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证券网市场财经网首页

大力推进生态循环农业发展(一)

来源:时间:2025-04-21 21:15:11

啟東市自古土地沃腴,大力物產豐饒。推进近年來,生态啟東市狠抓農產品質量,循环以“綠色、农业優質、发展特色、大力品牌”發展理念,推进助推農業高質量發展。生态通過優化主導特色產業,循环緊緊圍繞“一控兩減三基本”目標,农业以項目建設為抓手,发展深入實施高效生態發展戰略,大力轉變種植業生產方式,推进大力發展生態循環農業,生态積極推進農業綠色健康發展。

發展現狀

生態綜合種養模式趨於成熟。一是建設綜合種養示範基地。高度重視稻漁綜合種養產業的發展,著力加大稻漁綜合種養的扶持力度,積極開展稻漁綜合種養試點。2019年,根據《稻漁綜合種養技術規範通則》中的指標和要求(溝坑占比不超過總種養麵積的10%的要求),在啟東市呂四港鎮建設了“稻漁共生”示範基地,示範麵積為220畝,選用南粳46、5055等優質食味水稻品種,推廣“稻魚、稻蝦、稻蟹”等綜合種養模式,示範應用微生物菌肥,推廣應用商品有機肥,不使用化學農藥,實施綠色防控等配套關鍵技術,形成了稻漁互利共生的生態係統,實現“以漁促稻、提質增效、生態環保、保漁增收”的發展目標。二是建成綠色防控示範區。分別在蔬菜、大豆、小麥等產業上建設綠色防控示範區,示範麵積達3萬多畝。通過示範區建設深入推廣測土配方施肥,增施有機肥;大力推進專業化統防統治,應用綠色防控產品和技術,確保化肥、農藥使用減量,降低了農藥殘留,提高農產品質量、品質,增強農產品的市場競爭力。

秸稈綜合利用成效穩步提升。借助中央農作物秸稈綜合利用試點項目平台,結合當地秸稈綜合利用工作實際,按照秸稈綜合利用“1+X”的模式,大力推廣秸稈機械化還田、加工成飼料等多種利用形式,使秸稈資源化逐級利用、汙染物排放量逐年減少,變廢為寶,初步解決了秸稈任意丟棄、焚燒帶來的環境汙染和資源浪費等問題,節約了其他能源,同時獲得了清潔能源、有機和生物基料,實現經濟、環境及社會效益相統一,達到農業節本增效的目的。據統計,啟東市現有秸稈綜合利用企業33家,其中可以利用油菜秸稈的企業10家,收儲量達3000多噸,帶動秸稈收儲和利用的社會化服務組織34個。2019年全市產生秸稈可收集總量為42.64萬噸,秸稈利用量為40.27萬噸,秸稈綜合利用率達94%以上,2019年夏季三麥秸稈還田麵積達14.24萬畝、秸稈機械化還田率達到81.22%;秋季水稻秸稈還田麵積7萬畝左右、秸稈機械化還田率達83%左右。

農業廢棄物資源化利用全麵推進。一是畜禽廢棄物資源化利用。全市畜禽廢棄物資源化利用主要推行“散戶-田間蓄糞池、規模養殖主體-糞汙綜合利用中心、養殖場-沼氣發電”等三種模式。據統計,2019年全市養殖場畜禽糞汙產生量為46.85萬噸,畜禽資源化利用量為44萬噸,畜禽糞便綜合利用率高達93.92%。二是沼氣治理工程建設。全市累計已建成沼氣工程91處,目前正常運轉的有70處,所產沼氣主要用於發電、鍋爐取暖、廚房炊事等;所產沼渣用於生產有機肥或直接還田,提升土壤肥力;所產沼液澆灌周邊農田,對農作物、蔬菜、苗木等起到提質、增產、抗病的效果,同時可減少農藥、化肥的用量,探索出一套多元化農業生產循環模式。三是田間廢棄物綜合利用。主要通過農膜回收、農藥廢棄包裝回收等方式,有效減少田間汙染,淨化耕地土壤,改良農村生態環境。據統計,啟東市年農膜使用總量為1520噸左右,廢舊農膜回收率達到76%、殘膜拾淨率達到85%以上;農藥廢棄包裝回收,2019年全市按照“誰生產誰負責、誰銷售誰回收、誰使用誰交回”的原則,開展農藥包裝廢棄物收集處置試點,通過近一年的試行,初步取得成效,逐步轉變了農戶隨便丟棄農藥廢棄包裝物的習慣。

聲明:本文所用圖片、文字來源於《生態環境》,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與本網聯係。

相關鏈接:優質農藥生物抗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