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21日,苏宁深交所问涉利蘇寧易購集團股份有限公司回複交易所關於對2022年年報問詢函。易购
據觀點新媒體獲悉,回复蘇寧易購於2023年6月5日收到深圳證券交易所上市公司管理一部下發的询函《關於對蘇寧易購集團股份有限公司2022年年報的問詢函》。
其中,润货關於公司營業收入連續三年大幅下滑、币资虧損幅度較大的苏宁深交所问涉利具體原因。蘇寧易購表示,易购公司的回复營業收入主要來源於商品零售業務的開展。
從行業和同行公司來看,询函2020年至2022年中國家電零售市場受外部環境、润货房地產嚴控等複雜因素影響,币资帶來家電需求較弱,苏宁深交所问涉利其中2021年雖然家電市場有所小幅複蘇,易购受益於下沉市場快速增長、回复消費升級激活高端市場,但經濟麵臨需求收縮、供給衝擊、預期轉弱等壓力,家電零售行業呈現眾多複雜狀況,2022年又再次掉頭下行。此外,現階段家電零售渠道也在發生深刻變革,包括拚多多、美團、抖音、快手等眾多市場參與者紛紛加入,市場競爭越發激烈,因此,2020年至2022年中國家電市場零售額同比分別下降5.76%、增長6.08%、下降7.4%,同行公司國美零售2020年至2022年中期營業收入同比下降25.83%、增長5.36%、下降53.50%。
2020年公司營業收入2,522.96億元,同比下降6.29%,與行業趨勢基本保持一致。2020年公司線上銷售規模占公司商品銷售規模總額比例近70%,雖然公司線上銷售占比提升較快,但其價格競爭較為激烈,毛利率偏低,此外公司2020年因適用新收入準則導致將為履行銷售合同而發生的運輸成本自銷售費用重分類至營業成本,由此帶來毛利率同比下降3.56%。
公司2021年和2022年營業收入分別同比下降44.94%、48.62%,收入變動與行業有較大差異,主要原因為一方麵公司自2021年6月以來經營遇到階段性困難,尤其是流動性壓力帶來的商品庫存嚴重不足、銷售推廣開支急劇壓縮,公司的整體銷售和采購規模同時大幅下降,與供應商結算周期延遲,直接引發供應商的返利結回比例於2021年度急劇下降,進入2022年度後,公司整體銷售和采購規模相較2021年度的進一步下降使得公司與供應商的博弈能力持續下降,返利結回比例亦相應下降,最終造成2021年及2022年的營業成本分別提高72.53億元及69.41億元;另一方麵外部環境的持續影響,公司線下門店階段性暫停營業、縮短營業時間、家電安裝配送服務無法及時完成,主要城市居民線下門店的購物需求和消費心理均受到較大影響。上述事項導致公司2021年及2022年綜合毛利率僅為6.94%及8.25%。但若剔除采購成本的提高的因素,公司2020年、2021年及2022年綜合毛利率分別為11.28%、12.43%及18.85%,呈逐年提高趨勢。
此外,公司第四季度營業收入總體平穩的情況下,但淨利潤和扣除非經常性損益的淨利潤均大幅下降,對此,蘇寧易購表示,在第四季度營業收入總體平穩的情況下,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淨利潤和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扣除非經常性損益的淨利潤均環比第三季度大幅下降的主要原因是公司於2022年的整體銷售和采購規模持續下降,使得與供應商的博弈能力持續下降,於第四季度公司整體經營情況相對穩定明晰,對於公司經營環境發生變化下的返利結回比例也逐漸相應掌握了相對可靠和全麵的信息進行評估和測算,所以於2022年第四季度,公司結合實際返利結回情況以及預期未來結回時間對尚未結算的返利金額及估計結回比例進行了更新,考慮了實際返利結回比例下降對全年成本的綜合影響,並據此相應調整了采購價格和成本,影響金額約為69.41億元。
