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生态生态《中共中央國務院關於深入打好汙染防治攻堅戰的环境好农意見》(以下簡稱《意見》)印發實施。《意見》在加快推動綠色低碳發展,部深深入打好藍天、入打染治碧水、业农淨土保衛戰等方麵作出具體部署。村污促进為有力推進農業綠色低碳發展和美麗鄉村建設,理攻增強農民群眾的坚战幸福感和獲得感,《意見》還提出,乡村要持續打好農業農村汙染治理攻堅戰。振兴
生態環境部土壤生態環境司司長蘇克敬對人民網記者表示,生态生态黨的环境好农十八大以來,我國不斷加強農業農村汙染治理工作,部深取得階段性進展。入打染治截至2020年底,业农中央財政累計安排專項資金258億元,支持15萬個行政村完成環境整治,農村生活垃圾收集轉運體係覆蓋90%以上的行政村,農村生活汙水治理規劃和標準體係初步建立。三大糧食作物化肥、農藥利用率均達到40%以上,全國畜禽糞汙綜合利用率和農膜回收率分別達到75%和80%。
經過開展農村汙染治理,位於浙江省淳安縣的下薑村開啟了人居環境蝶變之路,實現了從貧困村向“綠富美”的飛躍。人民網記者餘璐攝
“但是,農業農村汙染治理仍然是生態環境保護的突出短板,總體上正處於爬坡過坎、不進則退的吃緊階段,還有很多硬骨頭需要啃,科學治汙、精準治汙的水平還不高。”蘇克敬指出,農村環境整治成效亟待鞏固提升,農村生活汙水治理率偏低,農村黑臭水體整治剛剛起步。農業麵源汙染物排放仍處高位,農藥化肥減量增效難度較大,畜禽養殖汙染防治水平有待提升,水產養殖尾水治理基礎薄弱,與人民群眾對農村生態環境的美好期盼和2035年全麵建成美麗中國還有較大差距。
“十四五”時期,我國將全麵推進鄉村振興和農業農村現代化,農業農村汙染治理攻堅戰將如何持續打好?
蘇克敬表示,《意見》明確了農業農村汙染治理攻堅方向、主要任務和進度安排。一是確定深入打好攻堅戰的主要目標指標,即到2025年,農村生活汙水治理率達到40%,基本消除較大麵積的農村黑臭水體,化肥農藥利用率達到43%,全國畜禽糞汙綜合利用率達到80%以上。
二是聚焦攻堅任務。在推進農村人居環境整治方麵,堅持因地製宜,推進各地充分考慮本地區基礎條件,推進農村廁所革命、生活汙水治理、生活垃圾治理,加快整治農村黑臭水體,有效改善農村人居環境。在加強農業汙染防治方麵,《意見》堅持方向不變、力度不減,保持戰略定力,堅定不移走生態優先、綠色發展之路,推進投入品減量化、生產清潔化、廢棄物資源化和產業模式生態化。
三是強化保障措施。在組織領導方麵,生態環境部、農業農村部將會同各部門協同發力,共同打好農業農村汙染治理攻堅戰。在經濟政策方麵,推動落實農業農村汙染治理地方財政事權。在監督考核方麵,對農業農村汙染治理攻堅戰實施成效進行考核,突出重點地區,強化技術指導和監督幫扶。在能力建設方麵,推進農業農村生態環境監測監察執法,加快農村環境監測體係建設,強化農業麵源汙染監測,提高環境監管信息化水平。
“為貫徹落實好《意見》,生態環境部將聯合農業農村部,會同有關部門進一步研究製定具體政策措施,確保圓滿完成攻堅戰任務目標,推動我國‘十四五’農業農村生態環境保護再上新台階,促進鄉村生態振興。”蘇克敬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