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海燕曾被評為豐台區優秀教育工作者、北京豐台區教育創新標兵、市首属丽豐台區師德先鋒;在北京市物理教學技能大賽中獲得一等獎;在首都師範大學附屬學校合作共同體和首都師範大學區域教育合作項目聯合舉辦“學校教研計劃評比”中獲得一等獎。都师得心
“春風細雨、学附学王细雨潤物無聲”與學生共成長
王海燕將多年來的泽中教育方式匯成一個“愛”字,她認為,海燕隻有付出真心才會贏得與學生們的春风心靈碰撞。
曾經班上有個叫“聞名”的润物學生,初一時因為得了處分,无声家長與學校、用心老師之間產生了誤會。灵赢灵要解開學校與家長、北京教師與學生之間的市首属丽“疙瘩”,就要從學生和家長兩個方麵入手。都师得心王海燕讓聞名管理班中的学附学王细雨多媒體,在這過程中,王海燕看似在教他如何保持設備的清潔,如何保證每位老師的正常教學,實際是在教他如何為別人服務,如何與別人相處。
逐漸地,緩解了聞名與老師之間的“矛盾”,一旦學生覺得老師是為自己好的時候,老師就是再嚴厲地批評他,他都不會記恨老師。此外,王海燕還積極與家長溝通,取得教育孩子的一致方法,讓家長認可。
經過一年多的努力,聞名有了很大的轉變,學習成績也有了很大的提高,期末還撤銷了處分,家長也十分滿意。
“春風細雨、潤物無聲”,與班級共成長
王海燕是一名物理教師,每次接班主任工作都是從初二年級做起,連續近二十幾年做班主任工作,多次接的班都是“基礎薄弱班”,出於種種原因,班級紀律不好,成績也不佳。
有一次新接班,王海燕一開學就開始籌劃召開《心與心》的班會,給每個家長發了一個信封和信紙,要求家長把自己的心裏話,跟孩子說不出口的話,寫成一封信,密封好,交回來。
開班會時,她把家長的話做成了幻燈片,配上音樂,代表家長深情地朗誦。有一位家長這樣說:“養育你也是我要不斷學習的東西,從今以後不會再用簡單甚至粗暴的方式對待你。指責批評你我也不好受,希望你多同我商量,因為你是我的孩子,不管你今天表現怎樣,今後會成為什麽樣的人,我都是最愛你、關心你的人。”
這是一位曾經動手打過自己女兒,女兒離家出走的父親寫給自己孩子的話,在讀信的過程中時常會聽到學生的抽泣聲,當讀完所有家長的信後,許多孩子都哭成一片,這時不需要有更多的語言,相信孩子的心與家長的心已連在了一起。
初二(6)班就在這樣的班級氛圍中逐漸有了變化,班級有了共同的願景,凝聚力越來越強。師生之間,孩子與家長之間增加了理解,很多工作展開得越來越順利。
“春風細雨、潤物無聲”,與年級共成長
在學校,王海燕是年級主任,她認為年級組開展工作應該是所有教師深度參與的過程,應該是老師與學生共同感受、共同分享、相互了解、互相關愛、加深情感的過程。
年級組開展表彰優秀學生、優秀小組活動,讓各班學生講講身邊好榜樣的故事,來展示班級正能量,凝聚班級力量。小班長介紹班級優秀個人、優秀小組、優秀團隊,5班班長在介紹時有這樣一段話讓王海燕記憶猶新。她說:“感恩我們能在舒適溫馨的教室裏學習,那是學校為我們提供了良好的學習環境;感恩每天中午,我們都能吃到香甜可口的飯菜,那是食堂的叔叔阿姨,精心為我們準備的營養午餐;感恩老師對我們的愛,那是您們辛勤的付出。”
王海燕認為,教育就是這樣春風化雨、潤物無聲,當我們用愛心去愛學生的時候,學生也一定會用愛心感動我們自己。教師需要大智慧,不露痕跡的教育方式更是體現了教育的大智慧。用心靈贏得心靈,這也應該是我們教育工作的真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