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廣州從化特色農業生產技術培訓班(下稱“培訓班”)在廣州市從化區江埔街錦一村開班,化举培訓班圍繞流溪西洋菜優質高效生產技術展開技術培訓和技術交流,办特廣州市從化區農業技術推廣中心技術員、色农术培從化區江埔街農技員、聚焦西洋菜種植戶代表等60多人參加培訓班。西洋效从训班
舉辦此次培訓班,菜产产技旨在更好地挖掘從化特色農產品資源,业提业生擦亮從化流溪西洋菜“土特產”名片,质增推動從化水生蔬菜擴麵提質,化举高效完成今冬明春蔬菜種植指標。办特
廣州從化特色農業生產技術培訓班圍繞流溪西洋菜優質高效生產技術展開技術培訓和技術交流。
從化西洋菜是冬季生長在從化區流溪河各小支流和山溪澗的水生蔬菜,尤以江埔錦峒河、羅洞河種植的西洋菜最出名。特殊的栽培環境,造就了從化西洋菜翠綠鮮嫩,味甘爽口,清香誘人、安全環保的特點,從化西洋菜超氧化物歧化酶(SOD)的含量高,不但營養價值高,還有清燥潤肺、化痰止咳、利尿等功效,具廣受消費者青睞。
廣州市從化區農業技術推廣中心的高級農藝師鄧彩聯結合從化區流溪西洋菜的種植情況、品種、特征特性、栽培管理、采收、運輸等詳細講述了其優質高效生產技術。鄧彩聯介紹,從化西洋菜的貨架期較長,9月至翌年4月均有上市,定植後約30天就可收獲,是一種種植季節長、種植周期短的優質冬種蔬菜。
廣州市從化區農業技術推廣中心的高級農藝師鄧彩聯講述西洋菜優質高效生產技術。
“建議用老莖越夏留種,嫩莖繁殖,或買商品種子育苗,宜栽培於淺水環境下,水深5厘米為宜,定植時莖基部最少有3節貼近地麵,但末端必須要露出水麵。定植時保留約2厘米水層,可白天排幹,晚間灌水。回青後逐漸加深水層,生長盛期保持3-5厘米深水層,注意田塊內灌溉水保持流動。”鄧彩聯現場傳授從化西洋菜的種植方法。
養分供給方麵,鄧彩聯建議種植前圍好田基後施放腐熟有機肥,每畝用量約500-1000公斤,之後隻需要根據長勢采用平衡型水溶肥+磷酸二氫鉀進行葉麵噴施,一般在采收後新枝長出3-5厘米時進行最好。此種方式既滿足了西洋菜的養分需求,也保證了西洋菜的環保與健康。
從化冬種蔬菜名片——流溪西洋菜。
參與培訓班的技術人員與西洋菜種植戶展開熱烈探討與技術交流,與會人員紛紛表示,在從化西洋菜栽培與上市關鍵期開展流溪西洋菜優質高效生產技術培訓,既實用又高效,增強了西洋菜種植戶的生產信心。
廣州市從化區農業技術推廣中心主任鄧城琳表示,冬種工作是從化區全年農業生產的重要組成部分,是“六新六節一活動”首節,開門紅、起好步對農業經濟運行提質增效意義重大。廣州市從化區農業技術推廣中心將持續挖掘溪流水生蔬菜種植潛力,確保冬種蔬菜穩產保供,推動從化農業高質量發展,助力“百千萬工程”。
采寫:南方農村報記者 王俊濤
通訊員:鄧城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