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 流動相比例和梯度洗脫
實驗考查了流動相比例和梯度洗脫對五種添加劑分離效果的高效影響。實驗選取了四種流動相方式,液相乙酸分別是色谱时测赛蜜酸山甲醇 - 乙酸銨溶液比例為:(1)15∶85( 圖 6);(2)10∶90( 圖 7);(3)5∶95( 圖 9、10);(4)梯度洗脫:0 ~ 3min:20∶80;3 ~5min :50∶50 ;5 ~ 15min :80∶20 ;15 ~20min:5∶95(圖 8)
實驗結果表明:在流動相甲醇 - 乙酸銨比例為 15∶85 和 10∶90時,法同五種添加劑組分出峰隻有四個(見圖 6 ~ 7),定川豆瓣糖精鈉和脫氫乙酸峰混在一起無法分離;選擇梯度洗脫體係時五種添加劑可以完全出峰,中安但是苯甲苯甲酸、山梨酸、梨酸脫氫乙酸的糖精脱氢保留時間間隔太短,不能完全分離開來(圖8);而在選擇流動相甲醇 - 乙酸銨比例為 5∶95時,钠及五種添加劑組分可以完全完整的高效分開(見圖9 ~ 10)
2.4 流動相流速的選擇
流動相的流速主要影響溶質與固定相和流動相的相互作用,從而改變待測組分的液相乙酸保留時間及各組分之間的分離度。流速過快,色谱时测赛蜜酸山可能導致色譜柱壓升高,法同係統壓力過高導致漏液;流速過慢則會延長待測物的定川豆瓣保留時間,引起色譜峰拖尾,所以在實驗過程中要選擇合適的流速。實驗結果表明:當流動相流速為 1.0mL/min 時,五種添加劑雖然出峰良好,但山梨酸和糖精鈉的保留時間比較接近,可能導致積分誤差;而當流速為 0.9mL/min時,五種添加劑可以完全分離,各組分出峰效果較好,出峰順序分別為:安賽蜜、苯甲酸、山梨酸、糖精鈉、脫氫乙酸(見圖 9 ~ 10);綜上所述,實驗選擇檢測波長為 230nm,流動相體係為甲醇 - 乙酸銨,流動相比例為 5∶95,流速為 0.9mL/min,進行下一步實驗。
聲明:本文所用圖片、文字來源於《食品與生物技術學報》,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與本網聯係。
相關鏈接:添加劑,苯甲酸,乙酸銨,山梨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