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我家裏是半佛有貓的,不過這絲毫不影響我各種雲吸動物。
這不能算精神出軌吧。仙人
但是大厂都,當我看到寵物進軍直播帶貨行業並且大殺四方的新聞,我還是覺得很震驚,知道直播帶貨行業卷卻沒想到卷成這樣。
去年6月,什货色一隻金毛完成了一場600萬的珠寶帶貨,動物都跨界從業了。
汪星人入侵,半佛那靈長類主播的生存狀態呢?
說是一半是海水一半是火焰,一點都不誇張。
直播行業剛開始興起的仙人時候,主播們拚的還是態度,你直播6個小時,他就直播8個小時,現在業內平均10小時了,就開始往12小時以上卷。
接著呢,大厂都就是價格表演秀,你說是跪求廠商代表拿到的吐血價,他說是把廠商老板最愛的寵物烏龜拿來當人質拿到的打斷腿價,另外一家就真請個老哥當做廠商代表,現場哭暈在屏幕麵前,把斯坦尼斯拉夫斯基的《演員的自我修養》升華到極致。
我相信這樣的什货色場景大家都見多了,甚至都麻木了。
做直播帶貨的半佛人也心慌,好不容易拿到廠貨切掉了中間商給了一個最低價,結果放眼看去,一大半的同行都說是廠貨,都說是全網最低價;
說自己帶貨的產品品質給力,真牛皮純手工,結果放眼看去都是一樣的話術一樣的套路。
讓消費者看不清真假,仙人從而打不開錢包。
所以這種無限製的大厂都價格戰和無亮點的產品推薦,直接在侵蝕直播行業存在的根基。
拚到最後都脫離了產品本身,什货色變成了誰入局早、誰流量有扶持、半佛誰的仙人表演最賣力、誰想到的大厂都段子更花哨,才能勉強能有立足之地。
同樣困境反複出現在新零售場景下,不光是直播帶貨,跨境電商、團購模式也都一樣。
前幾天看跨境電商找模特,最開始是用的非專業模特,隻要是外國人的臉就行,然後發現這不能順應國外的審美風潮,就開始找國際超模公司旗下的模特,價格貴上十倍,但是依然達不到心中想要的傳播效果,畢竟賣的東西都千篇一律,你家在賣,別人家也在賣,模特用的再好,依然是營銷層麵的比拚,缺乏真正的競爭優勢。
所以咱們都是靜極思動,新零售是卷極思動。
往哪個方向動呢?
迷茫的時候就回頭看看初心,重新回到產品本身,拿出一個別人家都沒有的產品,一個定製的、一個有特色的產品,這才是破掉內卷之局的關鍵。
這種念想既然存在,自然就有人來滿足這個需求,阿裏巴巴1688就和勵展華博合作了1688源頭新廠貨商人節暨第29屆深圳禮品家居展。
這其實是今年4月的合作之後,1688再次的登台,口號依然保持了直來直去的傳統,那就是【找工廠,就上1688】。
這口號,要細品,才有味道。
大家都知道1688是做什麽的,以前都是玩兒線上渠道的,大家批發進貨都是去1688上,但是這次的口號不是找貨源或者找廠貨,而是找工廠。
這就是切準了新零售的痛點。
人人都可以去1688上進貨,這家小店可以,那家小店也可以,這個主播可以,那個主播也可以,那區別在哪裏呢?搜索能力麽?
