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起廣州老字號美食,總是食品式清少不了晶瑩通透、軟滑爽口的疆人馬蹄糕,其中又以荔灣區泮塘的民捎馬蹄粉和馬蹄糕最為出名。8月18日,香甘“疆品南下 粵品北上”廣東(老字號)產品走進新疆專場活動即將在喀什舉辦,甜老廣州市泮塘食品有限公司將攜泮塘馬蹄粉、字号馬蹄糕等傳統特色產品北上新疆,风采給新疆人民帶去嶺南飲食文化中特有的泮塘清香與甘甜。
舊時,食品式清廣州泮塘的疆人水田泥土分外豐厚肥沃,盛產“泮塘五秀”,民捎即蓮藕、香甘慈姑、甜老馬蹄、字号茭筍、菱角。“五秀”原為“五瘦”,因在烹飪過程中須落足油水,是為“瘦”物。後在光緒年間幾位文人覺得不雅,於是改稱“五秀”。由於在粵語中“秀”與“瘦”同音,“五秀”的名稱便很快傳開了。
“五秀”自唐朝起為曆代皇室禦用,至清朝仍是嶺南貢品之一。其中蓮藕、茨菰、馬蹄和菱角不但粉質很大,且含有大量的抗菌、解毒物質,如果長期食用,可達到食藥同源的保健功效。自古嶺南多濕弊,以水馬蹄為原料的泮塘馬蹄粉具有消渴痹熱,溫中益氣,明耳目,消黃疸等功效,深受當地街坊歡迎。
泮塘食品創立於1798年,時值清朝嘉慶三年,廣州泮塘李氏族人李坤耀及夫人孔蓮英帶著家傳的五秀蔬食及種子,在龍津路泮塘地區(今廣州荔灣湖)種植,並在廣州逢源路創辦了“泮塘五秀”自產自銷作坊,由於經營得當並且不斷擴大發展,產品一度銷往港澳台及歐美、東南亞等。
至1990年,泮塘馬蹄粉傳統技藝傳承人李少華把工廠搬遷到了白雲區棠溪。1994年,因為擴大生產的需要,李少華又把工廠搬到了白雲區石井大崗。由於廣州城市化發展,適合種植馬蹄的水塘變少,2000年起,李少華將廠址擴大至鍾落潭鎮竹料地區,並延續至今。
泮塘馬蹄粉製作技藝最早可追溯至唐朝,距今已有1000多年曆史。該技藝是以“泮塘五秀”之一的水馬蹄為原料,經選材、清洗、打磨、過濾、沉澱、曬幹後製成馬蹄粉的製劑方法。由此技藝製作而成的泮塘馬蹄粉,粉質細膩、粉色潔白、耐貯藏,做出來的糕點分外綿軟爽口,風靡粵港澳、東南亞、中東、中非、歐美等國家和地區。
作為中華老字號,泮塘食品一直恪守祖傳規矩,從種植到原料加工、產品製作,全都遵照古法。為了保持種子純正,泮塘食品從來不用市場上銷售的其他種子。與此同時,泮塘食品也推陳出新,除了傳統的泮塘馬蹄粉、馬蹄糕、蝦片、馬蹄生粉、月餅等傳統特色產品外,還推出了泮塘醬油、潤喉糖、馬蹄灌湯粉、馬蹄爽、馬蹄露等產品。
撰文:歐曉嫦
來源:南方農村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