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证券网市场财经网首页

150天的村播背后:“小人物”也有大舞台

来源:时间:2025-04-21 20:57:26

150天的小人物村播背後:“小人物”也有大舞台_南方+_南方plus

候場室的一處角落,舞台的天的台追光時不時“溢出”,照亮黎揚傑偏瘦的村播側臉,他的背后嘴裏呢喃著上台競演的台詞,雙手不自覺的大舞握緊。12月27日,小人物由廣東省農業農村廳、天的台省鄉村振興局主辦的村播廣東省農事運動會鄉村直播大賽總決賽暨村播助力“百縣千碗”年貨節在韶關市翁源縣舉辦。對於黎揚傑而言,背后哪怕在第一場海選有了經驗,大舞望著聚光的小人物舞台以及台下近400人的觀眾,仍不免緊張。天的台

實際上,村播在前一周,背后黎揚傑作為村播代表剛剛參加了廣東省農業農村廳舉辦的大舞“百縣千碗”活動,在各地市農業係統幹部以及200多名群眾麵前推介“年菜”。“拿著手機直播的人上大舞台,怎麽都會有點小緊張。”黎揚傑笑道。

包括黎揚傑在內,有40名鄉村主播從3場海選賽脫穎而出,參加了此次廣東省農事運動會鄉村直播大賽的總決賽。這些行走於田埂山頭的“土網紅”,有的是幹了半輩子農活的種植戶,有的是返鄉創業的新農人,有的是農耕文化傳承人......他們身份不同,目標卻相同:在助力鄉村振興中找到自己的價值。

“上台前都會很緊張。但舞台燈光一打在我身上,我就覺得要說點什麽,說點村裏的什麽。”同為來自陽江市陽春市的村播,沈華優(@官山梨哥)對黎揚傑說道。

紮根鄉土

為了熟悉產品情況,除直播以外的時間,黎揚傑經常是拿著小本子查找資料,一搜就是4、5個小時,“總決賽除了推介自己熟悉的產品,還需要介紹翁源蘭花,在來之前我做了些功課。”

而在四年前,黎揚傑還是一個不懂農業的工廠老板。當時,他在東莞生意不順,為了尋找新的出路,決定回到家鄉陽春做農產品直播。回顧這一段曆程,黎揚傑也常常笑稱自己是“逃回家的人”。

村播黎揚傑。

"逃回來的人",卻在如今深深紮根於鄉土之中。四年來,黎揚傑幫農戶帶貨上百場,幫他們銷售火龍果、紅薯、花生等農產品。早出下鄉挑選農產品以及開展戶外直播,夜晚匯總直播銷售數據以及製定階段計劃,每天“泡”在鄉村裏的生活,已成為了這位“90後”小夥子的日常。

2024年8月24日,廣東省農事運動會鄉村直播大賽第一場海選賽在陽春市舉辦。作為本土村播,黎揚傑早早報名了賽事。當天,他用詼諧的語言推介陽春火龍果,贏得了台下觀眾的陣陣掌聲。“直播都是看評論彈幕,比賽時觀眾的反應卻很直接,能讓我知道怎麽賣貨更打動人。”黎揚傑回憶道。

“通過比賽,我們發現許多紮根鄉土的村民,更能引起大家的熱烈反響,一些鄉下話、土俚語更吸睛。在‘村播’舞台上,‘素人’有著更大的發展空間。”第一場海選賽評委、廣東省數字經濟與產業融合發展研究中心執行主任、廣東省直播電商協會專家委員會主任漆賢軍說。

“推介要有親切感,要有廣東的感覺!”在總決賽當天,佛山高明村播楊恩瑩(@高明三姑娘)上台推介年貨和蘭花,吸引了不少觀眾的注意。“用本土的語言推介本土的產品,更有本土的味道。”楊恩瑩說。

村播楊恩瑩。

作為一名“95後”新農人,2021年,楊恩瑩放棄了廣州穩定的工作回到家鄉,一頭紮進了“村播”中,當起了鄉村主播。如今,她已拍攝短視頻1200多條,全網累計播放量超過8000多萬,全線上平台粉絲超5萬,平均每天直播超四小時,旺季時一天銷量可達萬單。在楊恩瑩看來,千萬流量、萬單爆款的背後,是自己每天躬身於鄉土的尋覓,是對高明“土特產”的熱愛,是貫徹自己始終的信條——

“真誠是直播帶貨的必殺技。”

根據《2024豐收節抖音電商助農數據報告》,過去一年,抖音平台全年“三農”創作者同比增長52%,返鄉創業的“90後”成為主力軍。當下,隨著廣東加力提速推進“百千萬工程”,越來越人選擇紮根鄉土,“村播”萬般精彩。

廣闊天地

“第一次在龍眼林裏直播,很新鮮,效果也很好,競賽期間居然也賣了60多單。”盡管沒有晉級,但每每回憶起高州分區海選時的場景,高州村播吳學亮(@高州怡興月餅)仍驚歎。

“城市能代表什麽呢?它隻能代表中國的局部,而更加真實、更普遍的情況是,中國人大多生活在鄉村的世界中。”《隱入塵煙》的導演李睿珺曾這樣說道。

果樹下、菜地裏、田野間、山林裏、湖水邊......廣東省農事運動會鄉村直播大賽充分利用每一個鄉村元素,讓南粵鄉土處處成為“村播”舞台。在茂名高州,龍眼林裏架起直播間,40多名村播輪番競演;在陽江陽春,春砂仁產區被主辦方搬進賽場,“春砂仁一桌宴”撩動各方味蕾;在中山沙溪,本土村播和洋村播活躍在“村BA”賽場,通過鏡頭將鄉村體育的魅力傳播給世界各地。

