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3個科研團隊,28個海洋牧場適養品種,海洋一場規模盛大的牧场廣東現代化海洋牧場種業攻關行動即將啟動!
6月25日,种业廣東省現代化海洋牧場適養品種核心技術攻關項目啟動儀式暨2024年中央農業生態資源保護資金增殖放流活動(以下簡稱“啟動儀式”)將在廣東惠州大亞灣,发生廣東省農業技術推廣中心海洋漁業試驗中心基地舉辦。全国在此次啟動儀式上,个顶攻关部分科研團隊將帶來石斑魚、尖科聚广黃姑魚、研团紅九棘鱸、队齐东现代化大事波紋唇魚、海洋銀鯧等品種作現場展示。
當前,廣東正全力推進現代化海洋牧場建設,深入實施“深藍種業”工程,全麵構建海水種業體係。近幾年,廣東陸續培育出多種優良海水品種,如章紅(高體鰤)、四指馬鮁、黃金鯵、大珠母貝等,為打造廣東現代化海洋牧場種業“南繁矽穀”、提升深遠海養殖效益提供了良好的物質基礎。
黃金鯵(黃鸝無齒鯵)
今年,《廣東省現代化海洋牧場適養品種核心技術攻關項目2024年實施方案》發布,計劃從2024年開始,選聘國內漁業科研團隊,用五年時間,建立健全廣東省現代化海洋牧場種業攻關體係,推進海洋種業創新取得重要進展。據悉,共有63個頂尖科研團隊參與技術攻關,將建成廣東省海洋水產種質資源庫1個,開展28個適養品種的研發,科研成果可用於海洋牧場良種選育、生態修複和產業化應用。
位於廣東惠州的海洋牧場。
建設現代化海洋牧場,不僅要優化和擴充現有養殖品種,更要構建現代化海洋牧場育種創新平台,組織開展係統性、集成性、創新性的種業攻關行動。主辦方介紹,接下來將以廣東省農業技術推廣中心下轄的廣東省海洋漁業試驗中心、廣東國際漁業高科技園等兩個園區基地為核心,聯合省內相關機構,共同搭建廣東省深遠海養殖品種開發與共享平台,實現平台內資源交流共享,助推廣東現代化海洋牧場高質量發展。
啟動儀式還將同步舉辦增殖放流活動,將放流黑鯛、斑節對蝦、鞍帶石斑、真鯛等品種苗種1000多萬尾,養護水生生物資源,維護海洋生態係統,助力現代化海洋牧場建設。
【記者】孫歲寒
【來源】南方農村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