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证券网市场财经网首页

白薇化学成分及药理作用研究进展(二)

来源:时间:2025-04-22 02:17:21

1.1.2 蔓生白薇中的白薇C21甾體皂苷

從蔓生白薇中分離的化合物cynanosideⅠ(11)的苷元骨架中五元C環與六元D環氧化斷裂成九元環的飽和內酯,取代基在1、化学2和16位並於3位羥基成苷(如圖2-Ⅱ,成分表1);glaucogenin C(38)、及药究进atratoglaucoside A(39)、理作glaucogenin C-3-O-β-D-thevetopyranoside(52)和cynanversicoside A-F(53-58)的用研苷元骨架中5、6位雙鍵並且六元C環與五元D環氧化斷裂成九元環的白薇飽和內酯,在2和7位的化学取代基不同(如圖2-Ⅶ,表1,成分表2);cynanversicoside G(59)的及药究进苷元骨架中D環氧化成3個四氫呋喃環(如圖2-Ⅸ,表2);glaucoside C、理作H、用研D(48、白薇49、化学60)的成分苷元骨架中六元C環與六元D環氧化斷裂成九元環的飽和內酯(如圖2-Ⅹ,表2);neocynaversieosidede(61)苷元骨架中變形的五元C環與六元D環氧化斷裂成九元環的飽和內酯(如圖2-Ⅺ,表2)。

1.2 苯乙酮類及苯甲酮類衍生物

白薇中含有多種苯乙酮類衍生物(苯乙酮類結構如圖3所示)。袁鷹等[19]對直立白薇進行分離和純化得到2,4-二羥基苯乙酮(62)、2,6-二羥基苯乙酮(63)、4-羥基苯甲醇(64)和苯甲酸(65)。鄭兆廣等[14]對蔓生白薇進行研究,從中得到2,4-二羥基苯乙酮(62)、對羥基苯乙酮(66)、4-羥基-3-甲氧基苯乙酮(67)和丁香酸(68)。

1.3 生物堿

白薇中具有生物堿類成分,采用抑菌活性追蹤的分離方法分離得到生物堿類單體化合物,經鑒別化合物的結構為菲駢吲哚裏西啶類生物堿(圖4)。文獻研究表明生物堿類化合物包含:10β-N-氧化-7-脫甲氧基娃兒滕堿(69)、9-脫氫安托芬(70)、9, 14-脫氫安托芬(71)、14-羥基-N-氧化-7-脫甲氧基娃兒滕堿(72)、10α-N-氧化-7-脫甲氧基娃兒滕堿(73)。

1.4 揮發油

白薇中含有揮發油,揮發油中脂肪酸類成分(75.74%)所占比例最大,酯 (12.44%) 、醛 (3.90%) 、酮 (3.51%) 和烷 (0.55%)所占的比例較小,白虹等采用氣-質聯用技術進行分析研究鑒定出20種化學成分,其中相對含量較高的化合物是正十六烷酸(74)和 (E)-9-octadecenoic acid(75)。

聲明:本文所用圖片、文字來源《山東中醫藥大學》,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與本網聯係刪除。

相關鏈接:羥基生物堿脂肪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