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證券網市場財經网首页

鲜食玉米,潮流奔涌!

来源:时间:2025-04-21 20:34:48

鮮食玉米,鲜食玉米潮流奔湧!潮流奔涌_南方+_南方plus

浙江及其背靠的長三角地區,向來是潮流奔涌引領我國鮮食玉米產業潮流的前沿陣地。

從最早推廣甜糯玉米,鲜食玉米到借助電商實現從論斤賣到論穗賣的潮流奔涌跨越,再到發展高效農業,鲜食玉米讓“種植鮮食玉米的潮流奔涌每畝淨利潤輕鬆突破一萬元”……

浙江鮮食玉米常年種植在80萬畝左右,麵積不大,鲜食玉米但極具特色化、高端化、鲜食玉米產業化的特點。

市場驅動,引領消費潮流

七山一水二分田。山清水秀的浙江,生長著綠色優質的鮮食玉米。

端午節前,金華東陽本地的種植大戶陳汝架正忙著采收第一茬成熟的甜玉米。分揀、打包、裝車,然後開著皮卡車送貨上門,每天來回三四趟,根本不得閑。

“現在愛吃玉米的越來越多,優質玉米的銷路不用愁了。”陳汝架總共流轉了120多畝山地,輪作種植鮮食玉米和浙貝母。剛上市的“雪甜7401”“聖甜艾菲”等早熟優質品種很受歡迎,10穗一盒的售價達50元。

浙江及長三角是我國最大的鮮食玉米主銷區之一。在產量基礎上確保優質,是浙江鮮食玉米的根本追求。

浙江省種子管理總站副站長王仁杯介紹,浙江鮮食玉米產業具有品種多、品質好、效益高等特點。浙江省種子管理總站科長俞琦英表示,浙江市場對新品種的接受度高,多個品種在浙江審定早、推廣快。“隻要品質好、品種好,就有機會贏得市場。”

“庭院玉米”是浙江鮮食玉米產業的一大特色。在浙江農村,幾乎家家戶戶都會在自家院子裏種上幾行鮮食玉米。

早在2004年,我國首個甜糯玉米品種“都市麗人”在浙江通過審定。隨後,美玉3號、美玉7號相繼大麵積推開。短短幾年,甜糯玉米從浙江出發,走向全國,深刻改變了產業格局。

在海南綠川種苗有限公司盛廣濤看來,浙江市場是高端鮮食玉米產業的風向標,涵蓋了國內各大鮮食玉米廠家的各類型優質品種。“用高品質牢牢抓住消費者的味蕾。在公司發展壯大的過程中,浙江市場始終扮演著核心角色。”

如今,打開浙江的鮮食玉米產業“地圖”,呈現甜玉米、糯玉米、甜糯玉米“三足鼎立”的態勢——

浙江省農科院玉米與特色旱糧研究所所長呂桂華介紹,杭嘉湖地區(杭州、嘉興、湖州等地)偏愛糯、甜糯玉米,金衢麗地區(金華、衢州、麗水等地)喜好甜玉米,“新天仙”配地區(新昌、天台、仙居等地)傾向於黃白雙色甜玉米,優質草莓基地建德則用“草莓模式”種玉米、賣玉米,實現優質優價……

作為我國最早種植鮮食玉米的地區之一,也是甜糯玉米最早推廣的地區,近年來,浙江在鮮食玉米品種選育、高效農業發展上取得了較大突破。

目前,浙江省的鮮食玉米種植麵積穩定在80萬畝左右,僅2014-2020年期間,浙江就有38個鮮食玉米品種通過審定,位居全國前列。浙甜、浙糯等係列品種越來越受市場歡迎。

搶早上市的早熟優質甜玉米,每穗售價在5元或更高。

促農增收,發展高效農業

走進麗水的郎奇蔬菜批發市場,雙色甜玉米收購價約2.3元/斤,白糯玉米約1.7元/斤,每日收購量穩定在五十萬公斤以上,暢銷上海、杭州、寧波等各地。“隻要品質好,效益就不錯。”一位農戶說。

浙江鮮食玉米上市早,最早可追溯至四月中下旬,並在六七月份迎來高峰。郎奇農家樂專業合作社負責人金林美介紹,麗水種植戶采用大棚種植、穴盤育苗等技術,配套早熟優質品種,上市時間可提早至4月20日前後。

