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美国位於美國佛羅裏達州中部Manatee縣一座廢棄磷礦廠的佛罗廢水池出現裂縫,並存在坍塌風險。州废多達6億加侖(約230萬立方米)的水池高濃度廢水可能會突然湧入佛羅裏達州坦帕灣(Tampa Bay)附近地區。模型顯示,安全廢水池若坍塌,问题一個缺口在幾分鍾內噴出的引人水,會瞬間形成約6.1米高的关注水牆。
根據美國廣播公司(ABC)的美国最新消息,當地時間6日,佛罗在加大對池內廢水的州废抽取排放力度之後,廢水泄漏情況已得到控製,水池池壁坍塌風險也大幅降低,安全相關強製疏散令也已經解除。问题
盡管到目前為止,引人此次事故風險得到了緩解和控製,但通過複盤整個泄漏事件的過程可以看出,廢水池泄漏並非不可預見,而是層層監管漏洞下久拖二十餘年都未得到妥善解決的“沉屙”,且在今年3月廢水池有泄漏跡象時仍未得到應有重視,最終釀成了一次緊急疏散事件。
回顧整個事件,要先翻開佛羅裏達州環境保護部門4月2日的一份報告。
報告稱,4月2日,廢水池壁一麵出現裂縫,州環保部門嚐試用岩石等材料堵住缺口,但均以失敗告終。
3日晚,Manatee縣公共安全部門警告,廢水池隨時可能發生坍塌。隨後,佛州官員下令緊急疏散事發地周邊316戶居民,並關閉了美國41號高速公路的部分路段。
4日,佛羅裏達州州長羅恩·德桑蒂斯(Ron DeSantis)在乘直升機視察現場後宣布,Manatee縣以及鄰近的希爾斯伯勒(Hillsborough)和皮內拉斯(Pinellas)縣進入緊急狀態。
5日,在連日泄漏且裂縫無法修補的情況下,工作人員加大了從池內抽水的力度以減輕池壁壓力,降低整體坍塌風險。
按照Manatee縣行政長官斯科特·霍普斯(Scott Hopes)的說法,以目前排水速度計算,需要約10天完全排幹廢水。
種種措施下,情況似乎並不樂觀, Manatee縣公共安全主任雅各布·索爾(Jacob Saur)表示:“5日淩晨,紅外線無人機在池壁識別出一個信號,這意味著第二條裂縫的存在。陸軍工程兵、佛羅裏達州環境保護部門的工程師們已返回現場進行重新評估。”
在此情況下,當地進一步對廢水池1.6公裏以外的監獄進行了緊急疏散。
公開資料顯示,與廢水池相關的廢棄磷礦廠占地676英畝,曾經主營化肥生產。工廠有3個工業廢水池,共占地77英畝、高25英尺,蓄積的廢水主要來自化肥生產過程,含有數百萬加侖的磷、氮等化學物質。
霍普斯對媒體表示,廢水池自行泄漏的廢水將經由鬆點小溪進入蟑螂灣(坦帕灣的一個水生保護區),而應急處理抽出的廢水則會進入坦帕灣的馬納提港(Port Manatee)。
令人意外的是,在廢水外排引發環境風險問題的爭論中,卻出現了“羅生門”。
佛羅裏達州環境保護部門表示,水池中的廢水主要由廢水和雨水混合而成,因磷、氮含量高而呈酸性,預計不會有毒。
但美國生物多樣性研究中心發表的聲明稱,廢水池中的廢水含有高濃度的放射性物質,並且可能含有致癌物和重金屬。
那麽,廢水究竟有沒有放射性?會對環境造成怎樣的風險?
記者查閱資料發現,“放射性”的說法源自於廢水池附近一座廢棄磷礦儲存的大量磷石膏。磷石膏是生產磷肥、磷酸等肥料時遺留的廢棄物,具有弱放射性。這也是眾多對廢水具有放射性擔憂的來源。
對此,佛州官方解釋,假如廢水池最終因無法支撐而發生倒塌,會對其它金屬含量更高的池子造成連鎖反應,進而引起磷石膏堆發生坍塌,如此才有可能造成放射性和重金屬汙染。而現在,排入坦帕灣的廢水是沒有放射性且符合排放標準的。
這一說法顯然沒有讓公眾完全放心。
位於薩拉索塔的非營利組織陽光海岸水源守護者的創始人賈斯汀·布魯姆在一份聲明中說,“我們希望汙染不像我們擔心的那樣嚴重,但我們正在為坦帕灣和依賴這一寶貴資源的社區所遭受的重大破壞做準備。”
“不可否認的是,無論有沒有放射性和重金屬,池中廢水含有大量磷、氮等物質是板上釘釘的。而這些汙水流入坦帕灣海域或引發赤潮災害,導致魚類死亡,並傷害那些接觸過汙染水域或者吃了受汙染的魚的人。”一位業內專家告訴記者。
值得注意的是,此次廢水泄漏事件看似偶然,卻並非毫無征兆。
資料顯示,廢水池所在的Piney Point地區長期以來被認為是“佛羅裏達州曆史上最大的環境威脅之一”。
2011年,發生在這裏的一起泄漏事故中,將近1.7億加侖被重金屬汙染的海水泄漏,進入Bishop港和坦帕灣下遊。檢測結果顯示,泄漏水中的鎘含量超過了州安全標準的9倍多。
2016年,另一處化肥場的磷石膏廢水池泄漏,超過2億加侖(約7.6億升)的廢水進入地表含水層。
而這次事件中的廢水池早在3月已有泄漏跡象,直到4月2日泄漏水量急劇上升才引起相關部門重視,促使居民第一次緊急疏散。
佛羅裏達州農業專員弗裏德(Nicole Fried)表示,Piney Point磷礦廠廢水池泄漏的原因很可能是池壁內襯斷裂。
記者對此進一步追溯發現,這是一個曆史遺留問題,事故的源頭遠比3月更久遠。資料顯示,磷礦工廠由Borden化工公司於1966年建造。五十多年來,這座磷礦廠事故不斷。1989年,數千加侖硫酸從廠區儲罐中泄漏,迫使數百人疏散。1991年,廠區釋放出的二氧化硫和三氧化硫氣體造成附近30多人致病。
“廢水池內襯很早以前就顯示存在隱患,問題本可以在20多年前就得到解決。”弗裏德說。
霍普斯表示,此次事故威脅減輕之後,不會對廢水池裂縫進行修複,而會將所有廢水池排幹後全部填埋,畢竟這個問題已經“持續了幾十年”。
從1989年開始,到2011和2016年的兩次泄漏事件,再到此次又一次因廢水泄漏進入緊急狀態,佛州本有機會在加大日常監管力度,發現隱患並及時修複中一次次避免類似環境危機事件的發生。
對此,專家表示,工業廢水池的安全問題並不是“一埋了之”就能夠一勞永逸。此次事故暴露了佛州相關部門在監管上存在的漏洞,需要引起高度重視。並且,工業廢水的解決之道有賴於提高工業企業的用水效率,同時降低工業對水資源過量消耗,加大處理後的中水回用力度,從而實現廢水“零排放”。
資料來源:中國環境網。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與本網聯係刪除。
相關鏈接:磷,氮,重金屬,鎘,硫酸,二氧化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