此外,家樂福運營中發生了不可預見的突發事件,麵臨了嚴重的外部輿情壓力,流動性壓力激增,供應鏈關係受阻,有效庫存快速下降,從而對銷售、利潤帶來較大的影響,家樂福中國更新了其運營計劃及架構調整方案,據此公司進行了家樂福中國業務的盈利預測及包括商譽在內的長期資產的減值測試,將家樂福業務相關資產或資產組組合的賬麵價值與其可收回金額進行比較,按照可收回金額低於賬麵價值的差額計提商譽及長期資產減值準備約39.67億元。除此以外,公司於第四季度基於了解和掌握的最新信息對賬麵各項需要計提信用減值損失和資產減值準備的資產進行了減值測試和評估,最終確認信用減值損失、長期資產及長期股權投資減值準備約23.87億元,同時根據聯合營公司按公司的會計政策調整後的財務報表中應分擔的被投資單位的最終淨損失份額確認當季對部分聯合營企業投資的投資損失8.53億元等。前述因素影響之外,公司2022年四季度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扣除非經常性損益的淨利潤虧損17.20億元,環比三季度減虧24.83%。綜上,公司第四季度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淨利潤和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扣除非經常性損益的淨利潤環比大幅下降沒有重大不合理之處。
此外,關於公司經營活動產生的現金流量淨額持續為負的原因和合理性,蘇寧易購表示,公司主要從事商品零售業務,銷售對象主要為對個人消費者的零售業務以及對政企客戶、零售雲加盟商等商戶的對公批發;零售業務的銷售模式主要為現款現貨;對公業務的銷售模式主要為賬期。公司的商品采購模式主要有:經銷預付款、經銷賬期和代銷賬期,采購結算方式主要為現匯、銀行承兌支付和商業承兌支付。
在實際經營過程中,受到多方因素的影響,一方麵,在傳統零售和物流層麵,公司麵臨了激烈的互聯網競爭,積極加大互聯網業務的投入,廣告費、物流費用開支激增,經營虧損增加;另一方麵為了獲取商品貨源的支持,公司加大采購進貨及付款支持,運營資金投入增加;此外從采購端來看,公司為了獲取供應商的支持,一般會預付或者按信用期支付應付供應商采購款,同時供應商提供的返利結算均為賬扣,即衝抵應付貨款或抵減下一批次貨物采購款,而非單獨向公司支付應付返利款,所以從現金流上看,於當期並非能夠全部體現為現金流流入。自2021年6月起公司發生流動性危機後,核心品牌供應商和恢複合作供應商基本取消了零售行業常見的信用期支付模式,改為要求公司采用全額預付款模式備貨,亦導致公司現金流一直呈現流出狀態。
截至報告期末,公司貨幣資金餘額為159.87億元,其中,有19.39億元存放在境外,關於境內資金是否能夠維持日常運營的資金需求,蘇寧易購表示,境外資金主要集中在公司香港子公司蘇寧國際集團股份有限公司,金額為17.47億元,主要用於支持境內業務發展操作外保內貸業務,其中受限資金17.06億元,不受限資金0.41億元;
其餘1.92億元集中在香港蘇寧采購有限公司、香港蘇寧易購有限公司(“香港蘇寧采購”、“香港蘇寧易購”,均為公司100%間接持股子公司),主要用於支持香港地區的經營業務開展,其中不受限資金約0.93億元,受限資金約0.99億元。
根據公司編製的2023年度盈利預測情況,公司計算得到公司2023年日常運營資金需求量平均餘額約為37.82億元,基本與2022年12月31日的現金及現金等價物餘額38.67億元匹配。公司積極地通過加強銀企合作、改善經營績效,盤活存量資產等多種方式持續進行運營資金的補充來保障企業的正常運營。
此外,蘇寧易購還針對應收帳款、計提減值等多方麵進行了答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