村播在龍眼林裏直播。

“把賽事放在田間地頭,能讓選手們瞬間‘入戲’,也讓觀眾有沉浸式的體驗。”賽事主辦方相關負責人介紹,三場海選賽共吸引線下超600名觀眾觀賽,讓平日鏡頭裏的村播,零距離接觸消費者,推動更多源頭好物直抵人心。

實力村播帶動廣闊天地的優質好物“走出去”。在第一場海選賽後,村播顧春芳(@精致小春姐)就與當地春砂仁企業結對子,連開5場春砂仁專場推介直播。直播中,顧春芳身穿白色西服、腳踩水晶鞋,用高大上的語言在實打實的農村場景推介,手中的春砂仁數秒內成為了“爆款”。

村播顧春芳。

1994年生,2016年返鄉創業,顧春芳於2023年在抖音和視頻號上打造了短視頻個人IP賬號“精致小春姐”,通過幽默詼諧、接地氣的方式展示各地農村和農品,打造了百億流量短視頻欄目。對於選品,顧春芳認為“隻有腳踏實地,才能講好故事”。

自廣東省農事運動會鄉村直播大賽舉辦以來,廣東省農業農村廳黨組書記、廳長劉棕會不止一次提及:“廣袤田野、山林湖海都可以成為直播間,耕海牧漁、鄉村賽事、綠美村莊等都可以成為‘村播’賣品,要學會講好令人向往的鄉村美好故事。

“紅薯你鍾唔鍾意食啊!今天我給大家帶來了品質上乘的連州高山紅薯!”在今年10月,因第二場海選賽結緣的楊恩瑩和朱敏豔(@連州阿朱)攜手為清遠連州高山紅薯帶貨。“我們很合的來,風格也很像,未來我們還會有更多合作。”朱敏豔直言,她與楊恩瑩以廣東省農事運動會鄉村直播大賽為契機,聯動挖掘更多樣的直播方式,帶動更多農戶出鏡推介,聯農帶農。

“人人做主播”,這正是移動互聯網時代鄉村的真實寫照。“村播”所刺激的流量經濟,如同春風,在冬日的南粵大地興起活力之景,拓寬“土特產”銷路,帶火各地風景,助力共同富裕,重塑了廣東城鄉格局,真正做到:

——廣闊天地,大有作為。

火了之後

12月26日晚,在總決賽彩排間隙,來自揭陽揭西的村播曾維民(@百年元合)打開自己抖音賬號,後台有上百條未讀留言。

“參加第一場海選後,很多人給我留言,聯係我帶貨。”曾維民說,村播要注重內容創作和產品質量,助農帶貨是根本目標,“走下舞台,繼續助農。”

村播在流量經濟、網紅經濟的浪潮中“出圈”,逐漸成為了帶動農產品銷售、創新農業品牌營銷、推動鄉村旅遊的新手段。村播所推動的農村電商直播銷售,不僅解決傳統農情“產供銷不暢”難題,而且促進電商與農村一二三產業全方位、全鏈條深度融合。

隨著村播火熱“出圈”,廣東寶藏農產品走進更多的大眾視野。

廣東省農事運動會鄉村直播大賽充分發揮“賽事+”,不僅用廣大村播鏡頭,以全民視角解讀“何為農事,農事何為,農事新為”,還引導更多農業經營主體擁抱互聯網以銷定產、與網紅村播結對共同做大流量經濟。

本次總決賽,不僅通過競賽選出了冠亞季軍,還推動10名優秀村播與翁源當地蘭花企業結對子簽約,讓“流量”成為翁源蘭花產業的“銷量”。“還有不到一個月就過年了,村播的助力將進一步擴大翁源蘭花市場半徑,助力翁源蘭花搶占全省‘年花’市場。”翁源縣委副書記彭榮華說。

事實上,為構建“一村一主播”“一鄉一特色”發展格局,整合短視頻製作精良、直播帶貨技能嫻熟的優秀村播團隊,主辦方宣布優勝村播將會入選廣東省農業農村廳高素質農民人才培育隊伍,旨在實現各地農產品品牌與“村播”品牌雙聯動,引導村播主動對接鄉村特色產業,走出一條“農民種、村播賣、群眾富”的致富新路徑。

為了凝聚更多村播力量推動“百千萬工程”走深做實,解決許多參賽選手“火了之後的煩惱”,在12月27日晚,主辦方還在競賽之餘舉辦“村播興農主題沙龍”。圍繞“村播成長路徑”“村播助農增收致富”等議題,村播選手、專家評委、企業代表共話廣東“村播IP”,真正做到以賽促教、以賽促學、以賽促訓。

“就算沒有獲獎,也是收獲頗豐。”來自湛江霞山區的村播王世超(@海稻王世超)說。

企業展區現場,消費者紛紛谘詢、購買廣東年貨。

根據主辦方介紹,目前係列賽事線上話題“十萬村播歎廣東”以吸引超10萬名村播參與,總流量近億。截至目前,仍有源源不斷的村播上傳視頻,喝彩家鄉的“土特產”,希望用流量之火照亮鄉村發展的新征程。

12月28日,冬風拂麵,滃江滔滔穿城而過,循著浪花滾滾向前的翻騰聲,新時代的鄉村之聲不絕於耳,或在蘭花產區,或在直播間裏,或在網線兩端的你我心中。

采寫:南方農村報記者 韓安東

攝影:吳秒衡 譚家富


版權聲明:未經許可禁止以任何形式轉載
編輯 黎祖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