“搶早上市效益就好,農戶都很開心,種植興趣也越來越濃。”金林美說,早熟優質品種剛上市時的收購價可達7-8元/斤,以畝產2000斤計,每畝淨利潤超過1萬元很常見。

金林美介紹,合作社長期與科研單位開展試驗示範,為廣大農戶篩選出品質好、產值高、效益好的品種,並提供技術、收購等“一條龍”服務。如今,當地的鮮食玉米靠品質打開了市場,農戶都追著她要種子。

與此同時,依托發達的電商經濟,浙江鮮食玉米也實現了從論斤賣到論穗賣的跨越,銷售模式發生了根本性改變,不斷邁向優質化、高端化。金林美所在合作社的鮮食玉米線上銷售份額占到2/3,10穗一盒的包裝售價高達98元。

農財君在走訪時還發現,浙江的種植大戶普遍注重品牌打造,在商標注冊、包裝設計、電商營銷等方麵發力,最終實現品牌溢價。

此外,健康、養生也是鮮食玉米的“標簽”。近些年,“黑糯57”“黑糯58”等黑色玉米因為富含花青素,也愈發受到市場追捧。

麗水某批發市場,鮮食玉米的批發價格較好。

產業升級,攻關早熟優質

6月上旬,在浙江省農科院玉米與特色旱糧研究所的東陽試驗基地,600多個鮮食玉米品種整齊排列,長勢良好,即將進入最佳展示期。

東陽市自2018年起每年召開浙江·長三角鮮食玉米大會,今年首次升級為中國種子大會東陽鮮食玉米品種展示會,展示來自全國的國審、待審品種和優新組合,旨在為各地的種植大戶提供一個選種平台。

呂桂華介紹,本次參展品種以優質為主,旨在實現“進口替代”的國產水果玉米的口感越來越好。與此同時,類型也越來越豐富,黑色玉米占比有顯著提升,“新奇特”成為一股“新興力量”。

地展中,專業從事鮮食玉米育種的中苗種業集團有限公司也帶來了“飛花”“玉琥珀”“天香玉”等新育成的苗頭品種,“它們在香味等指標接近進口品種,通過審定後將推向市場。”公司負責人馬杭江介紹。

“廣適性是一個鮮食玉米成為大品種的必要條件。”馬杭江表示,公司在浙江、海南、雲南、河北、內蒙古設有多個育種基地,在廣西建起鮮穗加工廠,嚐試打通產業鏈條,提升產業價值。

綠川種苗同樣有多個品種參展。目前,該公司多個品種的推廣麵積較大,“美玉27號”在浙江種植麵積達15萬畝左右。“未來將不斷推出更多新品,滿足消費者日趨多元的需求,助推浙江鮮食玉米品質再上一個台階。”盛廣濤說。

中國種子大會東陽鮮食玉米品種展示會的品種展示現場。

在多位業內人士看來,浙江鮮食玉米產業仍麵臨一些難題。

首先是甜玉米品種的“進口替代”問題,目前浙江的早熟優質甜玉米種子以進口為主,國外品種的優勢較大。其次是在甜糯玉米育種上,要培育更多適合在麥茬、油茬後種植的耐熱品種。

近年來,浙江持續發力早熟優質鮮食玉米育種攻關。自2022年起組織省內外育種科研單位聯合攻關。2024年,鮮食玉米育種攻關被列為省重點攻關項目。

真金白銀的投入加上科研單位合力,育種成效正在顯現。呂桂華介紹,目前已有多個組合顯露苗頭,在品質上與進口品種接近,在顏色、抗性、長勢等方麵更優,但糖度等指標仍有一定差距。”

不同於北方鮮食玉米產業走“從田間到加工,再到餐桌”的路線,浙江主要走“從田間到餐桌”的路徑。

每年六月中下旬至七月上旬,浙江的鮮食玉米開始大量上市,麵臨著一定程度的滯銷問題,需要摸索解決上市集中、產業鏈短、加工成本倒掛等問題。此外,山區丘陵的鮮食玉米機械化種植、采收難題也需要解決。


種興業旺 · 鮮領未來

——讓優質鮮食玉米走進千家萬戶!


6月20日-22日

2024中國種子大會

東陽鮮食玉米種業展示會

浙江·長三角鮮食玉米大會

將在浙江東陽召開


大會設置1場開幕式

1場主旨報告會

1場產業發展報告會

並將舉行鮮食玉米品種評選

600多個鮮食玉米品種集中競秀


權威發布鮮食玉米產業信息

展示鮮食玉米產業鏈上

新品種、良法良技良機、加工技術等成果

對鮮食玉米產業重大問題

發表主題演講並展開研討……


【來源】南方農村報 農財寶典

【作者】張植宏

版權聲明:未經許可禁止以任何形式轉載
編輯 葉香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