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证券网市场财经网首页

清远连州“农旅哥”陈木友: 发展农文旅产业,以歌为媒唱响“水路田”

来源:时间:2025-04-21 08:30:29

清遠連州“農旅哥”陳木友: 發展農文旅產業,农旅哥以歌為媒唱響“水路田”_南方+_南方plus

“又見又見水路田,永遠永遠的响水情緣(清遠),看你一眼醉香甜,农旅哥人間仙境美無限......”一曲村歌,清远喚起鄉愁,连州路田凝聚民心。陈木产业這首清遠市連州市龍坪鎮水路田村村民陳木友創作的展农“村歌”《水路田》,激起無數青年回鄉創業的文旅熱情,成了水路田村一張“有聲名片”。媒唱

陳木友因此也被鄉親們親切地稱作“農旅哥”。

陳木友書寫的何止一首歌,《水路田》背後,是他十數載深耕鄉村振興一線書寫的責任與擔當。為把家鄉建設成美麗鄉村,陳木友紮根故裏,整合資源,創新農文旅產業,以“歌”為媒,在帶領水路田村鄉親們走向共同富裕的道路上,架起了家鄉與遠方遊子的連心橋。

陳木友因此也被鄉親們親切地稱作“農旅哥”。

(清遠“農旅哥”陳木友:我為家鄉唱首歌,時長共2分25秒)

投身鄉建,為家鄉找回“天然麗質”

陳木友1993年參加工作,先後在外地從事過基層電工、技術骨幹、管理人員等崗位。但由於從小在農村長大,陳木友對“三農”事業有著割舍不斷的情懷,對於農業有著熱切的理想追求。於是自2013年起,陳木友踏上返鄉創業征程。

返鄉當年,陳木友就被村民選為村民理事會理事,製定“水路田村村規民約”,積極推動“新農村”建設。他主動承接連州大圍至羅逕村鄉道硬底化項目,解決了水路田村、水井頭村和羅逕村三個村的“出行難”;鼓勵村民積極參與“三清三拆”、汙水處理係統新建,籌集資金打造村門樓、小公園、文化室、球場等基礎設施,一改往日“髒、亂、差”麵貌。

陳木友(右二)與村民交流。

“村子要發展,必須要靠產業,沒有產業依托,鄉村振興就是無水之源。”為帶領村民共同致富,陳木友租下鬆柏村委會大圍、水路田、水井頭等村小組村民撂荒地50多畝,大圍、羅逕村山地200多畝,種植鷹嘴桃、水晶梨、茶葉、冬棗和楊梅100多畝,與水路田、羅逕的村民聯合成立連州市桃園生態種養專業合作社,建設桃園山莊民宿,帶動50多農戶參與到合作社,村民每人每年增收2000元。

陳木友還利用水路田“山清水秀”的自然環境,比鄰大東山溫泉度假景區和交通便利的區位優勢,發展“農文旅”產業,帶領村民成立連州市水路田種養專業合作社,種植100畝紅花紫薇。每逢盛夏,紫薇花對荷花塘,別致的鄉村夏日風景遠近聞名,昔日貧窮落後的小村莊逐漸亮出麗質,一幅嶄新的鄉村新畫卷徐徐展開。

紫薇花海。

歌唱家鄉,把家鄉推介到大灣區

“我們的村子、民宿建得那麽漂亮,但怎麽讓外地遊客知道水路田村?”這是彼時陳木友和村民們麵臨的一個“靈魂拷問”。“應該怎麽把鄉村產業利用起來,把閑置資源去庫存?作為鄉村振興帶頭人,鄉親群眾都看著我。”陳木友回憶,當時很多遊客來水路田村也都說,水路田很漂亮,但確實沒有宣傳出去。

水路田村。

陳木友也在思考,如何吸引更多年輕人關注“三農”,讓遊子回鄉共同推動家鄉建設?“我覺得需要通過某種方式傳達家鄉情懷,並且讓年輕人知道家鄉現在很好,他們才願意回來。”陳木友表示,那時的他苦苦思索,但始終沒有找到好的辦法。

機緣巧合下,陳木友遇到了清遠音樂人周祥,兩人懷著相同的理想,在深入溝通後一拍即合,合作推出歌曲《水路田》——陳木友作詞、周祥作曲,兩人合唱,於2022年6月全網發布。歌詞樸實無華,卻飽含深情。“人們都喜歡音樂,這是一種很好的傳播家鄉的方式。但我畢竟是業餘選手,通過和周祥老師合作,讓《水路田》這首歌既接了地氣,又不失專業性。”陳木友表示,做農旅就應該接地氣,讓老百姓也能唱。

村裏隨處可見的《水路田》的宣傳海報。

2023年,陳木友推出了《水路田》粵語版,積極參加廣東鄉村歌手大賽、“美麗清遠”2023年清遠市原創歌曲大賽、清遠市第八屆村歌嘹亮大賽等,站在更大的平台上,把水路田的鄉村文化和農副產品推出去,把粵港澳大灣區的人流、人才引進來,為鄉村振興開創文化振興之路。

碩果累累,走好農旅發展道路

幾年間,《水路田》被越來越多人傳唱。陳木友憑借這首歌在去年受到央視采訪,還成了2023年廣東鄉村歌手大賽十大歌手,水路田村的熱度也隨之高漲。

陳木友登上央視。

大批遊客來到水路田村參觀遊玩、購買農產品,年人流量達10萬人次,帶動農旅收入達200萬元。同時,也有不少年輕人返鄉創業,加入水路田村鄉村振興事業中來。據介紹,2023水路田村年集體收入達21萬元。

水路田村農產品貼有《水路田》歌曲海報。

今年,廣東鄉村歌手大賽清遠賽區總決賽選擇落地水路田村舉辦,清遠賽區冠軍選手肖龍章在第一輪演唱的曲目正是《水路田》。現任清遠市鄉村振興協會副會長、連州市人大代表的陳木友表示,“希望讓更多的人聽到鄉村的聲音,看到鄉村的生活,為我們的連州文化、為我們的清遠農旅貢獻自己的價值和力量。”

“紫薇花開又一年,今天家鄉正改變,新的時代開新篇,齊心一起努力去,振興鄉村水路田......”如今,水路田村開始連年舉辦同唱一首歌“水路田”亮聲大賽、《水路田》音樂節、鄉村“春晚”等文化活動,村裏人人都會唱、愛唱這首歌,無疑,《水路田》已經成為了水路田村人奮進的一麵“旗幟”。

2024年廣東鄉村歌手大賽清遠賽區總決賽在水路田村舉辦。

“現在我正在申請成立水路田村文聯和藝術團,希望通過文藝賦能進一步打響水路田的農文旅品牌,帶領更多鄉親增收致富。”陳木友堅定地說道,接下來他將以文化振興為主線,與全體村民一起講好“三農”故事,共同唱響鄉村振興,為推動“百千萬工程”走深走實貢獻力量。

撰文:曹童童

來源:南方農村報

編輯 陳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