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裝液量對菌株MCDA02發酵產CDA的海洋影響裝液量對菌株MCDA02生長的影響如圖10,裝液量低於20%時,细菌酰酶隨著裝液量的丁质增加,菌株的脱乙条件產酶量逐漸升高,當裝液量達到20%時,发酵產酶量達到最高。优化裝液量繼續增大,海洋菌株MCDA02的细菌酰酶產酶量降低。
(5)接種量對菌株MCDA02發酵產CDA的丁质影響接種量對菌株MCDA02生長的影響如圖11,接種量在0.5%~4%之間時菌株都能比較好地產酶,脱乙条件相對酶活達到70%以上。发酵接種量為1%時,优化菌株相對酶活最高。海洋
(5)響應麵優化發酵條件實驗設計
從單因素中選取碳源、细菌酰酶無機鹽和發酵培養基初始pH三個因素為因變量,丁质運用DesignofExperiments進行三因素三水平響應麵實驗設計,共計17個試驗點的Box-Behnken響應麵分析試驗(表2)。實驗設計與響應值結果,如表3。
運用DesignofExperiments進行方差分析和回歸分析(表3),擬合得到回歸方程如下:
Y=-52.244+8.9515*A+279.125*B+10.807*C-30.5*A*B-0.64*A*C-2l*B*C-1.107*A2-817.5*B2-0.577*C2
由表4可知:模型P<0.01,表明該方程模型極顯著,不同處理間的差異性極顯著;失擬項P>0.05,表明模型失擬項不顯著l從F值的大小可以得到,一次項中各因素對幾丁質脫乙酰酶酶活的影響順序是C>A>B,交互相對酶活影響的主次順序為AC>AB>BC。模型的R2為0.9512,說明該模型能解釋95.12%響應值的變化,因而該模型擬合程度良好,試驗誤差小,可以用於預測最優發酵條件參數。結果表明,最佳發酵條件為:木薯澱粉1.09%、ZnS040.05%、pH7.86,預期酶活2.01U/mL。結合實際,我們將發酵條件調整為木薯澱粉1.1%、ZnSO40.05%、pH7.9。經過後期驗證測得酶活2.06U/mL。與預期基本符合。比優化之前提高了1.41倍。優化後菌株MCDA02發酵產CDA水平為2.06U/mL,低於部分報道的細菌發酵幾丁質脫乙酰酶的發酵水平。
從高公島采集的海泥中,篩選獲得了3株產幾丁質脫乙酰酶菌株,菌株MCDA02發酵產酶水平最高。通過形態學特征、生理生化特性及16SrDNA分析將菌株MCDA02鑒定為Microbacteriumesteraromaticum。優化獲得了菌株MCDA02的最佳發酵條件,優化後酶活為2.01U/mL,較優化前酶活1.43U/mL,提高了1.41倍。
聲明:本文所用圖片、文字來源《中國食品添加劑》,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與本網聯係
相關鏈接:乙酰酶,無機鹽,菌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