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证券网市场财经网首页

原保监会副主席周延礼:应探索对互联网保险业务开展分期分类监管评估

来源:时间:2025-04-22 02:34:59

“金融+生態對接數字中國的原保延礼应探工業化生態係統快速催生的新業態、新模式、副主新產品層出不窮,席周险业數字經濟生活的索对業態不僅滿足了廣大消費者的需求,同時推動了金融機構高效地落實服務實體經濟,互联防控金融風險,网保务开深化金融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展分三項任務的要求,不斷地增強了金融業服務能力和水平。期分”125日,类监在廣州南沙舉辦的管评估國際金融論壇(IFF)第18屆全球年會上,原中國保監會副主席周延禮如是原保延礼应探指出。

周延禮指出,副主我國的席周险业數字經濟規模由2005年的2.6萬億元,上升到2020年的索对39.2萬億元。2020年,互联中國的數字經濟占國民經濟總值的比例已達38.6%,位於全球第二。伴隨著新一輪的科技革命和信息產業變革,持續地推進數字經濟已經成為當前最具活力、創新力、輻射最廣泛的經濟形態,是國民經濟的核心增長極之一。預計到2025年,數字經濟占我國GDP會超過50%

在周延禮看來,互聯網、5G網絡、人工智能、區塊鏈、雲計算、大數據、物聯網等數字技術推動了金融機構的轉型升級,必定會實現從“金融+科技”到“金融+生態”的轉變。從發展機遇上來看,金融機構要加快實現行業的數字化轉型步伐。

會議上,周延禮重點談到了在互聯網保險領域,如何切實保護保險消費者的權益,有效地防範金融風險。

他認為,首先要健全互聯網保險業規則,規範發展互聯網保險。周延禮認為,目前監管部門共建了以《保險法》為依據,以《互聯網保險監管辦法》為核心,以《關於進一步的規範保險機構互聯網人身保險業務有關事項的通知》《關於加強自媒體保險營銷宣傳行為管理的通知》等一係列的規範性的文件為配套的互聯網保險監管製度的體係。

“互聯網保險業務與傳統業務的共通性、差異性,以及針對各個領域的互聯網保險出現的一些風險和問題,實時地出台了針對性、階段性、規範性的文件,這些後續的補充形成了一個規章製度+N個規範性文件的監管體係,提高互聯網保險領域的監管的靈活性和有效性,逐步地構建了立體化的互聯網保險製度的體係。”他說道。

此外,周延禮認為,應該發揮多元主體的作用,切實保護保險消費者的權益。“監管部門要堅持依法監管、從嚴監管,堅持機構持牌、人員持證的原則,壓實主體責任,整治互聯網保險存在的強製搭銷、誘導式的銷售、銷售誤導等違法違規行為,以負麵形單的形式明確非保險機構的禁止行為,發揮好與反壟斷部門的綜合合力,遏製互聯網保險企業濫用市場優勢地位的壟斷行為,防止大數據殺熟等不合理的數據使用損害消費者合法權益。”

周延禮建議,保險機構應當確保網絡平台、產品網頁與保險條款的一致性,建立互聯網保險的銷售行為可以追溯機製,定期收集、整理互聯網保險業相關的監管規定,加強內部教育,提高內部人員的合規意識。

他強調,要加大互聯網金融風險的防範力度,促進行業健康平穩地運行。“近年來,互聯網金融的發展曆程表明,金融科技的發展也有其弊端,導致金融風險傳遞速度較快,使金融風險的結構更為複雜,為促使互聯網保險的發展,保障金融安全,提高金融風險的防範能力刻不容緩。”

對此,周延禮給出了四點具體建議。

  • 第一,要探索對互聯網保險業務開展分期分類的監管評估,完善分類評估的指標、結果分類對應的監管措施、結果的運用等內容。
  • 第二,要進一步的強化常態化線上的金融風險的預警監測,提升實時的在線的監管的技術水平,針對互聯網開放性提高監管部門的跨部門、跨市場、跨業態、跨地區的風險識別、預警和處理的能力。
  • 第三,要重視個人信息安全與數據的安全,依法加強保險業信息技術設施建設。
  • 第四,要加強大數據、雲計算、區塊鏈、隱私計算等技術的應用,借助科技賦能提高網絡安全風險防範的能力。

周延禮坦言:“要為監管科技發展提供適宜的監管環境,科技賦能互聯網保險的監管。監管科技能有效地應對複雜的監管場景變化,及時地掌握行業的風險狀況,而金融科技的創新、監管的試點能創建縮小版的真實市場和寬鬆版的監管環境。在金融創新的廣泛應用之前,及時地發現問題,為項目糾錯試錯,能為監管科技解決方案提供安全的測試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