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证券网市场财经网首页

基于能值分析的奶牛产业园区循环发展模式评价(四)

来源:时间:2025-04-22 03:11:29

2.3資源利用分析

能值投入率衡量了係統的基于資源投入情況,能值產出率衡量了係統本身的值牛产資源利用能力對經濟係統的貢獻,EYR越高則係統的分析資源利用效率越高。如表4所示,业园模式Ⅰ、区循模式Ⅱ、展模模式Ⅲ和模式Ⅳ所生產的式评EIR值分別為17.57、31.28、基于31.92和33.63,值牛产整體高於發達國家7.00的分析標準,說明園區的业园資源投入程度較高,能夠吸引投資者,区循經濟發展有良好的展模走勢;EYR值分別為0.41、0.09、式评0.19和0.13,基于對於4種不同沼氣工程模式,模式Ⅰ對於本地資源的依賴度最低,其次是模式Ⅱ和模式Ⅳ,同時,模式Ⅰ對資源的利用效率最高,其次是模式Ⅲ和模式Ⅳ。

能值自給率反映了以沼氣工程為紐帶的循環係統中各組分對於該沼氣循環係統的支撐能力。對於4種不同沼氣工程模式,模式Ⅰ及模式Ⅱ中係統的循環特征主要表現在沼渣有機肥和沼液再利用上,模式Ⅲ和模式Ⅳ中係統的循環特征主要表現在沼渣有機肥再利用上。如表4所示,模式Ⅰ的ESR值為0.39,模式Ⅱ、模式Ⅲ和模式Ⅳ所生產的ESR值分別為0.09、0.18和0.13,均低於模式Ⅰ,說明係統中本地環境資源的貢獻更低,外部能量需求度相較於模式Ⅰ更高。

能值可持續指標通過能值產出率和環境負載率的比值來反映係統可持續性的高低,可持續性高則表明係統在維持資源供給的同時,也可降低對環境的潛在影響,實現汙染降級。對於4種不同沼氣工程模式,ESI值分別為1.23、0.37、0.68和0.43,其中模式Ⅰ的ESI值均大於1,說明經濟係統具有活力和發展潛力,其可持續性最好;而模式Ⅱ、模式Ⅲ和模式Ⅳ的ESI值小於1,表示現行係統仍屬於消費型經濟係統,可持續發展性能有待提高。

3結論

本文以中國河北省具有典型代表性的某產業園區為例,根據該園區“奶牛養殖—沼氣工程”的循環農業模式,構建了適合園區規模的循環農業模式能值評價指標體係,選擇4種常見的沼氣工程模式,以園區現行的利用全混式厭氧反應技術(Continuous Stirred Tank Reactor,CSTR)的濕法單相厭氧消化沼氣工程為參照,與濕法兩相耦合厭氧消化、幹法序批式厭氧消化、幹法連續式厭氧消化3種沼氣工程模式進行對比,根據能值分析方法分析了園區內循環農業模式環境安全性、資源減量率及可持續發展度。結果表明,相對於其他3種沼氣工程模式,CSTR濕法單相厭氧消化沼氣工程更適合園區發展,通過CSTR濕法單相厭氧消化處理奶牛養殖廢棄物,提升廢棄物循環利用效率後,園區能值投入率為17.57,明顯高於其他3種模式,達到了係統資源減量化目標;能值產出率為0.41,沼渣沼液等廢棄物在係統內消耗占比高於其他3種模式,降低了係統的整體投入成本,提高了係統的生產效率;環境負載率0.33;可持續發展指數1.23,係統更具活力和發展潛力。

由於現行的多數種養結合循環模式、沼氣工程生產流程存在一定的共性,本研究的數據基礎及所構建的能值評價指標體係對其他產業園區的發展評價也有借鑒意義,可用於評估同等規模的循環模式,分析改進係統中種植與養殖規模配比、沼氣工程處理能力等重要參數。但本研究也存在一定的欠缺,由於所選用的能值分析方法主要是基於係統循環過程中投入資源種類和數量進行計算及評價,當係統的投入或產出發生較大變化時,會影響量化計算結果,進而影響整體評價結果,如何對這一問題進行改進,使評價體係更具普遍適用性,是進一步研究的重要方向。

聲明:參考《農業工程學報》 2020年9月第36卷第17期,如涉及版權問題,請聯係刪除。

相關鏈接:係統循環汙染種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