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尾菜作為一種民間草藥,主要有祛風活絡、菜化舒筋止痛之功效,学成是分药土家族醫生用來治療癱瘓、風濕關節炎、理作筋骨疼痛等症的用研主藥。《湖北中草藥誌》中所載“大伸筋”僅來源於牛尾菜1種,究进而據考證土家族在實際臨床應用中將牛尾菜及其兩種變種一同入藥,牛尾當前國內未見有尖葉牛尾菜做藥用的菜化記載。現代藥理學研究表明,学成牛尾菜提取物及其中多種單體化合物具有抗炎、分药鎮痛,理作抗腫瘤,用研抗糖尿病,究进抗氧化及抗高尿酸血症等作用。牛尾
CHEN等研究表明,牛尾菜乙醇提取物的幾組不同劑量組可顯著抑製大鼠佐劑性關節炎的繼發性炎症,明顯降低血清中白細胞介素-6、白細胞介素-1β和腫瘤壞死因子-α含量,對醋酸扭體模型小鼠的疼痛反應亦有明顯抑製作用;不同劑量組均可顯著抑製福爾馬林模型大鼠疼痛反應。故牛尾菜乙醇提取物具有顯著的抗炎和鎮痛作用,可用於治療類風濕性關節炎。
LI Y采用MTT法測定牛尾菜根莖提取物及其所分離的部分化合物對小鼠黑色素瘤細胞B16和乳腺癌細胞MCF-7的體外抗腫瘤活性。結果表明牛尾菜總提取物對小鼠黑色素瘤細胞B16抑製效果明顯,這證明牛尾菜總提取部分具有抗小鼠黑色素瘤細胞的生物活性。所有的牛尾菜提取物在高濃度時對乳腺癌細胞MCF-7的增殖均具有有效抑製作用。據此可知牛尾菜應具有良好的抗乳腺癌活性。
CHEN W通過Transwell chemotaxis法在非細胞毒劑量下研究從牛尾菜中分離所得到的化合物抑製腫瘤細胞遷移的作用。結果表明,化合物phellinusfuran B(75)、phellinusfurans A(76)和5-羥甲基糠醛(78)可顯著抑製人乳腺癌細胞的遷移,其中5-羥甲基糠醛在濃度0.8 mg·L-1下對人乳腺癌細胞趨化抑製率超過60%,這證明這三種化合物都具有潛在的抗腫瘤轉移作用。
WANG等亦有研究證明,從牛尾菜根莖中分離得到的苯丙素苷類化合物smiglaside A(42)對HL-60,SMMC-7721,A-549,MCF-7和SW480均具有很強的細胞毒性。化合物smiglaside B(43)、smilaside P(44)對五種不同組織來源的癌細胞亦具有不同程度的細胞毒性,故其所分離的上述三種苯丙素苷類具有潛在的抗癌活性,且適用麵較廣。
CHEN W研究發現從牛尾菜中分離得到的化合物phellinusfuran B(75)、phellinusfurans A(76)和雞屎藤苷酸(68)具有較強的促進骨骼肌細胞GLUT4的跨膜轉位作用,增強骨骼肌細胞對葡萄糖的利用。其中化合物phellinusfuran B(75)在濃度為20.0μmol/L時促進骨骼肌細胞GLUT4跨膜轉位作用與正常細胞相比要高52%,這證明其具有顯著的體外抗糖尿病活性
CHEN等采用DPPH法對從牛尾菜根莖中分離得到的多種單體化合物的體外抗氧化活性進行研究,研究表明,5-甲氧基--薑酚(29)和對羥基桂皮酸(25)、對羥基桂皮酸甲酯(26)、阿魏酸甲酯(27)及四種有機醛酸(57-60)等含有酚羥基的化合物皆對DPPH自由基具有較強的清除活性;這些化合物中有的酚羥基鄰位存在甲氧基或對位有醛基,羧基或烯酸基團時,會增強其酚羥基的活潑性,同時也會相應增強其對DPPH自由基的清除活性;鄰位有兩個甲氧基取代的化合物3,5-二甲氧基-4-羥基苯甲酸活性最強。
此外,WANG等的研究表明,從牛尾菜根莖中分離得到的苯丙素苷類化合物smiglasideA(42)、smiglaside B(43)和smilaside P(44)也顯示出對DPPH自由基的中度清除活性(分別為IC50 339.58、330.66、314.49μmol·L-1)。
WU等,HOU等通過對由氧嗪酸鉀誘導的高尿酸血症小鼠模型中的血清尿酸水平的檢測。發現牛尾菜總皂苷提取物和從牛尾菜根莖中分離得到的多種甾體皂苷均具有強效的促尿酸排泄的活性。甾體皂苷smilaxchinoside A(23)、smilaxchinoside C(24)、riparoside B(11)和timosaponin J(12)通過減少腎髒中的mURAT1和抑製黃嘌呤氧化酶的作用,顯著促進尿酸排泄,減少高尿酸血症引起的腎功能障礙。
此外,其研究表明與單獨使用別嘌呤醇相比,別嘌呤醇和牛尾菜總皂苷聯合應用可顯著降低血尿酸水平,提高尿尿酸水平(均為P<0.05),從而使血清和尿液尿酸濃度正常化,故與牛尾菜總皂苷聯合用藥可提高別嘌呤醇的抗高尿酸血症作用。而甾體皂苷Pallidifloside D(7)除可以通過降低腎髒mURAT1和GLUT9而具有強效的促尿酸排泄作用外,與別嘌呤醇聯合使用具有與牛尾菜總皂苷相同的作用。這證明牛尾菜中的甾體皂苷在治療高尿酸血症和由高尿酸血症引起的痛風及其他疾病中具有良好的臨床效用。
綜上所述,牛尾菜具有多種化學成分,如甾體皂苷類、黃酮及其苷類、苯丙素類、萜類、木脂素類及其他多種類型的化合物,且這些化學成分具有抗炎、鎮痛、抗腫瘤、抗糖尿病、抗氧化及抗高尿酸血症等多種藥理活性,所以牛尾菜是一種具有廣闊研究前景和應用價值的藥食同源植物。當前國內外對牛尾菜研究相對較少,其中仍有許多新的具有良好活性的化合物未被發現,這就需要我們以活性為導向對其化學成分進行深入的探索,為牛尾菜進一步的研究和開發奠定基礎。
聲明:本文所用圖片、文字來源《沈陽藥科大學學報》,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與本網聯係刪除。
相關鏈接:牛尾菜,黑色素,氧嗪酸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