機聲隆隆,埋茬平地機在水田中埋茬旋耕,头尽無人機勻速飛行播撒稻種,双抢精量穴直播機在田麵開出播種溝與蓄水溝,助提無人駕駛插秧機所經之處一行行嫩綠的效能显科秧苗整齊挺立。
日前,水稻2024年南方多熟製水稻生產機械化作業演示活動在廣東省佛山市舉辦。机械技范本次活動由廣東省農業技術推廣中心、化作佛山市農業農村局主辦,业田佛山市農業技術推廣中心、高明區農業農村局承辦。廣東省農業技術推廣中心副主任羅國武、佛山市農業農村局副局長張代軍等出席活動。
廣東省農業技術推廣中心副主任羅國武現場致辭。
優化裝備性能
探索雙季稻生產新路徑
大力推進農業機械化,是現代農業發展的必然要求,是解決“誰來種地”“如何種好地”的必由之路。
羅國武建議,要進一步提高農業機械化的認識,聚焦國家糧食安全有關部署,切實把糧油作物大麵積單產提升作為機械化工作的重中之重,抓緊、抓細、抓實。多措並舉,進一步提高全程機械化作業質量,補齊南方水稻機械化種植短板,持續優化裝備性能,充分挖掘地、種、肥、藥各要素、耕種管收各環節增產潛力,努力提高關鍵技術模式到位率和覆蓋麵,更好引領帶動大麵積提升單產,推動糧食生產能力不斷提升,探索出一條以科技和裝備為支撐、以全程機械化為手段、以耕地保護為基礎的南方雙季稻生產新路徑。
佛山地處珠江三角洲腹地,不僅是製造業強市還是農業大市。張代軍介紹,近年來,佛山市紮實推進農業機械新技術新裝備推廣應用,農業機械化水平不斷提升。佛山市農機結構不斷優化,淘汰了一批老舊農機,並更新了履帶式旋耕機、聯合收割機、無人機等先進設備的應用;機械化作業率逐步提升,目前佛山市水稻耕種收全環節機械化作業率約92.39%,並不斷挖掘智能化農機生產利用;農機服務持續優化,培育了一批農機服務組織,提供的機械化服務基本覆蓋生產作業各環節。
據了解,近年來廣東省推廣應用高產優質、抗逆性強、抗倒伏的水稻品種,集成推廣機插秧、側深施肥等技術,水稻耕種收綜合機械化水平穩步提升,其中水稻機種水平從往年的每年增長1個百分點到近3年平均每年增長3個百分點,至2023年全省水稻機種水平接近40%,水稻耕種收綜合機械化水平達到80%,邁上了一個新的台階。
活動現場,工作人員介紹農機裝備。
多方式展示作業
搭建農機裝備推廣平台
當前,廣東省正處於早造大麵積完成收割、晚造大麵積播種栽植疊加的農忙時節,活動現場設置農機展示區域、無人駕駛作業區域、耕整地作業區域、履帶式旋耕機作業區域、機械化直播作業區域,以及無人機噴撒作業區域,係統化進行了“雙搶”時節嶺南地區整地、播種、田間管理適用機具的作業演示,橫向對比國內外不同品牌常用農機特點,縱向展示自動駕駛作業係統、便攜式GNSS基準站接收機等先進智能化設備。
活動現場,不少來自周邊的種糧大戶,在展示田邊谘詢機器優勢和購機補貼。本次活動是加快南方多熟製水稻生產機械化裝備推廣搭建平台,貫徹農業農村部推技術、提單產的部署要求,落實我省糧食大麵積提單產、保障糧食安全的具體行動。據悉,佛山市農機管理、農機推廣人員,對接“百千萬工程”典型村農業科技特派員,以及種植大戶、企業代表等近百人參加活動。
活動現場,農機裝備作業演示。
撰文:陳迎
來源:南方農村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