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母豬對熱應激的抗热易感性
1.1高密度飼養下的母豬,長時間處於熱應激及其誘發的氧化應激中我國夏季及早秋季節(北方7~8月份南方7~9月份)大部分地區的溫度都在30℃以上,而泌乳母豬的应激最適溫度為15~22℃使得生產母豬群常常處於高於其適溫區上限的環境溫度中。據報道當溫度超過27℃並維持2~4天,组学制而不采取降溫措施母豬的产品繁殖性能受損,當溫度超過35℃母豬的抗热繁殖性能顯著降低,這樣處於高密度飼養下的应激母豬在炎熱的夏季(南方包括早秋),一直處於高溫環境下長時間處於熱應激中進而誘發氧化應激。组学制
1.2母豬的产品生理特點使之對熱應激更敏感母豬的特點:一是軀體較大代謝率較高對熱應激敏感,二是抗热母豬皮下脂肪厚汗腺又不發達不能通過體表皮膚進行蒸發散熱,以致體內產熱(如采食時的应激體增熱)散發較慢使得母豬不耐熱。現在的组学制母豬已不像二十多年前的母豬具有較大的體內儲備,對於營養與外界環境(夏季的产品熱應激等)的劇變具有較好的耐受力與恢複力。
1.3母豬高強度繁殖下毒素積聚導致免疫力低下、抗热易感應激加劇繁殖障礙
首先母豬高強度生產下體質損耗過度,应激這是组学制因為母豬常年處在“配種—懷孕—分娩—哺乳—斷奶—發情—配種”,周而複始的高強度繁殖生產中機體自身營養呈漸進性損耗,而外源性營養又存在著供給不足或不均衡等問題特別是疾病、各種應激(如熱應激)等更是加劇了這種營養的不足與不平衡,最後導致母豬體質損耗過度氣血虧虛使得機體胃腸消化動力不足,對飼料的吸收利用率低母豬的營養供給更加不足,這又進一步加劇了營養不足與不平衡的矛盾,如此惡性循環以致母豬血虛津虧引發腸道幹燥糞便難化繼發便秘累積毒素抵抗力降低,其次母豬在生產中也會積聚毒素,這是因為母豬飼養周期長少則2年多則4~5年,各類毒素逐漸積聚體內而母豬便秘進一步加劇了母豬毒素的積聚度,使得母豬機體代謝發生障礙甚至出現中毒,這些毒素既包括藥物、黴菌毒素、內毒素等外源性毒素,也包括母豬代謝產生的內源性毒素第三免疫功能低。隨著體內毒素積聚的增加肝髒的解毒功能與腎髒的排泄功能,因長時間超負荷運轉而使其功能受損從而使得體內毒素的積聚,進一步增加以致損害免疫係統導致機體免疫功能下降,出現免疫抑製易感各種應激(如熱應激),繼而擾亂母豬的內分泌造成與繁殖相關的激素如促卵泡素、促黃體素等分泌紊亂或減少引發繁殖障礙性疾病。
1.4現代豬遺傳育種技術改善了豬的育肥性能但降低了母豬的抗逆性
二十多年來隨著現代豬育種理論的迅猛發展與種質測定,同步選育技術的應用經過不斷加強的遺傳選育(如降低背膘厚度的選育)育肥期豬的生長速度與瘦肉率顯著提高、胴體品質改善母豬的產仔數與泌乳力的逐年增加(實際生產中發達國家每頭母豬年提供的斷奶仔豬數即PSY已達30頭),同時降低背膘厚度的選育也增大了母豬的成熟體型並相應地降低了母豬的采食量,在母豬泌乳力的增加遠遠落後於相對產仔數的增加帶來的對母乳泌乳量,需要的增加且在母豬的采食量又相對較低而炎熱季節母豬的采食量更低的情況下,必將造成母豬體組織的被大量動員利用以滿足泌乳的需要,最終導致母豬出現斷奶後發情時間延長或者長期不情甚至影響到母豬下一胎妊娠時的胚胎存活率等繁殖障礙疾病,此外由於生物體多個性狀之間存在著不兼容現象,特別是近年來集約化養豬在我國的推廣普及工廠化養豬過程中限位欄的采用使得母豬的飼養更為集中、飼養密度更大受到的應激更多特別是在熱應激下更易誘發氧化應激。
