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證券網市場財經网首页

推动农业“接二连三”

来源:时间:2025-04-22 02:29:30

推動農業“接二連三” | 市委書記抓鄉村振興(2024.08.05-08.11)_南方+_南方plus

本文收錄於專輯


8月5日-8月11日,多地推動農文旅融合發展。推动农业汕頭市聚焦於打造辨識度高、接二连三標識性強的推动农业特色旅遊品牌,梅州市強調規劃先行、接二连三因地製宜,推动农业中山市致力於完善鄉村酒店、接二连三民宿等配套,推动农业茂名市則推動打造“工業+農業+文旅”交匯融合的接二连三精品鎮村。此外,推动农业珠海市要引導更多“新農人”進村入鄉創業,接二连三佛山市提倡積極建言獻策完善城中村治理,推动农业汕尾市堅持以鄉村運營理念發展壯大農村集體經濟,接二连三江門市著力建設全省區域協調發展綜合試驗區,推动农业陽江市將推進縣鎮村綠化美化,接二连三湛江市完善城鄉融合發展體製機製,促進城鄉共同繁榮發展。肇慶市全力推進美麗圩鎮“七個一”建設,清遠市注重健全“五級書記抓信訪”責任體係,揭陽市立足實際積極培育壯大特色產業,雲浮市則強調用好村級集體經營性收入,解決基層群眾急難愁盼問題。

珠海市委書記陳勇:

激勵引導更多“新農人”進村入鄉創業

8月6日下午,市委書記陳勇到鬥門區宣講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精神並督導貫徹落實工作。他指出,要以“小投入”撬動“大變化”,做好農房風貌管控和改造提升,塑造別具風格的特色鄉村風貌,打造行路成蔭、處處皆景的美麗村莊。要激勵引導更多“新農人”進村入鄉創業,更好賦能區鎮村高質量發展。要做深做活“土特產”文章,聚焦精深加工延長農產品產業鏈,推動農業“接二連三”,實現更大增值收益,持續拓寬群眾增收渠道。

汕頭市委書記溫湛濱:

推動農村土地要素有序流轉

8月5日,市委書記溫湛濱深入基層宣講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精神。在潮陽區海門鎮花伴灣·歡樂世界鄉村振興農文旅項目現場,他強調要優化土地管理,在堅持農村土地集體所有、保障農民承包權益前提下,推動農村土地要素有序流轉,為多種形式農業適度規模經營拓展發展空間;要打造辨識度高、標識性強的特色旅遊品牌;要導入更多富民增收項目,引進和培育鄉村經理人進行專業化運營,將發展民宿產業與美麗鄉村建設結合起來。

佛山市委書記鄭軻:

在壯大新型農村集體經濟等方麵積極建言獻策

8月8日,市委書記鄭軻到禪城區參加“更好發揮人大代表作用”主題活動,強調要全力服務中心大局,聚焦實施“百千萬工程”、推動高質量發展,在壯大新型農村集體經濟、豐富居家養老服務供給、建設綠美佛山、完善城中村治理等方麵積極建言獻策,依法開展監督。

梅州市委書記馬正勇:

因地製宜發展農文旅產業

8月9日,市委書記馬正勇到梅縣區鬆口鎮宣講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精神,強調要持續抓好環境綜合整治,實事求是推進“三大革命”“三清三拆三整治”等工作,結合客家元素抓好農房風貌管控提升,注重質量和群眾意願,確保農房風貌提升工作經得起曆史檢驗。要堅持規劃先行,按照小城市的標準,圍繞鬆口古鎮生產、生活、生態,進一步完善規劃設計,因地製宜發展農文旅產業,培育壯大“四上”企業,夯實鎮域經濟根基。

汕尾市委書記逯峰:

推進全域土地綜合整治

8月5日,汕尾市舉行學習貫徹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精神省委宣講團宣講報告會,市委書記逯峰講話。他強調,要圍繞完善城鄉融合發展體製機製,紮實推進“百千萬工程”集成式改革,推動縣城擴容提質,推進新型城鎮化建設和全域土地綜合整治,充分激發縣鎮村高質量發展強勁動能。

堅持鄉村運營理念

8月6日,八屆汕尾市委財經委員會第十次會議暨上半年經濟社會形勢分析會召開。市委書記逯峰主持會議並講話。他強調,要聚力抓好傳統產業和新興產業,打造現代化海洋牧場,大力發展農產品精深加工,著力推動傳統產業創品牌、拓市場。要聚力抓好縣鎮村發展,加力提速推進“百千萬工程”,加快推進以縣城為載體的新型城鎮化,改造盤活老舊工業園區,提升縣城產業承載能力;拓展鎮村產業發展空間,深化全域土地綜合整治;堅持鄉村運營理念,撬動社會資本,發展壯大農村集體經濟,努力實現強村富民。

拓寬農產品銷售渠道

8月8日,市委書記逯峰到海豐縣、紅海灣經濟開發區調研並宣講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精神,強調要高水平做好村莊規劃,因地製宜布局生產、生活、生態空間,拆建並舉重塑鄉村肌理,加快補齊農村公共服務短板,讓美麗鄉村可見可及。要立足鄉村特色優勢資源,聚焦培育鄉村新產業新業態,創新推進青年人才下鄉、培育現代“新農人”等工作,健全利益聯結機製,帶動更多群眾就業。要深入盤活農村資源資產,大力推進全域土地綜合整治、新型農村集體經濟專項改革等,強化龍頭引育,壯大新型經營主體,充分利用互聯網和電商平台,拓寬農產品銷售渠道。

中山市委書記郭文海:

