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证券网市场财经网首页

广州:坚持一区一策,精准发力培育壮大特色产业

来源:时间:2025-04-21 21:03:20

廣州:堅持一區一策,广州精準發力培育壯大特色產業_南方+_南方plus

天河區、黃埔區入選全國百強區“十強”,特色16個鎮入選“鎮域經濟全國500強”,产业集體經濟強村占比88%,广州在世界城市體係排名攀升至第22名……廣州加力提速推進“百縣千鎮萬村高質量發展工程”,坚持精准城鄉區域協調發展開啟新圖景。区策

2月5日下午,发力在全省高質量發展大會“興產業、培育強縣域、特色促協調,产业全力推動‘百千萬工程’三年初見成效”分論壇,广州圍繞壯大縣域特色優勢產業的經驗做法及亮點成效,廣州市委副書記陳向新進行發言。

陳向新表示,在培育壯大特色產業上,廣州堅持一區一策,將11個區分為城鄉融合發展示範區、產城融合發展標杆區、實現老城市新活力引領區三大版塊,推動各區走好宜工則工、宜農則農、宜商則商的特色發展之路。

作為國家重要的中心城市、粵港澳大灣區核心引擎,廣州堅持優化布局、轉型升級,加快構建現代化產業體係。圖源新華社  

全球科研城市排名第八

現代化產業體係加快構建

“以科技創新引領新質生產力發展,建設現代化產業體係”是2024年中央經濟工作會議確定的2025年9大重點任務之一。

作為國家重要的中心城市、粵港澳大灣區核心引擎,過去一年,廣州堅持優化布局、轉型升級,加快構建現代化產業體係。

陳向新介紹,在著力做強產業平台方麵,廣州加快打造南沙、東部中心等重大平台,引導產業鏈上下遊合理布局發展,花都經開區升級為“國字號”。

在打造產業發展新動能上,廣州全力推進產業科技互促雙強。自動駕駛、低空經濟等新質生產力發展取得新突破,高技術製造業投資增長17.6%,“自然指數—科研城市”全球排名第8,國內首條12英寸智能傳感器晶圓製造產線增芯投產,全球首個、世界最大的飛行汽車工廠小鵬匯天製造基地正式投建。

廣州已成為全國低空經濟發展的重要陣地。圖源新華社

經濟要發展,項目是支撐,招商是關鍵。廣州聚力打造“產業版”營商環境,發揮市投資發展委員會“總指揮”作用,以市投資發展委員會辦公室、各區招商機構、市屬國企招商平台三為大招商主戰主體,相關各行業主管部門、各類投資主體、國內外各中介機構三類協同主體聯動招商,取得了一係列成果:落地百億級項目8個,新登記經營主體60.3萬戶、增長11.6%,數量、增速均居全國營商環境創新試點城市首位……更多投資創業者選擇廣州、奔赴廣州。

打造7個百億級產業集群

都市現代農業總收入穩超3000億元

廣州,這座常住人口超1800萬的超大城市,農產品消費需求旺盛。都市的現代農業發展之路又在何方?

緊抓穩產保供,耕地質量等級連續8年全省第一,糧食生產實現播種麵積、單產、總產“三增長”,蔬菜、水產、水果自給率穩定在100%、90%、70%。

推動三產融合,全力打造種業、花卉等7個百億級產業集群,國家級、省級農業龍頭企業增量均居全省第一,都市現代農業總收入穩超3000億元,食品工業規模近1700億元……2024年,廣州現代農業發展交出亮眼“成績單”。

強化陸海統籌,推進番禺國家級沿海漁港經濟區和省級海洋經濟創新發展綜合改革試點建設,冷泉生態係統大科學裝置動工開建,“夢想”號大洋鑽探船建成入列,打造彰顯海洋特色的現代化城市。

2024年,廣州都市現代農業發展之路越走越穩


從化立足綠色發展示範區定位,大力推進農文旅融合發展。

撥付幫扶資金38.12億元

對口幫扶協作提質增效

近年來,廣東“大手筆”推動產業有序轉移,助力粵東西北承接珠三角乃至國內外產業,激發粵東西北地區發展動能。

幫扶縣鎮和派駐幹部數量全省最多,撥付幫扶資金38.12億元,在全省最先撥付到位;3個市級共建產業園實現規上工業總產值408億元、持續保持兩位數增長,在穗建立67個反向飛地;援建“廣州小鎮”,安排5.96億元支援梅州災後重建2個“廣州小鎮”,23棟住宅僅69天封頂,春節前順利移交……陳向新分享了幾組數據,展現了廣州對口幫扶協作的實效。

據了解,廣州堅持“幫扶”與“合作”結合,“輸血”與“造血”並重,緊緊扭住產業幫扶這個“牛鼻子”,聚力打造市、縣兩級產業園,助力當地培育特色產業,推動廣州產業有序轉移。充分發揮科創優勢、樞紐優勢、市場優勢,讓企業以“協作地區成本”擁有“大灣區服務”、共享“大灣區市場”和“海外市場”。

產業項目總投資2250億元

環南昆山—羅浮山引領區建設破題開新

2024年11月29日,《關於推進環南昆山—羅浮山縣鎮村高質量發展引領區建設的意見》正式發布,提出廣東著力將環“南昆山-羅浮山”引領區建設成為粵港澳大灣區生態花園、世界級森林溫泉康養目的地、嶺南特色縣鎮村現代化建設樣板、城鄉融合發展先行地,積極探索區域協同、城鄉共同繁榮的縣鎮村高質量發展新路徑。

乘引領區建設東風,廣州布局發展一批產業項目,梳理重點項目145個、總投資2250億元。發揮全國唯一的世界珍稀含氡溫泉優勢,布局4類7大康養片區,策劃打造全國首個溫泉博物館,森林海等重點項目加快建設。因地製宜打造賽馬、賽車、全地形山地運動小鎮和派潭體育小鎮,天人山水度假區引入德國公司打造國內最具規模的全地形運動公園。一批重要節點加緊建設,52公裏最美旅遊公路示範段優化提升8月前完工,增江遊首個旅遊項目正式啟航,正果驛站等接續開工建設,塑造黃竹塱等一批新嶺南特色樣板片區。一批重大活動火熱舉辦,策劃大地藝術節、美食節等四季皆宜的文化活動,舉辦中國山地馬拉鬆等高規格賽事活動,十五運會氛圍拉滿,頂流城市生機活力持續勃發。


南方農村報記者 林伊晴


編輯 段鳳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