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於MOD12Q1 土地覆蓋分類數據,大气的响本文選擇國際地圈生物圈計劃( IGBP) 全球植被分類方案,颗粒數據處理主要包括投影轉換和土地利用類型合並。物污文中參照中國土地資源分類係統對 IGBP 分類體係進行類別合並( 表 4) ,染对最終分為水體、土地林地、覆盖草地、变化耕地、大气的响城市用地及未利用地 6 類,颗粒以此提取林地信息。物污MOD09A1 地表反射率數據的染对處理主要為去雲處理,文中對每年獲取的土地 4 景 MOD09A1 數據利用最小值合成法合成一幅無雲影像,計算歸一化建築指數( NDBI) [31],覆盖突出影像中的变化城市用地信息; 城市信息提取,文中考慮到城市用地麵積相對較小,大气的响具有整體集中、局部分散的特點,分布散落的城市在遙感影像中受周圍地物的影響較大,在分類過程中容易出現錯分現象,導致分類精度較低。因此,為保證城市用地的提取精度,本文采用遙感目視解譯與參考研究區 NDBI、高分辨率遙感影像等輔助數據相結合的手段提取城市用地信息。NDBI 的計算公式如下所示:
式中,RSWIR和 RNIR表示短波紅外和近紅外波段的光譜反射率,分別對應 MOD09A1 數據的第 6 和第 2 波段。
土地分類結果更新,文中將遙感目視解譯提取的城市用地替代 MOD12Q1 中的城市用地,同時更新分類結果,得到山東省 3 個典型城市 2001—2010 年土地利用分類圖( 圖 3) ,由圖 3 可以看出,3 個城市主要以耕地為主,所占麵積達到 80% 以上,分布較為穩定; 水體、草地、未利用地所占麵積較小,年際變化不明顯,而林地與城市用地的變化相對較為明顯; 信息統計,文中分別統計青島、濟南、淄博 10 年間林地和城市用地的麵積,進行百分比統計,表 5 為統計結果。
聲明:參考《生態學報》第30卷16期,如涉版權請聯係刪除
相關鏈接:土地覆蓋,植被,林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