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渡碼頭風光好,古村花香醉人心。做实章走進百年古村——韶關市始興縣城南鎮周前村,典型映入眼簾的村绿是整潔幹淨的村道,一排排古村落錯落有致,美文房前屋後,三个坚持綠樹繁花交相輝映。韶关市周
最引人注目的前村是“網紅”打卡點——古渡碼頭,碼頭旁碧水蕩漾、做实章周邊樹木蒼翠,典型一條棧道蜿蜒曲折地穿梭在清化河上,村绿構成一幅綠美鄉村的美文“高顏值”畫卷。
周前村入選省“百千萬工程”首批典型村,三个坚持自2023年以來,周前村牢固樹立和踐行“兩山”理念,堅持黨建引領,堅持管綠守綠,堅持借“綠”發力,做實“百千萬工程”典型村“綠美”文章,擘畫“古綠”融合發展,打造“綠美周前”。
周前古村
黨建引領
全員參與共建綠美家園
全村累計新增種植桂花、櫻花、樟樹、桃樹等1800餘株,建成“先鋒林”“青年林”“水利林”等主題林各1片,村莊公園、綠美籃球場各1個。種植三角梅2500餘株,滿天星3500餘平方米……這是周前村最新的“綠色”成績單。
堅持黨建引領,凝聚黨群合力。周前村先後召開支委會、黨員大會、村民代表大會、鄉賢座談會等會議9次,籌集各方資金超過130萬元,廣泛聽取了群眾意見建議,研究製定出村莊綠化規劃,並將綠美鄉村建設納入村規民約。
周前村黨員先鋒林
據了解,周前村還與包點單位黨支部、鎮機關黨支部開展黨建共建,組織200餘名黨員開展入戶宣傳,示範帶動1400餘名村民參與植綠,由“一處綠”變成“一片美”,成功打造綠美鄉村示範點。
堅持管綠守綠,共建綠美家園。周前村黨支部按鄉村綠化“十個一”工作指引要求,全麵摸清村莊“四旁”“五邊”等適合綠化的區域,明確“在哪裏種樹”“種什麽樹”“種多少樹”,對種植地點、樹種類型、數量需求等進行登記造冊。
實行“網格化+綠化美化”管理,設立6個責任網格,由200餘名鎮、村、組黨員幹部包保聯係全村502戶1906人參與綠美鄉村愛護管護,每名黨員至少管養一棵樹,定期開展補水、樹木養護、園藝修枝、病蟲害防治等工作,推動“組組有幹部、組組有行動、組組見成效”。
與此同時,周前村持續開展人居環境集中整治160餘次,清運整治垃圾150餘噸,整治亂搭亂建30餘處,實現人居環境大變樣、群眾精神麵貌大提升。每季度組織“組與組”“戶與戶”之間開展“綠美庭院”大評比活動,已選出美麗庭院15戶、衛生庭院7戶。
周前村生態小公園鳥瞰圖
借“綠”發力
綠色顏值也是金色產值
作為遠近聞名的古村落,周前村文旅資源豐富,擁有古塔、古戲台、古騎樓、古當鋪和古榕樹等古遺址。2019年入選省第六批古村落、第五批中國傳統村落名錄。
在“綠色顏值”中挖掘“金色產值”。目前,周前藝術公社項目已建成並投入使用,院內錯落分布的古樹與建築相映成趣,成為鄉土建築的典範,吸引著各地遊客紛至遝來,年產值預計可達200多萬元。
周前藝術公社
以此為契機,周前村先後投入1500萬餘元,將原周前小學進行活化利用,發展鄉村非遺保護和文旅產業,打造鄉村圖書館、藝術展廳、手工工作坊等項目,並融入民宿、餐飲等鄉村生活新業態,營造當下鄉村的“文化生活樣態”。
在湖芳村小組,原本的路邊閑置地化身花果飄香的果園,園內栽種楊梅、柑橘3000餘株,樹下養殖珍珠雞1200多隻,預計可帶動村民年增收3000元,增加村集體收入4萬餘元。
此外,利用“韶關一日遊”網紅打卡景點優勢,引導村民發展“庭院經濟”,實現增收致富,如竹林小語民宿,開業第一年營收超100萬元。
堅持借“綠”發力,發展綠色經濟。周前村著眼推動農文旅融合發展,探索實行“黨支部+合作社+公司+農戶”的發展模式,在黨支部的引領下,合作社、公司、農戶三方共同參與,實現共融共贏。
撰文:張植宏
通訊員:韶關市農業農村局
來源:南方農村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