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證券網市場財經网首页

挖掘新品种,激发乡村振兴新“荔”量

来源:时间:2025-04-22 01:52:54

挖掘新品種,荔激發鄉村振興新“荔”量|鄉土專家服務典型村助力“百千萬工程”_南方+_南方plus

編者按:有一群人,他們是村振產業的行家裏手,點綴在廣東的荔鄉間田野,活躍在農業產業鏈上,挖掘在鄉村振興路上成就了自己,新品兴新幫助了他人,种激他們就是发乡廣東省農業農村廳認定的“農村鄉土專家”。在推動產業發展中,村振他們積極對接農業科技特派員,荔服務典型村,挖掘助力“百千萬工程”建設,新品兴新以實際行動為鄉村振興貢獻力量。

今年4月以來,省農業農村廳啟動了“萬名鄉土專家服務‘百千萬工程’優秀案例征集活動”。本期選播的優秀案例,是廣州市鄉土專家陳浩潮獨具慧眼,挖掘荔枝新品種仙進奉,改良和推廣種植技術,讓仙進奉後來居上,走向世界,迸發產業新“荔”量,助力鄉村振興。

鄉土專家陳浩潮

探索荔枝種植之道

慧眼識得“仙進奉”

在增城荔枝品種中,知名度較高的特色品種有水晶球、桂味、糯米糍等。近年來,仙進奉荔枝後來居上,成為當下荔枝種植的香餑餑,全國荔枝產區都爭相引種,目前已被引種到廣西、海南、福建、雲南、四川、重慶等地廣泛種植,成為當地老百姓的致富果。

仙村鎮基崗村是荔枝新品種仙進奉的福地,在這裏,每一種荔枝都會被看見。十多年前,陳浩潮慧眼識珠從古樹中發現了仙進奉,並通過技術改良和推廣種植,使得這種古荔枝煥發新活力,從寂寂無名到走向世界,成為中國荔枝走向世界的一張名片。

據統計,近年來,仙村鎮仙進奉種植麵積、產量、產值逐年上升,種植麵積已從2020年的3557畝增至2023年的6099畝,產量則從1925噸增至3770噸,年產值達2.86億元。

如今在深入實施“百千萬工程”中,基崗村入選省首批典型村,在政策加持和技術支撐下,仙村聚力打造荔枝小鎮,創建荔枝產業園,小小仙進奉迸發出蓬勃發展的新荔量,撬動增城荔枝大產業融合發展,推動鄉村振興。

在廣東荔枝種植行業裏,陳浩潮已是工匠級的知名人物。

上世紀80年代,一次荔枝種植培訓班改變了陳浩潮對當地荔枝種植的看法,他開始意識到荔枝的種植技術和方法還需要進一步摸索,從此走上探索荔枝種植之道。

在探究荔枝種植過程中,陳浩潮獨具慧眼,發現一個存在已久但並未被人們所關注的特優遲熟品種,也就是後來被他命名為“仙進奉”的新品種。“該品種足以和桂味、糯米糍相媲美,而且其成熟期較晚,一般在7月上中旬成熟,錯開了上市高峰期,發展前景看好。”陳浩潮當時就認為仙進奉比其他品種更具有市場推廣價值。

懷著對家鄉本地品種仙進奉荔枝的獨特情懷,從2009年開始,陳浩潮把工作重心轉移到培育種植仙進奉新品種上,他發動基崗村村民,進行高接換種,改良品種,改進種植方式,大力推廣仙進奉品種,決心要把產業做大。

經過多年的推廣種植,周邊的山頭陸續淘汰了原有品種而改種仙進奉,種植麵積越來越大。目前的基崗村已經成為仙進奉特色種植專業村,仙進奉的種植形成了以陳浩潮的種植基地為中心,向四周不斷延伸的發展態勢。近年來,仙進奉荔枝的市場價格表現向好,每年以數十元每斤的收購價,成為村民名副其實的“搖錢樹”。陳浩潮說,“選擇種植仙進奉,讓農戶看到了希望。”

經過多方不懈努力,基崗村荔枝逐漸在行業內形成了一定口碑,仙進奉在市場上供不應求,吸引越來越多的消費者和批發商慕名前來。

基崗村荔枝,以仙進奉之名逐漸在市場上嶄露頭角,呈現蓬勃發展之勢。與此同時,為順應基崗村荔枝產業發展需求,陳浩潮開始向上級相關部門遞交仙進奉荔枝新品種鑒定申請。很快,陳浩潮的申請引起了行業專家的關注,2010年廣東省種子總站組織專家勘察並通過了品種鑒定,2011年仙進奉荔枝獲得品種審定證書。

自此,仙進奉荔枝進入了快速發展期。2012年,仙進奉荔枝品種列入國家地理標誌產品保護,“仙進奉”商標經國家商標局核準注冊;2013-2017年,仙進奉荔枝被廣州市農業局列為主推品種。據不完全統計,近年來,仙進奉荔枝被迅速引種到廣西、海南、福建、雲南、四川、重慶等全國荔枝主產區,推廣麵積約8萬畝,經濟和社會效益日益凸顯。

創新精細化管理之道 

仙進奉迸發新“荔”量

一人牽頭,影響一村人種植,帶動一群人致富。十多年來,陳浩潮挖掘和推廣種植仙進奉荔枝品種,把荔枝種滿了村裏大大小小的山頭,以實際行動帶領村民走出一條適合基崗村的致富之路。

