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粤桂业三江侗族自治縣依托粵桂協作機製,协作按照“扶龍頭、建园樹品牌”的区激發展思路,著力打造集“綠色、活江有機、茶产生態、展新環保”為一體的动力三江粵桂協作生態產業園區,聚力將產業園打造成現代化高質量的粤桂业茶葉集中加工區,全力打造侗鄉茶旅融合“3.0升級版”,协作助力群眾就近就業創業,建园實現持續穩定增收。区激2024年,活江三江侗族自治縣依托粵桂協作機製,茶产繼續健全林木產業鏈條,展新助力茶產業集群發展,粵桂協作資金項目已為當地15個鄉鎮的165個村集體經濟組織累計分紅超過1400萬元。
攜手立足於農林資源,積極探索“建設一個園區、引進一批企業、招收一批脫貧勞動力”的合作模式,在傾力支持三江南站集中安置區4606戶20162人易地扶貧搬遷戶的基礎上,把產業布局納入後續扶持重點,在安置點南站社區一帶共投共建江川生態產業園,規劃麵積2952畝。
三江侗族自治縣粵桂協作項目-江川生態產業園標準廠房
以打造百億級產業園區為目標,吳川三江兩地共同完成園區總體規劃,聚力培育以茶產業為主鏈的產業集群,堅定不移高水平規劃園區,推進產業園區建設。2020年,三江侗族自治縣利用廣東幫扶資金1000萬元建設兩棟廠房;2021年,繼續使用廣東幫扶廣西財政協作資金投資2818萬,用於建設三棟標準廠房和兩棟倉庫;2022年,結合“一縣一園”打造,使用幫扶資金1000萬元,建設兩棟標準廠房;2024年,三江侗族自治縣再次投入3300萬元,用於生態產業園二期廠房建設項目,新建兩棟三層標準廠房及基礎配套設施,廠房總建築麵積約12000多平方米。廠房產權全部歸屬村集體所有,由縣城投公司實施管理,通過廠房租賃等方式獲得收益,營運招聘保潔、保安、電工、物業管理等人員,同時入住園區企業優先錄用脫貧戶家庭成員,增加脫貧人口和監測對象收入來源,壯大村集體經濟,帶動南站易安區勞動力就業,鞏固脫貧成效。
截至目前,三江侗族自治縣粵桂協作生態產業園共投入廣東幫扶協作資金共計8118萬元,實施建設9棟標準廠房3.7428萬平米,廠房確權至覆蓋全縣98個村集體。依托粵桂協作機製,三江侗族自治縣瞄準產業定位,創新招商模式,提高服務效能,加大宣傳推廣,先後開展“走出去”與“請進來”招商活動69次,對接企業101家。赴北京、重慶、廣東、福建、浙江等地招商10次。先後舉辦“百裏侗鄉美如畫 我把三江帶回家”文化旅遊推介會、2024年中國三江早春茶大會、廣西柳州三江茶文化活動侗鄉茶品推介會等招商推介會6次,積極宣傳推介三江投資環境及政策資源,傾力招引一批投資能力強、產業帶動優的好企業、好項目到三江投資興業。舉辦2024年“粵企入桂”助力廣西鄉村振興對接活動,簽約4個投資合作項目,涉及新能源、山泉水、小黃牛現代農業產業等,簽約金額9.55億元,簽約3個產品購銷協議,涉及茶葉、茶油、雞蛋等,簽約金額1430萬元。引導茗大叔茶葉、侗悅服飾、好特新材料、堡福農業科技有限公司等4家企業入駐粵桂協作生態產業園區,激發園區發展活力。
柳州侗悅服飾有限公司製衣車間
著眼縣域優勢農業產業化發展,借鑒廣東現代農業產業園建設的經驗做法,積極推進當地資源與粵桂協作現代農業產業園聯盟的優勢互補,強化與企業合作,所引進的企業和項目可輻射周邊多個鄉鎮的茶葉產業發展,收購農戶茶青帶動增收,也為搬遷戶提供大量工作崗位。
三江侗族自治縣禦香茶業有限公司茶葉加工中
堅持聯農帶農共同發展,探索“園區+村(社)+農戶”利益聯結機製,入駐產業園的企業已與多個脫貧村簽訂村集體經濟建設項目合作協議,利用江川標準廠房租金分紅,可每年為協議村增加超過5萬元的集體經濟收入,助推村級集體經濟發展壯大。引導入園企業通過訂單生產、產品代銷、技術培訓、土地流轉、就地務工等多種方式,將村和農戶融入產業鏈,園區建設、企業運營中優先使用脫貧勞動力,通過“務工+自主經營+地租”的形式拓寬村和農戶增收渠道,目前園區帶動156名勞動力就業,累計分紅588.28萬元,受益村集體經濟組織145個,助力鄉村經濟發展。
來源:粵桂協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