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 兒童化妝品防腐劑使用情況
以“兒童、儿童嬰兒、化妆寶寶、品合寶貝、规求幼兒、及国嬰童”為檢索詞,内市以“國產非特殊/特殊用途化妝品備案平台”、场防“進口非特殊用途化妝品備案平台”為檢索係統,腐剂檢索了2019年-2020年7月國內外青蛙王子、用状紅色小象等10餘款品牌,儿童上百個品種,化妆涉及洗護品、品合護膚品係列,规求彩妝未列於其中。及国針對國內外品牌總結各類產品在國內市場所使用的内市防腐劑情況。國內外兒童化妝品品牌見表1。
其中,國產品牌青蛙王子發展迅猛,小浣熊、紅色小象、好孩子緊跟其後,國外品牌如貝親、達羅咪、妙思樂也屬於國內比較受歡迎的品牌。而孩兒麵、施巴、Disney品牌,目前備案係統中隻有2017年之前的產品,之後未見有新的備案產品。國內專注於生產兒童產品的加工廠,如廣州貝瑪從2019年至今,經手的品牌有迪士尼、七季、PEPA、蜜兒、童將、童泰、Marvel Avengers、蓓諾薇等,雖品牌多,但每個品牌備案產品相對較少,具體數據均未列舉在表1中。
3.1 清潔產品
清潔產品根據使用部位劃分,主要包括潔膚、洗發產品,其中潔膚類產品,包括潔麵、洗手和沐浴類產品,主要用於去除附著於皮膚表麵的汙垢、以及人體分泌油脂、汗垢等。而洗發產品主要用於洗淨附著在頭皮和頭發上的人體分泌油脂、汗垢以及外來的灰塵、微生物和不良氣味等。由於兒童對生活充滿好奇的特性,以及其皮膚汗腺等不發達等原因。清潔產品成為了兒童化妝品中的關鍵產品。兒童清潔類產品需在清潔效果與溫和性上達到適當平衡。所以,應盡量選擇pH值呈弱酸或中性的清潔產品,尤其在原料選擇
方麵,更應注重原料的溫和、無刺激、無致敏性特點。以筆者公司兒童清潔產品舉例說明防腐劑使用情況,值得關注的是,公司除了眾所周知的“青蛙王子”品牌外,以植物原料為亮點的新品牌“植萃源生”、針對0~3歲嬰幼兒的“七色蝌蚪”品牌也在總結範圍之內。
2018年之前,筆者公司產品在網上備案的包括“七色蝌蚪”在內的絕大部分嬰童清潔產品中,防腐劑體係均以“苯氧乙醇與甲基異噻唑啉酮”為主,部分產品在2020年初被注銷,目前已被新的防腐劑體係替換。從2018年-2020年7月,體現了兒童化妝品防腐劑的變遷。表2中為2019年-2020年 5月的配方,雖然繼續以苯氧乙醇傳統防腐劑為主,但與其他非傳統防腐劑成分如多元醇、對羥基苯乙酮、辛酰羥肟酸等搭配使用,降低了傳統防腐劑的用量。
2019年-2020年7月統計的20餘款國內外品牌,335份兒童清潔產品中防腐劑使用頻次見圖1。
對比2009—2010年兒童清潔產品防腐劑的統計調查顯示,羥苯甲酯使用率為47.0%,羥苯丙酯的使用率為44.0%;甲基異噻唑啉酮、苯甲醇使用率分別為25%,緊跟其後,苯氧乙醇、苯甲酸、MIT/CMIT也榜上有名。羥苯甲酯和丙酯是使用頻次較高的防腐劑。對比2017年以來18款市售兒童化妝品,洗發沐浴等洗去型產品防腐劑以甲基異噻唑啉酮為主,其次為苯氧乙醇、羥苯甲酯、羥苯丙酯、羥苯乙酯。