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證券網市場財經网首页

2.4万股东小心!*ST新亿年底突击增收惹监管质疑,会倒在1亿营收红线前吗?

来源:时间:2025-04-22 06:15:36

*ST新億(600145.SH)披星戴帽,东小底突留給公司努力扭轉局麵的心ST新线前時間已然不多。在造假被追溯後,亿年亿营*ST新億又盤算通過子公司來突擊增加收入,击增监管不曾想用力過猛,收惹收红反而引監管層發出“是质疑否符合營業收入扣除相關標準”的質疑。麵對質疑,东小底突*ST新億會如何解釋呢?心ST新线前

收購被質疑

11月23日,*ST新億披露,亿年亿营公司與深圳博阿斯資產管理有限公司(下稱“博阿斯”)、击增监管上海聚赫投資管理有限公司及臨邑和匯聯化新能源材料有限公司召開股東會議,收惹收红就股東博阿斯未能履行股東出資義務,质疑嚴重影響公司控股子公司山東億翔源化工有限公司(下稱“億翔源”)的东小底突正常業務開展等相關事宜進行了溝通。經各方溝通,心ST新线前達成一致意見:“一致同意股東博阿斯向*ST新億轉讓其所持有的亿年亿营該企業23%的股份,考慮到博阿斯在公司籌建階段提供的支持,股東一致同意博阿斯繼續持有該企業4%的股份”,並形成《股東決議》。

需要指出的是,鑒於博阿斯的該部分認繳出資尚未形成實際出資,這筆股權轉讓交易價格為0元。

沒想到這一則交易立刻引起了監管層的留意,問詢函隨即而至。據內容,在交易完成後,*ST新億對億翔源持股比例預計達到51%其中41%0元作價收購(10月22日還受讓了18%的股權,也是0元作價),10%認繳出資取得,而其餘49%的股東將表決權全部委托給了上市公司

根據《上海證券交易所上市公司自律監管指南第2財務類退市指標:營業收入扣除》的規定,本會計年度以顯失公允的對價或非交易方式取得的企業合並的子公司或業務產生的收入應當扣除。那麽,此時*ST新億取得的股權是否付出的對價是否顯失公允?產生的營業收入又是否符合營業收入扣除相關標準呢?監管層要求公司對此進行言明,並充分提示相關營業收入可能應予扣除並終止上市的風險。

億翔源收入規模暴漲

億翔源成立於2021年6月11日,注冊資本3個億,截至2021年6月30日,億翔源總資產19480.2萬元,淨資產2255.96萬元;2021年半年度,億翔源實現營業收入8736.09萬元,淨利潤-54.52萬元。

目前,*ST新億截至三季度末的營業收入為2.826億元,淨利潤和扣非淨利潤均為280.4萬元。2020年時*ST新億的營業收入為345.9萬元,2019年時為1038萬元,2018年為1339萬元。億翔源的並表,無疑將壯大*ST新億的收入規模。

至於2021年營業收入規模為何突然猛增,據*ST新億描述,也就是因為億翔源控製的全資子公司經營收入大幅增長的緣故。

此前,因2020年度歸屬於公司股東的淨利潤為負值且營業收入低於1億元*ST新億在今年4月份,繼續被實施了退市風險警示

另外,億翔源自己無自有生產設備,主要依靠租賃樺超化工設備與廠方資產。樺超化工總資產21.68億元,是上市公司總資產10.56億元的205%,遠超50%億翔源每年則僅支付200萬元的租金,這也引起了監管的留意,詢問這200萬的租金是否顯失公允,是否有存在規避退市指標的情形。

“忘記打卡”領監管工作函

其實,此前*ST新億因涉嫌信息披露違法違規,被證監會處罰。在2021年10月18日,*ST新億就收到了來自證監會的《行政處罰及市場禁入事先告知書》,根據這份告知書,公司2018年度至2019年度虛增收入,追溯調整後,公司可能存在2018年、2019年、2020年連續三年營業收入均低於1000萬元的情形。根據《上海證券交易所股票上市規則》(2018年修訂)的相關規定,公司可能觸及重大違法強製退市情形。

據悉,*ST新億虛增2018年營業收入1338.54萬元,利潤總額129.11萬元,占當年披露營業收入的100%、利潤總額絕對值的5.24%;虛增2019年度營業收入578.86萬元、營業外收入7590萬元,利潤總額7931.21萬元,虛增營業收入、利潤額占當年披露營業收入和利潤總額的55.76%、253.99%。在造假上,*ST新億絕對是個“狠角色”。

由上可見,營業收入規模對*ST新億來說,還真是關鍵。按照說法,如果公司2021年度年報觸及《上市規則》第13.3.12條任意情形,公司股票將被終止上市。可以說,留給*ST新億努力扭轉局麵的時間不多了。

有意思的是,在這種背景下,*ST新億還“忘記打卡”,未按要求披露可能觸及重大違法強製退市情形的第五次風險提示公告,因此收到了監管工作函。

如今的*ST新億現價在1.46元附近,每股淨資產為0.36元,截至9月還擁有2.409萬戶股東。

根據安排,*ST新億應該在收到問詢函後5個交易日內進行回複,公司將如何解釋,拭目以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