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國《自然·通訊》雜誌2月25日發表的火星核一項研究稱,實驗室進行的中心地球化學證據表明,火星中心可能存在固態內核。存固
2023年,态内一個由多國行星科學家組成的火星核研究團隊根據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洞察號”數據任務發現,火星或有一個全液態的中心核心,相關研究結果發表在《自然》雜誌上。存固
當時研究認為,态内這一液態內核與地球內核相似,火星核應該主要是中心由熔融鐵金屬組成。但它的存固密度較低,表明火星核心肯定含有大量其他較輕的态内元素,如硫。火星核過去人們認為,中心火星核心溫度可能太高,存固無法使固態內核結晶,但形成鐵硫化物礦物內核的可能性尚未得到詳細研究。
德國拜羅伊特大學團隊此次在實驗室中進行了高壓高溫實驗,以確定火星內核中硫鐵化合物相的晶體結構和密度。他們認為,如果火星中心的溫度降到約1960開爾文以下(此溫度在該區域估計溫度範圍內),硫鐵化合物相可能開始結晶並形成固態內核。
要確定火星內部是否存在固態內核,還需要進一步的地球物理學測量。但這項研究支持了火星內部存在固態內核的可能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