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证券网市场财经网首页

我国科学家首获国际卒中领域临床医学最高奖—新闻—科学网

来源:时间:2025-04-21 20:32:28

作者:於紫月 來源:科技日報 發布時間:2025/2/6 11:01:10
選擇字號:
我國科學家首獲國際卒中領域臨床醫學最高獎

 

北京時間2月6日淩晨(當地時間2月5日上午),国科国际在美國洛杉磯舉行的学家学网2025年國際卒中大會上,中國臨床科學家、首获首都醫科大學附屬北京天壇醫院院長王擁軍被授予“威廉·M·費恩伯格卒中卓越貢獻獎”。卒中最高這是领域临床該獎項設立34年以來,亞洲科學家第一次獲獎。医学

“威廉·M·費恩伯格卒中卓越貢獻獎”由美國心髒學會/美國卒中學會發起設立,奖新旨在表彰在卒中臨床醫學發展過程中做出裏程碑式貢獻的闻科卓越醫生和臨床科學家,由來自不同國家和地區的国科国际權威專家組成評審委員會評審,被認為是学家学网國際卒中領域臨床醫學的最高獎。

中國是首获世界上卒中疾病負擔最沉重的國家之一。從事卒中研究40餘年來,卒中最高王擁軍帶領團隊針對該病防治的领域临床一係列世界性難題開展突破性研究,包括優化治療方案,医学改寫全球診療指南,奖新將缺血性卒中患者複發率從11%降至6%,僅中國就可減少近百萬複發患者;研發3種新型溶栓藥物,打破國際壟斷;在國際上第一次將靜脈溶栓時間窗從4.5小時擴大至24小時,讓90%左右的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有機會得到溶栓治療,致殘率降低約8.8%;創新藥物研發模式,將新藥靶點從發現到藥物上市的周期從傳統的近20年縮短到3-7年等。

在過去的30年裏,全球臨床科學家們共產生了12項在卒中再灌注治療領域具有裏程碑意義的證據。其中,王擁軍和他的團隊貢獻了5項。

“幾乎沒有其他個人的研究能夠像王醫生那樣,引領全世界血管神經病學實踐的改變。更值得一提的是,他極具影響力的工作並不局限於卒中治療的某一領域,而是涵蓋了包括急性期治療(靜脈和血管內再灌注)、影像學等多個方麵。”國際卒中大會前任主席、美國羅文大學庫珀醫學院神經病學及神經外科教授都鐸·約文評價道。

王擁軍,中國醫學科學院學部委員、中華醫學會神經病學分會主任委員,中國卒中學會的創始人和會長,國家重大研究計劃腦血管病和重大慢病防治研究的首席科學家,曾獲世界卒中組織最高成就獎主席獎、國家科學技術進步獎二等獎2項、全國創新爭先獎章、吳階平醫藥創新獎、談家楨生命科學臨床醫學獎和何梁何利基金科學與技術進步獎等榮譽。

(原標題:中國科學家首獲國際卒中領域臨床醫學最高獎)

 
特別聲明:本文轉載僅僅是出於傳播信息的需要,並不意味著代表本網站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如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從本網站轉載使用,須保留本網站注明的“來源”,並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作者如果不希望被轉載或者聯係轉載稿費等事宜,請與我們接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