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9日,项绿2024雙碳雙控綠色生產力大會在北京和天津兩地召開,色低术获18項綠色低碳技術獲得推薦。碳技推荐中國工程院院士杜祥琬在會上表示,项绿為保障“雙碳”目標的色低术获實現,必須充分發揮科技創新的碳技推荐支撐和引領作用,加快在能源、项绿工業、色低术获交通等主要領域的碳技推荐核心技術攻關。
據介紹,项绿18項技術涉及能源、色低术获工業、碳技推荐農業等領域,项绿是色低术获經多輪優選,最後由院士專家審定的碳技推荐。這些技術包括鐵精礦低溫浮選技術、石油化工儲罐油氣回收技術、緩釋腐殖酸複合肥生產技術、使用中低碳煤矸石生產生物土壤改良劑技術、農村汙水處理高效低碳無臭技術、有機垃圾分布式處置幹式厭氧發酵技術、“五位一體”智能監測與應急救援多功能無人船係統等。
加快綠色低碳技術的落地,可實現“健康”和“減排”的雙贏。“比如膜技術是世界範圍內公認的高端水製備技術之一,開發基於膜技術的飲用水深度處理新工藝,是破解健康水製備難題的關鍵動力。”中國工程院院士侯立安說,目前,他帶領的團隊研發了納濾飲用水淨化等膜法健康水製備技術,並實現膜的再生和再利用。在膜技術基礎上,團隊結合大數據綜合利用,開發前瞻性“智慧水廠”,可實現水廠工藝靈活化、管理智能化、水質多級化等目標。
中國環境科學研究院減汙降碳協同創新中心副主任李豔萍說,要落實“雙碳”目標,綠色低碳技術研發和推廣的需求大、任務重,“雙碳”技術推廣、投融資機製等正在不斷創新。
為探索綠色低碳技術的研發和推廣,在會上,中國生產力促進中心協會和中新天津生態城管委會簽訂框架合作協議。雙方將共同推動3項獲推薦綠色技術在生態城先行先試;推出“核心技術新,實踐驗證優,投入獲大利,技術導向綠”為主旨的綠色評價體係,對新技術在推動低碳發展、成本回收等方麵的效益進行評估;推動設立綠色生產力專項發展基金,發揮基金產業導向和招商引資促進作用,吸引綠色低碳領域技術研發、生產製造等項目在生態城落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