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茶工藝茶葉的不同感官審評結果由表3可知,福鼎大白茶、厌氧白葉1號和黃金芽3個品種茶葉的时间對照樣品綜合品質得分最高,總體表現為湯色明亮,对绿的影香氣帶甜香,茶和滋味醇厚,红茶葉底的加工色澤勻整度較好,厭氧2h和4h的品质樣品感官品質總體表現穩定。在厭氧時間達8h時,不同3種茶葉綜合品質得分較低,厌氧主要體現在香氣、时间滋味和葉底3個方麵,对绿的影茶葉香氣變得低悶,茶和滋味醇厚度下降且變澀,红茶葉底紅暗且有花雜。加工紅茶工藝茶葉葉底色澤容易變暗,分析其原因是厭氧時間延長導致PPO酶活性中心呈脫氧態形式,且茶多酚含量下降,影響正常酶促氧化反應而產生不正常色澤。
厭氧時間對不同工藝茶葉的GABA含量分析如表4所示,福鼎大白茶、白葉1號和黃金芽3個品種茶葉其對照樣的GABA含量很低,在綠茶和紅茶工藝中,其含量分別在0.03~0.08mg·g-1和0.07~0.11mg·g-1之間,隨厭氧時間延長,3種茶葉的GABA含量顯著增加,如綠茶工藝的黃金芽在厭氧2、4、8h後,GABA含量分別達1.10、1.56、2.64mg·g-1,相較於對照樣分別增長了13.75倍、19.5倍和33倍;紅茶工藝的黃金芽在相同厭氧時間內GABA含量分別達1.13、1.67、2.69mg·g-1,相較於對照樣分別增長了10.27、15.18、24.45倍,GABA富集效果極為顯著,且發現在兩種工藝中,福鼎大白茶、黃金芽和白葉1號的GABA富集量大小均表現為黃金芽>白葉1號>福鼎大白茶。相同厭氧時間內,發現同品種鮮葉加工的紅茶工藝茶樣GABA含量顯著高於其綠茶工藝茶樣,分析其原因可能是揉撚過程中,鮮葉細胞破碎率增加,導致穀氨酸在厭氧過程中脫羧反應程度增強,轉化成GABA的含量較多。
由表5不同工藝茶葉GABA含量的定基增長率回歸方程的R2值大小可知,在厭氧0~8h內,福鼎大白茶、白葉1號和黃金芽3個品種茶葉GABA含量增長的線性擬合度呈一定規律性,在綠茶工藝茶葉中,黃金芽(R2=0.9792)>白葉1號(R2=0.9498)>福鼎大白茶(R2=0.8043);紅茶工藝茶葉中,黃金芽(R2=0.9868)>白葉1號(R2=0.9306)>福鼎大白茶(R2=0.7899),說明厭氧時間對黃金芽的GABA富集效果最為明顯,其次是白葉1號和福鼎大白茶。
經Duncan多重比較結果表明,隨厭氧時間延長,福鼎大白茶、黃金芽和白葉1號的主要品質成分變化趨勢相同。由表6可知,茶多酚和水浸出物的含量均有不同程度下降,厭氧時間達8h時,含量顯著低於對照樣;氨基酸含量呈顯著上升趨勢,厭氧時間達8h,福鼎大白茶、黃金芽和白葉1號的氨基酸含量分別為2.56%、4.92%和4.11%,分別較其對照樣增加了6.67%、4.68%、2.24%。有研究表明,無氧條件下,蛋白質動態平衡體係中,“降解”占據主導地位,蛋白質降解使遊離氨基酸總量上升;而咖啡堿含量變化不大。
聲明:本文所用圖片、文字來源《茶葉學報》,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與本網聯係
相關鏈接:茶葉,氨基酸,穀氨酸,茶多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