要破局,就隻有直接和工廠聊。
這或許也是為什麽今年1688踢破了線上渠道的這個自我定位,開始主動的返璞歸真的做起了線下展會的原因。
雖說源頭新廠貨商人節,還是有線上的賦能,但是關鍵區別在於,把一群工廠給聚集在了一起,用看得見、摸得著的貨,來構建起溝通的橋梁。
我自己以前經常參加展會,展會上有個小心法,你看那些每個展櫃都看看,每個booth都停一腳翻翻宣傳冊的,很多都是來看著玩兒的;而有明確目的性的人,不光是選貨,更希望的是直接和廠商代表談。
搜集信息是一方麵,更重要的是來提要求的,而1688選擇這種線下大展模式就是要讓新零售的B端和廠商們聊起來,需求傳上去。
對於新零售的從業者來說,麵對的能進入商人節的廠商,本身就是經過一輪篩選的,來的,都是能滿足【找工廠】這個調性的並且有實力的企業。
新B端可以直接告訴廠長,老板,我需要什麽,我的消費者喜歡什麽,你能不能給我做個什麽。
這是一場很有意思的賦能,讓新B端的主動權,從選貨自由,變成了造貨自由;
讓新B端在整個製造業的參與程度,從下遊購買者,變成了上遊建議者;
讓新B端的主要訴求,從尋找,變成了共創。
可以說,新B端期待破局很久了,而1688在深圳構建的30萬平米超大展,就構建了新零售打破一潭死水或者調性重複帶貨的空間,勾勒了尋找新增長點的展示舞台。
上一屆的商人節,吸引了25萬的零售商到場參觀采購,線上鏈接了5000萬的零售商,這次的數量,肯定更多,而且我可以想象,這些零售商的心情肯定更加急迫。
畢竟,十月展會6500家展商裏麵,很可能就有自己心心念念想要找到的那個工廠。
互聯網剛興起的時候,江湖上有個傳說,我有個改變世界的點子,就差個程序員了,於是很多互聯網大廠都開始做SaaS模式做PaaS模式,之後有了點子不需要程序員就能實現。
而到了新零售領域,那就是我有個小想法,就差個工廠來製作了。
1688就是讓工廠排隊站好,給新B端提供挑選能實現自己小想法的平台。
能讓新B端在紅海裏麵用自己貼近用戶的優勢來挖掘新藍海,我願意稱之為新零售新品牌的FaaS模式,FactoryasaService。
你看,我造詞了,互聯網思維拉滿。
2
從上次展會的熱鬧來看,這FaaS形式的1688源頭新廠貨商人節,其實是個大型奔現的現場。
曾經是通過1688平台互通款曲傾述衷情,交談之間都是直白的貨、周期、錢,而現在,終於要順著網線來麵基了。
既然是奔現,那除了新B端的參與,另外一麵就是工廠的廠長們。
傳統工廠其實參加展會的機會並不多,大部分都是渠道方分銷商來進行這些偏向銷售類型的場合,而1688源頭新廠貨商人節,是逼著工廠直接站出來,讓新B端的各種勾兌。
這種勾兌,對工廠好處大大滴,一個生態圈的構建,那必然是所有參與者都要從中受益,才不會出現奔現時強扭的瓜不甜的現象。
各位廠長走到台前,近距離的看看自己的貨是賣給什麽樣的新B端的,這是拉近一份香火情;
而更近距離的聽一聽自己的新B端是有什麽樣的需求,對自己的產品有什麽樣的建議,有什麽特質化的要求,這是拉近一份共創共榮的新格局。
工廠最大的痛點是什麽?