1.5脾虛“濕性”體質的母豬抗逆性差遇熱應激會加劇繁殖障礙,母豬長期缺乏運動與過度限飼以及母豬飼料過於單一精飼料化,特別是高濃度營養素及抗生素的廣泛使用以及早期斷奶技術的應用,又使得母豬處於高負荷生產導致母豬抗逆性降低除蛋白質合成增加,外主要是脂肪沉積水分積聚豬機體普遍“濕性”引發脾虛繼而導致內分泌紊亂陰陽平衡失調極易發生繁殖障礙性疾病,遇熱應激及其誘發的氧化應激會加劇母豬的繁殖障礙,造成母豬繁殖障礙的因素很多而泌乳期母豬采食量低是重要影響因素采食量低使得母豬對營養尤其是包括抗氧化應激在內的抗病營養的需要增加。因此對泌乳母豬實施精準營養調控就顯得越來越重要。
2熱應激對泌乳母豬的危害
2.1熱應激致使泌乳母豬發生一係列非特異性生理反應熱應激使得泌乳母豬發生一係列非特異性生理反應各種生理機能與代謝功能亦發生相應的變化表現為:①母豬的采食量降低以減少產熱,母豬的皮膚血流量增加以增加散熱,采食量的降低造成母豬營養供給不足泌乳量下降,皮膚血流量的增加進入乳腺的血液必然減少合成乳汁所需要的養分也隨之減少進一步降低泌乳量造成仔豬的增重與仔豬成活率降低同時造成母豬過度動用體儲使得母豬體重損失過多體況顯著下降熱應激下母豬采食量的嚴重不足意味著能量攝取不足會造成母豬體內黃體生成素的分泌量下降從而導致母豬從斷奶到發情的時間間隔延長或不發情。
2.2熱應激對規模化豬場母豬繁殖性能造成的危害熱應激對規模化豬場母豬繁殖性能造成的危害主要表現在:①圍產期、臨產期的母豬及仔豬死亡增加。②母豬發情率降低20%~30%,返情率提高20%~30%,③窩產仔數、仔豬初生重、成活率也受到不同程度的影響。④母豬及仔豬因采食量下降引起的一係列經濟損失要占到繁殖障礙損失的20%以上。另據我們對湖北、江西、湖南、廣東一些豬場的調查。炎夏季節,有些豬場的斷奶母豬7天內發情率甚至不足50%。產房母豬普遍存在著產程過長的現象(超過4.5小時),導致仔豬由於缺氧而死亡的比例大幅度增加,據報道,熱應激每年給我國養豬業造成的損失高達300億元以上。
3抗熱應激集成組學產品的研製針對熱應激對母豬的易感性、對泌乳母豬的危害以及現行抗熱應激產品的缺陷。今後應以盧德勳提出的“營養活性物質組學”理論為指導。研製出以係統集成與動態優化為特征,並能體現科學飼用原則的用於炎熱季節提高母豬繁殖性能的組學型營養調控劑,可以考慮將中草藥、天然產物、微生物製劑等組學產品進行集成生產出綠色環保、無殘留、無耐藥性,工藝簡單、生產成本低廉、實用性強可在炎熱季節下,改善母豬消化道環境降低母豬的熱應激以及由熱應激引起的氧化應激,提高泌乳母豬的采食量與飼料利用效率進而提高泌乳母豬的繁殖性能的組學產品。該經集成的組學產品,應在縮短斷奶後的發情時間間隔、提高哺乳仔豬的成活率與斷奶個體均重等有突出的表現,從而增加豬場養殖效益。
聲明:本文所用圖片、文字來源《中文科技》,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與本網聯係
相關鏈接:氧化,平衡,黴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