圖1顯示,2019年至今的兒童清潔化妝品中,苯氧乙醇遙遙領先占據榜首,苯甲酸/鈉排名第二,但單獨使用較少,多與苯氧乙醇複配使用,以減少苯氧乙醇用量,其餘多元醇類和對羥基苯乙酮緊跟其後,其他傳統防腐劑,如MIT/CMIT、DMDM乙內酰脲使用頻次也較高,這是因為某些品牌單品備案量較多,比較偏愛這些使用量低、防腐效果又比較顯著的傳統防腐劑。有機酸類防腐劑在這個時期使用率普遍較高,如苯甲酸、山梨酸,這是因為這類原料較溫和,而且偏酸性,添加在洗發沐浴產品中,更便於產品為弱酸性,更適合兒童弱酸型嬌嫩肌膚。
3.2 護膚產品
兒童皮膚含水量較成人高,角質層尚未發育成熟,屏障功能嬌弱。雖然皮膚含水高,但是水分蒸發很快,尤其兒童在使用清潔產品後,可能會導致皮膚幹燥,需要及時保濕補水,或根據兒童皮膚幹燥程度、季節、環境等選擇具有保濕、修護功效的乳、霜、膏等類型的產品。由於兒童汗腺發育不全,而導致痱子等皮膚病症的出現,這時候可以使用爽身粉、痱子粉等粉類為主的護膚產品。一些嬰兒護膚產品,比如強生噯嗬,分男嬰和女嬰,這也是目前區分如此清晰的品牌,但是男嬰和女嬰產品,其配方在防腐劑品種上無不同之處。防曬產品在兒童護膚產品中也是很重要的一類,避免使用高風險的原料,如“納米”級別等原料[10],目前兒童防曬一般指3歲以上的兒童,對於嬰幼兒,仍然以衣物遮蓋防曬為主,其次可配合使用防曬霜,如青蛙王子、貝親、曼秀雷敦等多種品牌都推出了兒童專用防曬霜。以國內紅色小象護膚產品為主,舉例說明防腐劑的使用情況,見表3。
紅色小象品牌在網上備案的絕大部分嬰童護膚產品中,防腐劑從2015年至今,幾乎沒有太大變動,主要以苯氧乙醇複配其他多元醇以及對羥基苯乙酮等替代防腐劑為主。原因應是紅色小象屬於國內上海上美集團旗下的嬰童護膚品牌,成立時間在2015年,相對較晚,上海上美之前韓束、一葉子等較火爆品牌的積澱,紅色小象在防腐劑使用上,緊跟市場走向更著重於“無防腐”或“替代防腐”等宣稱。2019年至今統計的626份兒童護膚產品的防腐劑使用頻次如圖2。
對比2009—2010年兒童護膚產品防腐劑的統計調查顯示,其中羥苯甲酯使用率為81.0%,遙遙領先,緊跟其後的為其他羥苯酯類;苯氧乙醇隻以6%的使用率屈居第5名。對比2017年以來18款市售兒童化妝品,護膚產品防腐劑以羥苯甲酯為主,其次苯氧乙醇、羥苯丙酯、羥苯乙酯。而圖2顯示,2019年—2020年7月的兒童護膚化妝品中,防腐劑的格局發生了比較大的變化,苯氧乙醇遙遙領先占據榜首,而曾經在2017年之前一直占據榜首的羥苯酯類產品,已經排到了第5名的位置。與清潔類產品相呼應的是,對羥基苯乙酮的使用頻次都非常靠前,而辛酰羥肟酸使用量不如對羥基苯乙酮,這可能是國家針對辛酰羥肟酸法規的限製,一直不是特別明朗,使得許多企業還處於觀望狀態。以前應用較少的一些品種如麝香草酚、茴香酸、氯苯甘醚、o-傘花烴-5-醇等也都悄然出現,並占據了兒童護膚產品防腐劑的一席之地。
聲明:本文所用圖片、文字來源於《化妝品防腐劑的添加》,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與本網聯係
相關鏈接:微生物,苯氧乙醇,基苯乙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