不光是製造成本、上遊原料商、流水線現代化數字化,而是怕自己生產的東西賣不出去,或者說消費者在波瀾不驚之間把自己的產品相忘於江湖。
源頭工廠因為在整個商品周期裏處在上遊地位,離消費者太遠了,但是他們的存續又完全取決於消費者是否接受並且喜歡自己的產品,這悖論,是困擾傳統源頭廠商最大的迷茫。
咱們國家圍繞製造業的中小企業平均壽命是3年,不是因為他們不努力,而是他們摸不到市場,也摸不透市場。
能做的,就是不斷的看市場數據,用本來就不多的錢去購買谘詢公司的報告,甚至問自己身邊的朋友家人“你怎麽看”,或者通過下遊來的反饋。
這些,不夠,畢竟信息在鏈條上傳遞,必然存在損耗,內容或者被縮小,或者被放大,而鏈條越長,這種累積扭曲效應越明顯。
1688源頭新廠貨商人節,就是把無數的新B端推到廠長的麵前,某種意義上來說,這些新B端都是廠長的外聘產品經理,他們知道客戶,了解市場,甚至能預判趨勢。
無他,唯手熟爾;
無他,近水樓台先得月。
咱們中國製造這麽多年積累的技術經驗都沒問題,要做敏捷製造都行,缺的就是對市場零距離甚至負距離的感知。
工廠去參與商人節,不光是帶回家一筆一筆的訂單,更是一個一個的概念和靈感,甚至是一個又一個的共創邀約,從此把新B端的成功和自己的成功綁定在一起,也是把自己和終端消費者綁在一起。
3
新B端和工廠,手牽手心連心,一個找到工廠進行共創解決內卷困境,一個牽手下遊直接獲取需求了解趨勢,都開心。
那1688呢?搞那麽大的展會,不可能是來做慈善的,既然這是一個三方共襄盛舉的局麵,必然也有1688自己的規劃在裏麵。
1688原本核心是做線上批發平台的,自己作為互聯網時代的牽線人抹平了製造者和批發者之間的信息鴻溝,那轟轟烈烈的搞源頭新廠貨商人節,自己掏錢攢局,不怕新B端和廠商直接聯係,踢開1688麽?
用結果倒推初心,就知道1688不怕。
而我更好奇的是,不怕的底層邏輯是什麽。
這就涉及到1688的戰略升級了,如果說以前1688是把自己定位成全國最大的B2B交易平台,在賣家側鏈接173個一級產業帶,在零售商側鏈接5000萬中小企業,那新戰略,就是要擴展新賽道來賦能中國製造和新零售了。
這個新賽道就是供應鏈定製和數字化創新。
批發、零售,是已經成熟的體係。
而訂製,是未來的發展大趨勢,也是1688未來的核心發力點。
三個賽道齊全,1688都是要給“批零訂”提供高效的物流、客服、金融等服務體係。
關鍵詞,在服務,而服務的群體越活躍,體量越大,進步越快,服務商就越開心。
這其實就是做底層、做基建、做後台,在新戰略落地的過程中,讓新B端和工廠得到最大的滿足和提升,而自己做好服務、鏈接和引導,這是在做大蛋糕。
蛋糕大了,一個靈活的、高頻次互動的、滿足消費者最廣大需求的製造+銷售生態圈就到位了,1688退一步做基建做FaaS,本質上是更深度的和工廠以及新B端的成功進行綁定。
這種共榮共生的視角,才誕生出來了1688源頭新廠貨商人節這種看似反傳統,其實著眼在未來的大展。
4
咱們國家製造業這些年的發展,回想起來,是一部壯麗的實業畫卷。
從最開始的低端代工,到後麵的自主創新;
從早期的外貿為主,到現在的內循環外循環兩條腿走路;
從初始的靠吃苦耐勞,到用互聯網化數字化來進行產品模式創新和提高生產效率。
這樣的崛起曆程,不光依靠的是龐大人口基數帶來的市場,也不光是靠中國製造人從無到有、從有到精的奮鬥精神,更是在於中國工廠是全球最快速擁抱科技紅利的一個群體。
1688源頭新廠貨商人節,就是這種三強聯合的一個盛典,新B端的破局在於工廠,工廠的持久發力在於訂製,而1688為新B端和工廠提供了數字化基建,搭建了未來發展的舞台。
基於這樣的操作,【找工廠,就上1688】不再隻是一句簡單地口號,而是真實的實實在在正在做的事情。
這是一個未來更美好畫卷的開端,也是中國製造繼續製霸全球的一個序曲。
這樣的源頭新廠貨商人節,這樣的找工廠大型麵基,希望能固定下來,年年搞月月搞,讓互聯網賦能下的中國製造和新零售,從上遊到下遊,從製造到渠道,繼續互幫互助的邁步向前。
未來,可期。
腳踏,實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