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判學齡人口變化趨勢、統籌縣鎮村學校師資配備、大代改善鎮村學校辦學條件等是表梁優化縣鎮村教育資源配置的重要舉措,也是凤珍難點所在。”1月16日下午,推动省人大代表、优质雲浮市新興縣教師發展中心教研員梁鳳珍在廣東省十四屆人大三次會議第二場“代表通道”上接受記者采訪,教育就改善城鄉學校布局、资源師資配備、向农校倾斜辦學條件等方麵提出建議。村学
省人大代表、省人雲浮市新興縣教師發展中心教研員梁鳳珍在廣東省十四屆人大三次會議第二場“代表通道”上接受記者采訪。大代
“鄉村弱、表梁城鎮擠”是凤珍基礎教育麵臨的“老大難”問題。從事基礎教育教學工作33年來,推动梁鳳珍長期關注教育優質均衡發展。在當選為省人大代表以後,她經常深入走訪調研、積極建言獻策,努力為推動基礎教育發展出一份力。在實地調研走訪過程中,她發現太平鎮中心小學等一批鄉鎮學校文化素質水平監測數據不錯,但是在各類文體展示活動中表現較為一般。
在2024年省十四屆人大二次會議期間,梁鳳珍建議有關部門加強鄉鎮學校教育資源配置。該建議得到教育部門的高度重視,他們派出優秀體育藝術骨幹教師、年級組長到太平鎮中心小學支教交流,借助名師工作室平台培養學校年輕教師,幫助學校建立有效的教學管理、教育評價製度,推動基礎教育優質資源均衡分布。
“去年下半年,我與部分市、縣、鎮人大代表多次到太平鎮中心小學調研,親眼目睹、親身感受到學校的變化和發展,比如教師的業務水平得到了較大的提升,舉辦了第一屆體藝節、第一屆課間操比賽,並在市縣舉行的各類體育藝術活動競賽中取得了優異的成績。這樣的實例讓我覺得十分振奮,也對縣域基礎教育的發展前景充滿信心。”梁鳳珍表示。
參加今年省兩會,梁鳳珍依舊十分關注縣鎮村教育資源配置問題。她指出,研判學齡人口變化趨勢、統籌縣鎮村學校師資配備、改善鎮村學校辦學條件等是優化縣鎮村教育資源配置的重要舉措,也是難點所在。
要克服這一難點,梁鳳珍建議要做到堅持“五育並舉”,深化新時代教育評價改革,促進學生“德智體美勞”全麵發展;堅持信息化賦能,及時更新和補充教育信息化設備,實現優質教育資源共享;堅持城鄉一體化教研,大力開展“名優教師送教下鄉”活動,推動優質教育資源向農村學校傾斜,提高農村教師專業水平;堅持推進集團化辦學,建立健全教育集團內部管理互通、師資互派、資源共享、教師考評等機製,以強帶弱促進城鄉教育優質均衡發展。
采寫:南方農村報記者 林伊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