如今“百千萬工程”在當地落地推進,基崗村緊抓機遇,以小小仙進奉撬動當地荔枝產業大發展。

作為仙進奉荔枝產業的領路人,陳浩潮心潮彭拜,他要把仙進奉的事業繼續向前推進,把仙進奉荔枝推向世界。

2011年以來,為了保護仙進奉荔枝品牌價值,推動產業良性發展,在陳浩潮的牽頭下,基崗村相繼成立了仙進奉荔枝專業合作社、荔枝產業聯盟、荔枝協會、仙基農業發展有限公司(龍頭企業)等經營主體,通過“公司+合作社+農戶”運作模式,有效地把小規模分散經營的農戶集中起來,促進了成員之間的信息資源共享和優勢互補,實現小農戶和現代農業發展有機銜接,合作共贏。

在這個運作模式中,合作社充分發揮橋梁紐帶作用,有效推廣了仙進奉種植技術,進一步帶動了仙進奉荔枝規模化種植,同時還負責了農戶平時技術培訓和日常生產指導、品牌維護,在市場上形成了對仙進奉荔枝銷售價格的定價權,保障了仙進奉荔枝的銷售價始終掌握在自己手中,一定程度上化解了種植戶的風險,實現了無論是小年還是大年都保持年年增產增收的良好勢頭,實實在在帶動村民增收致富。

近年來,廣州加大財政支持力度,著力建設一批現代農業產業園。2019年,增城區仙進奉荔枝產業園獲批創建,為當地荔枝產業高質量發展增添了強大驅動力。

作為牽頭實施主體,陳浩潮更加注重技術改良和荔枝果品品質把控,促進生產提質增效。多年來,陳浩潮始終秉持“公司+合作社+農民+互聯網”的經營理念和運作模式,在選育推廣優質荔枝改良品種的同時,改變以往小農戶種植荔枝的生產模式,聯合抱團采用統一的技術規範和標準,嚴格把控仙進奉荔枝果品品質。通過標準化示範園建設帶動當地300多戶農民種植仙進奉荔枝3500多畝,提供就業崗位200多個,帶動農民增收致富。

為了種植出極致品質的仙進奉荔枝,陳浩潮摸索研究仙進奉荔枝的生長特性,在生產上親自把關,嚴格執行綠色、優質的生產標準。為了達到科學精準施肥、灌溉和有效解決費時費工等問題,陳浩潮研發出一套水肥一體化適用設備,有效滿足仙進奉荔枝生長發育對肥水的需求。同時還與科研院校及推廣部門合作,開展克服荔枝大小年、山地果園宜機化改造、仙進奉荔枝隔年結果試驗、荔枝輕簡高效栽培技術集成與示範等一係列研究。

此外,為了減少使用化學農藥防控病蟲,陳浩潮組織團隊多年研究,堅持綠色、生態、優質的生產理念,采用釋放平腹小蜂防治荔枝蝽蟓、應用燈光驅避防控荔枝蒂蛀蟲、生草栽培保護天敵等生物、農業綜合措施……目前蔬果農藥降解及保鮮技術已達到國際標準水平,極大地促進了生產提質增效,贏得廣大消費者信賴。

同時不斷創新聯農帶農機製,加快推進農業經營方式創新,帶動效果顯著。陳浩潮利用荔枝種植區相對集中的優勢,通過“訂單農業+全程社會化服務”“品牌增值+行業協會”“互聯網+產業扶貧”等形式,與農戶搭建了緊密的利益聯結機製,輻射帶動農戶2742戶,荔農人均可支配收入達 3.8萬元,帶動仙村鎮荔枝農戶可支配收入持續穩定增長。

通過建設精細果園、踐行精勤農民本色,陳浩潮帶動當地農民發展仙進奉荔枝產業,以一顆小荔枝推動鄉村振興在仙村鎮落地實施。2018年以來,陳浩潮先後獲得廣東省十大荔枝種植匠、廣東荔枝十佳最美荔園等10多項榮譽稱號。

拓寬融合發展之道

激發“小荔枝”成就大產業

果色鮮豔,清甜有微香,甜而不膩,肉質爽脆,穩產耐儲存……仙進奉集荔枝之優點,以其獨特的品質和優良的綜合性狀,深受生產者和消費者青睞。早在2014年,仙進奉就已經在國內外市場嶄露頭角,進入香港高端市場,如今還遠銷日本和新加坡等國,銷售市場不斷拓寬,產業前景令行業矚目。

據統計,近年來,仙進奉荔枝種植規模不斷擴大,2021年種植麵積為4807畝,產量為2358.13噸,產值達1.65億元;2022年種植麵積為4855畝,產量為2940噸,產值達2.23億元;2023年種植麵積達6099畝,產量增至3770噸,年產值達2.86億元。

去年,基崗村被入選首批省“百千萬工程”典型村名單,仙進奉荔枝產業作為當地積極打造的特色產業,迎來了新的發展機遇,迸發出新的“荔”量。

據了解,增城區規劃建設了荔枝小鎮,依托仙進奉優質荔枝產業,打造了增城仙進奉荔枝現代農業產業園,把“增城荔枝”作為重要潛力板,激發“小荔枝”成就“大產業”,實現荔枝產業有機融合發展,助力當地鄉村振興。

陳浩潮接受廣東電視台主持人鄭達采訪

作者:曾凡美 吳顏洲(廣州市農業科技特派員)

來源:南方農村報、廣州市農業農村局、廣東省農業技術推廣中心

版權聲明:未經許可禁止以任何形式轉載
編輯 趙飄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