展。

近期,農業農村部印發《中華人民共和國農業農村部公告第836號》,公布了2024年度水產新品種名單,共計23個。其中,前沿種業與中國科學院海洋研究所聯合育種的福建牡蠣“前沿2號”,作為前沿種業第二個,也是我國第二個三倍體牡蠣國審水產新品種,備受矚目。

“前沿2號”是首個福建三倍體牡蠣新品種,與已在北方市場占據主導地位的長牡蠣“前沿1號”相比,更加適宜在福建、廣東等南方海域進行養殖,有望在南方地區開創新的市場格局,並為現代化海洋牧場建設提供強有力的支撐。

十餘年育種

錨定三倍體空白市場

我國是全球牡蠣產量最大的國家之一,2022年牡蠣養殖產量已達到600萬噸,占全國養殖貝類產量約40%。前沿種業總經理郭希瑞介紹,我國已有50多個貝類新品種,推動貝類養殖業從無到有、從少到多發展,特別是在牡蠣品種的培育方麵,諸如高糖原、速生品種等新品種大幅提升了牡蠣的品質和產量。

傳統二倍體牡蠣在夏季產卵後常出現漿體,口感變得粘膩發酸,味道大打折扣;產卵後的牡蠣消瘦,容易出現大麵積死亡。此外,累代養殖帶來的種質退化導致其生長緩慢,抗病力下降,養殖風險不斷增加。而三倍體牡蠣則由四倍體與二倍體雜交而成,帶有三套染色體,性腺發育減弱,完全專注於生長,“不談戀愛,隻長個”,個頭更大,生長速度更快,比二倍體增產30%-100%,全年保持高糖原、肉質肥美,突破了牡蠣的季節限製,真正實現四季供應。

三倍體牡蠣含三套染色體(30條)

我國的三倍體牡蠣產業起步較晚,但發展潛力巨大。

作為國內少數掌握先進四倍體育種技術並具備大規模生產三倍體牡蠣能力的企業之一,創立於2016年的前沿種業,早在2008年,其股東之一青島亞特蘭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就已著手建立國內自主研發團隊,開始國內本土牡蠣品種的新型多倍體製種技術研發。2009年,獲得四倍體牡蠣專利技術在中國的全部使用權,成功培育出遺傳穩定、性狀優良的四倍體太平洋牡蠣新品係,為三倍體牡蠣的規模化生產奠定了堅實基礎。

兩個三倍體牡蠣新品種

促進產業提質轉型

“前沿種業專注貝類多倍體育種研發,已突破貝類遺傳育種關鍵技術,依托先進的四倍體技術與豐富的種貝資源,為國內市場供應了大量優質三倍體牡蠣苗種,推動三倍體牡蠣在中國的大規模產業化。”前沿種業運營總監方波表示。

作為種業領域的龍頭,僅在2020年,由其提供的三倍體牡蠣苗種所形成的產業總產值約達120億元,為牡蠣產業的提質增效做出了重要貢獻。2021年,前沿海洋的三倍體牡蠣苗種訂單超10億片,養殖規模達到90萬畝,占據北方牡蠣養殖的70%以上,不僅鞏固了其在行業中的領先地位,也為牡蠣產業向高質量發展轉型提供了強有力的支持。

2022年,前沿種業聯合中國科學院海洋研究所等單位共同培育的長牡蠣“前沿1號”新品種獲農業農村部審定並推廣,成為我國第一個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三倍體牡蠣水產新品種。

長牡蠣“前沿1號”

在相同養殖條件下,與母本相比,長牡蠣“前沿1號”14月齡殼高提高15.4%、體重提高16.8%;與父本相比,14月齡殼高提高20.2%、體重提高22.4%;三倍體倍化率為100%。適宜在我國黃渤海區域水溫5-28℃和鹽度20-35的人工可控的水體中養殖。

今年國審新品種福建牡蠣“前沿2號”是以福建詔安群體的福建牡蠣為基礎群體,通過四倍體和二倍體雜交獲得,以殼高為選育目標,采用細胞工程育種技術育成的三倍體新品種。在相同養殖條件下,與母本、父本和未經選育的二倍體福建牡蠣養殖群體相比,其殼高、體重以及軟體重的生產性能獲得顯著提升。該品種適宜在福建、廣東、廣西和海南等地養殖。目前“前沿2號”在以上地區的市場占有率在30%以上,有望成為在我國東海等南方海域具有行業統治力的新品種。

福建牡蠣“前沿2號”

“目前三倍體牡蠣已成為養殖規模百萬畝、成品產量百萬噸、成品效益百億元的重大品種,使我國成為世界上最大的三倍體牡蠣生產國。”三倍體牡蠣的推廣,為養殖戶和消費者帶來了雙贏的改變。對於養殖戶來說,這種牡蠣生長更快,畝產量得以提升,收入也隨之攀升。對消費者而言,三倍體牡蠣在夏季的糖原含量始終保持高水準,一年四季都能品嚐到肥美飽滿的鮮嫩口感。

引領牡蠣產業生態體係

打造海洋牧場優質品種

前沿種業擁有國內最大的牡蠣產業生態體係,現有苗種擴繁基地57家,養殖示範基地36家,戰略合作基地3家,實現了牡蠣主產地全覆蓋。

長牡蠣“前沿1號”目前已成為北方養殖的底盤品種。福建牡蠣“前沿2號”將繼續促進福建、兩廣地區的牡蠣產業發展。同時,香港牡蠣、熊本牡蠣、海灣扇貝、皺紋盤鮑也實現了四倍體技術重大突破,未來也將逐步用於產業化,為藍色糧倉建設提供更多好品種。

據了解,為滿足生產需要,前沿種業已正式對外供應四倍體牡蠣種貝。同時,針對南北方不同海域的養殖需求,為廣大養殖戶提供不同品種(品係)的優良三倍體牡蠣苗種。其中三倍體福建牡蠣“前沿2號”、三倍體香港牡蠣“前沿3號”、三倍體雜交牡蠣等南方適養品種,均可在南方進行海洋牧場試養。

前沿種業產品亮相第四屆水產種博會

撰文:周亦可

來源:南方農村報


版權聲明:未經許可禁止以任何形式轉載
編輯 黃俊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