大力發展強村公司

8月5日,中山市委書記郭文海主持召開市“百千萬工程”指揮部工作會議,他指出,要大力推進強鎮興村富民“13388”行動。落好“工改”、治水關鍵一子,加快推動農文旅融合發展,探索推進村組統一核算、統一經營,大力發展強村公司,闖出一條具有中山特色的強鎮興村之路。建立“一對一”聯絡結對機製,深化政村企村結對幫扶,充分發揮資本、技術、人才、市場等方麵優勢,助推鄉村產業興旺發展、生態人居環境明顯改善。

推動農文旅深度融合發展

8月9日,市委書記郭文海到五桂山街道宣講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精神,強調要做好“強、美、治”這篇大文章,大力推進強鎮興村富民“13388”行動,立足資源稟賦和生態優勢,推動農文旅深度融合發展,真正把“美麗資源”變為“美麗經濟”。要做好“土特產”文章,打造特色美食集聚區,完善鄉村酒店、民宿等配套,以文旅產業高質量發展帶動村民增收致富。

江門市委書記陳岸明:

建設全省區域協調發展綜合試驗區

8月6日,江門市委理論學習中心組舉行專題學習會,市委書記陳岸明主持會議並講話。他指出,要紮實推進“百千萬工程”集成式改革,推動鎮域發展提能升級,推進鄉村全麵振興,建設全省區域協調發展綜合試驗區。

陽江市委書記盧一先:

推進縣鎮村綠化美化

8月5日,“綠美陽江、宜居城鄉”人居環境整治提升行動動員部署會召開,市委書記盧一先出席會議並講話。會議強調,要強化風貌管控,徹底整治亂拉掛、亂搭建、亂貼畫,科學做好農房風貌管控,提高城鄉顏值。要加快綠美陽江生態建設,紮實推進“六大行動”,全域創建國家森林城市,推進縣鎮村綠化美化。

湛江市委書記劉紅兵:

完善城鄉融合發展體製機製

8月7日下午,學習貫徹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精神省委宣講團宣講報告會、市委宣講團首場宣講報告會暨全市縣處級主要領導幹部學習貫徹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精神專題研討班開班式舉行。市委書記劉紅兵作宣講主題報告暨開班動員講話,強調要完善城鄉融合發展體製機製,加快推進縣域新型工業化,健全推進新型城鎮化體製機製,持續深化“百千萬工程”集成式改革,全麵推進鄉村振興,促進城鄉共同繁榮發展。

不斷激發全域土地綜合整治的動力活力

8月9日上午,市委書記劉紅兵主持召開市委工作會議,他強調,要堅持問題導向,強化改革統籌,發揮好試點鎮引領示範作用,形成可複製、可推廣的經驗模式,不斷激發全域土地綜合整治和環北廣東工程二期項目建設共建共促的動力活力。

茂名市委書記莊悅群:

打造“工業+農業+文旅”交匯融合的精品鎮村

8月7日下午,茂名市委常委會召開會議,聽取公館鎮典型鎮村規劃建設情況匯報。會議強調,要堅持文化鑄魂,保護利用好牛車街、打鐵街等特色建築街巷資源、文化資源,推動鎮村風貌提升與曆史文化自然融合,打造具有鮮明文化標識、獨具魅力的典型鎮村。要扮靚鎮村“風景線”,注重綠化“微景觀”,在鎮村規劃中導入園林設計理念,布局“口袋公園”,做好“見縫插綠”“留白增綠”和“五邊”“四旁”綠化工作。要著力打造“美食之鄉”“工業+農業+文旅”交匯融合的精品鎮村、活力鎮村。

肇慶市委書記張愛軍:

紮實推進美麗圩鎮“七個一”建設

8月5日,市委書記張愛軍到德慶縣調研並宣講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精神。他強調要大力推進以縣城為重要載體的新型城鎮化,以典型鎮村建設為牽引,紮實推進美麗圩鎮“七個一”建設,加強農村環境整治和風貌提升,加快推動各項工作見行見效,在更高水平上促進城鄉融合發展。

清遠市委書記殷昭舉:

健全“五級書記抓信訪”責任體係

日前,市委書記殷昭舉到清城區調研基層治理工作情況,並進村入戶開展接訪活動,強調要落實好領導幹部接訪下訪製度,及時把矛盾化解在早、化解在小、化解在基層。要加強黨對信訪工作的全麵領導,健全“五級書記抓信訪”責任體係。

揭陽市委書記王勝:

積極抓好業態植入

近日,揭陽市委理論學習中心組舉行專題學習會,市委書記王勝主持會議並作總結講話。他強調,要學習好運用好“千萬工程”的係統觀念。堅持“風貌服從功能、好看服從好用”,聚焦“5+1”重點任務,抓好垃圾處理、汙水處理、秩序整治、風貌提升和綠美揭陽生態建設等工作,立足實際培育壯大特色產業,積極抓好業態植入,努力增強縣鎮村內生動力和造血功能。

雲浮市委書記盧榮春:

用好村級集體經營性收入

8月7日,市委書記盧榮春到雲城區宣講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精神,並調研督導“百千萬工程”落實情況,強調要全麵提高城鄉規劃、建設、治理融合水平,促進城鄉共同繁榮發展。要緊扣推進“百千萬工程”、綠美雲浮生態建設、發展新型農村集體經濟等中心工作,結合本地實際,用好村級集體經營性收入,有力解決基層群眾急難愁盼問題。

突出城鎮與農村生活汙水治理協同推進

8月8日,市委書記盧榮春率隊到羅定市宣講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精神,強調要突出城鎮與農村生活汙水治理協同推進,全麵摸清情況,找準具體問題,加強源頭治理、對症整改。要壓實整改責任,結合推進“百千萬工程”,實行領導幹部分片包幹機製,深入基層一線加強調研指導。

整理:南方農村報記者 楊雪

版權聲明:未經許可禁止以任何形式轉載
編輯 方壯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