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證券網市場財經网首页

广东探索:遴选最适大豆高性能播种机

来源:时间:2025-04-21 20:34:50

廣東探索:遴選最適大豆高性能播種機_南方+_南方plus

廣東是大豆消費大省,飼料和食品加工需求旺盛。遴选但因地形複雜,最适种机大豆種植機械化程度低,大豆播種環節主要依靠人工。广东高性為了破解“無機可用”難題,探索今年廣東在大豆上開展了一場遴選最適機械的遴选試驗。

7月22日至23日,最适种机廣東省農業技術推廣中心農機部項目組在英德市九龍鎮舉辦了2024年輕騎兵項目——大豆高性能播種機田間比對試驗暨現場演示活動。大豆本次活動聚焦於大豆播種機械化,通過現場演示比對,檢驗並評估了氣吸式精量播種機、免耕施肥精量播種機、氣吸式精量條播機及手扶式大豆播種機四款主流機型播種機的播種精度、作業效率等指標,探索並推廣適合廣東丘陵山區的大豆高性能播種機,加速廣東大豆生產機械化進程。

活動現場

大豆機械化播種 短板中的短板

廣東的大豆種植曆史悠久,最高年份播種麵積曾超過100萬畝。得益於其適宜的氣候條件,廣東春、夏、秋三季均適宜種植大豆,沿海地區甚至可全年種植。廣東大豆以高蛋白特性著稱,是當地豆製品生產不可或缺的重要原料。

近年來,大豆種植麵積有所波動,2021年全省大豆播種麵積為48.9萬畝,產量達到9萬噸。為進一步提高大豆產量,2022年播種麵積擴增到51萬畝,比國家下達的計劃多出2.1萬畝,近幾年,廣東大豆種植麵積常年穩定在50萬畝左右。

多數大豆種植於山坡地或早熟地,這些地塊麵積小且坡度大,不僅給機具運輸帶來困難,也極大地限製了機械化作業的開展。

手推式大豆播種機

據了解,盡管目前小型的耕整地、開溝、起壟、施肥機械已在大豆種植的土地整治階段得到推廣,全省大豆機械化耕作率約30%,但機械化播種和收獲的比例很低,估計不足8%,大部分生產環節仍然嚴重依賴人工,導致人力投入大、勞動強度高。

由於大豆種植條件不理想,農機生產企業對大豆播種機械的市場推廣動力不足。截至目前,廣東尚沒有專門的大豆播種機的生產企業,也致使大豆播種機械化水平較低。

高性能播種機 “高”在哪?

要遴選高性能播種機,首先要弄清楚什麽是大豆高性能播種機?

“最初是人工播種,隨後發展出人工操作的手推式播種器,最近幾年開始出現高性能大豆播種機。”廣東省農業技術推廣中心鄭凱仁介紹,目前主推的大豆高性能播種機主要是指配置指夾式或氣力式排種器,具備單體獨立同步位仿形機構、V型或單體輪式苗帶鎮壓機構的播種機。

“高性能播種機最重要的特點就是播種質量好,作業效率高,可一次性完成開溝、施肥、播種、覆土、鎮壓等多重工序。”鄭凱仁介紹。

活動現場,展示了免耕施肥精量播種機,該機能一次性完成旋耕、開溝、施肥、播種、覆土、鎮壓等工序,具有仿形功能,能隨地麵浮動以保持穩定的播種深度。種子發苗率能達85%以上,作業速度6km/h,能1小時作業10畝地。

機械式(勺輪式)免耕施肥精量播種機

活動還展示了氣吸式單粒精密播種機。據悉,該播種機能夠一次性完成開溝、施肥、播種、覆土、鎮壓等工序。采用氣吸式排種機構,采用了平行四連杆仿形機構,開溝、覆土和鎮壓全部采用滾動部件,田間通過性好,各行播深一致,適宜高速條件下作業。該機可實現單粒精播,不傷籽且省種子,種子發苗率能達90%以上。作業速度能達10km/h,能1小時作業30畝地。

氣吸式單粒精量播種機

現場氣吸式精量條播機也備受關注。公司相關負責人介紹,該設備采用智能App精準控製排種、排肥。該產品配備自動測速、漏施監控、堵塞監控、料位監控等多種傳感器,具有智能、同步、精準位置、精量控製、麵積測量、故障報警等諸多優點,尤其對播種、施肥量的控製非常精準。

氣吸式精量條播機

“農機新質生產力推動大豆產能、效益等提升,引領大豆產業高質量發展。”英德市農業農村局相關負責人表示。

現場查看播種情況

現場查看播種效果

機藝融合 好機還得配好種

“九龍鎮是大豆種植主產區,全鎮總種植麵積為5000畝以上,輻射帶動英德周邊地種植麵積超過1.5萬畝。”“百千萬工程”典型村農業科技特派員鄺作祥認為,技藝融合才能提升種植效益。

清遠市儂聯農業科技有限公司在英德市種植大豆麵積約6000畝,公司負責人徐玲介紹,大豆種植經濟效益高,畝產值近1000元。“人工推播可能適合小農戶,大麵積種植還得靠高性能播種機。”徐玲對尋找最適當地大豆種植的高性能播種機需求迫切,目前公司已經購買了一批大馬力拖拉機、旋耕機、播種機、一體化收割機和無人機等共計26台(套),極大的提高了生產效率。

2024年,廣東省農業技術推廣中心正式啟動了“大豆生產機械化技術示範推廣”項目,該項目聚焦於大豆播種與收獲等核心生產環節,通過精心策劃的農業機械比對選型試驗,力求從眾多機型中篩選出適宜廣東丘陵山區種植環境的大豆高性能播種機和收獲機。“核心目標是尋找並推廣一套高效、適配的大豆機械化生產模式,旨在有效減輕農民的人力負擔,降低生產成本,並顯著提升大豆種植的經濟效益。”廣東省農業技術推廣中心相關負責人說。

活動吸引多位大豆種植戶參加

好機還得配好種。大豆高性能免耕播種機屬單粒精密播種機,使用不達標種子會造成較多空穴,降低產量。因此,應選用經國家或省(自治區、直轄市)審定的優質高產、抗性(抗病、抗蟲、抗逆)強、適應性廣、適合機械化收獲等綜合性狀優良的品種。“適合清遠市種植的大豆品種較多,應選擇通過國家或省級審定的耐密、稈強、抗倒、豐產性突出、便於機械化收獲的品種,如華夏9號、華夏22號等,這些品種抗炸莢,更適應機械化收獲。”國家大豆產業技術體係崗位科學家程豔波副研究員表示。

不同型號的大豆播種機在田間進行比對試驗

據悉,本次活動由廣東省農業技術推廣中心主辦,英德市農業農村局(英德市農機事業管理局)、清遠市農業技術推廣服務中心、英德市創農農機專業合作社參與,由華南農業大學南方大豆創新研究院、國家大豆產業技術體係提供技術支持,清遠市儂聯農業科技有限公司實施。

廣東農技服務鄉村行現場

【撰文】趙飄飄

【拍攝】謝進揚

版權聲明:未經許可禁止以任何形式轉載
編輯 任亞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