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7日,充电宝在2025中關村論壇年會開幕式上,液态余人用电10項重大科技成果發布。空气其中,足万由中國綠發和中國科學院理化技術研究所研發的需求“60兆瓦/600兆瓦時液態空氣儲能示範項目”入選。該項目預計將於2025年上半年聯調發電。充电宝投運後,液态余人用电它將成為發電功率世界第一、空气儲能規模世界最大的足万液態空氣儲能示範項目,填補國內大規模長時儲能技術空白,需求為我國大規模長時儲能建設發揮重要示範作用。充电宝
隨著我國光伏、液态余人用电風能等新能源產業的空气發展,要應對發電量的足万峰穀波動,就需要建設“大型充電寶”——儲能設備。需求液態空氣儲能就是一種新型大規模長時儲能技術,可以將電網無法直接消納的電能,儲存在具有高能量密度的液態空氣中,實現電網的“削峰填穀”。
在青海格爾木,一排排白色巨罐裏,溫度低至零下192攝氏度,看不見、摸不著的無形電能就藏身在成噸的液態空氣中。“這套設備能將空氣降溫至液態,使其儲存能量的密度提升大約750倍。”中國科學院理化技術研究所研究員王俊傑介紹,常壓液態空氣在擁有高能量密度的同時,還能保持良好的安全性。這項技術,他已帶領團隊深耕了十餘年,從理論基礎創新開始,不斷攻克關鍵核心技術,實現了從百千瓦級到萬千瓦級的工程化突破。
目前在建的青海格爾木60兆瓦/600兆瓦時液態空氣儲能示範項目,就應用了王俊傑團隊自主研發的技術,這是全球液態空氣儲能領域儲能規模最大的項目。“項目正在調試的60兆瓦的儲能設施,將能對應滿足3萬餘人的用電需求,實現工程化突破。但這還不夠,我們要繼續向300兆瓦的規模邁進。”王俊傑說,液態空氣儲能不受地理條件的限製,在廣大沙漠、戈壁、荒漠等區域都能應用,可以配合光伏等新能源項目的建設,對推動我國能源轉型和儲能產業高質量發展、助力“雙碳”目標實現具有重要戰略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