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證券網市場財經网首页

常见霉菌鉴定(十一)

来源:时间:2025-04-28 20:07:30

(八)交鏈孢黴屬(Alternaria)

常見的霉菌腐生菌,也是鉴定某些穀物種子的寄生菌。如在新鮮小麥粒上非常多見。霉菌

菌落絨狀或帶絮狀,鉴定擴展很快。霉菌呈暗綠色、鉴定橄欖綠色後變褐色至黑色。霉菌背麵黑色。鉴定分生孢子梗有隔,霉菌較短,鉴定分枝或不分枝,霉菌褐綠或黑色。鉴定分子孢子倒棒狀,霉菌具壁磚狀分隔,鉴定頂端有短而明顯的霉菌喙。

該菌能產生交鏈孢醇等7種代謝產物,對細胞有毒性

(九)擬青黴屬(Paecilomyces)

腐生,常分自腐朽植物,有時汙染水果製品、飲料。

菌落白色,淡粉紅色,紫丁香色,黃褐色或髒灰色,從無真正綠色。菌落絮狀,氈狀或索狀。反麵無色。單個小梗或複雜的輪狀分枝,小梗具特色,基部膨大,上部逐漸變尖,常偏離主軸而彎曲。分生孢子卵形,長橢圓形,圓柱形,光滑或粗糙。常產生巨孢子。

此屬的完全階段是絲衣黴屬,能產生毒素。有個別的種能產生青黴酸

(十)毛黴屬(Mucpr)

在自然界分布很廣,常用於發酵工業。並引起水分高的糧食及食品的黴爛。

菌落蔓延生長,生長迅速,形成白色-灰褐色絮狀菌落。菌絲粗,無隔,無匍匐菌絲和假根。孢囊梗單生或分枝,孢子囊頂生於梗,褐色,球形,有囊軸,無囊托,孢囊孢子球形,橢圓形,單胞,無色,光滑。

(十一)根黴屬(Rhizopus)

廣泛應用於發酵工業,在潮濕的糧食及食品上能迅速蔓延生長,引起糧食及食品的黴爛。

菌落生長迅速,棉絮狀,初為灰白色,後為灰黑色,其上密布肉眼可見的黑色小點。

營養菌絲體不分隔,產生匍匐菌絲和假根。與假根相對生出孢囊梗,成簇或單生,孢子囊頂生於孢囊梗,褐黑色,有囊托和囊軸。孢囊孢子球形、卵形或不規律,單胞,有的有條紋,無色或淺褐色。

(十二)彎孢黴屬(Curvularia)

常分布於土壤中,寄生於禾本科植物並引起根腐爛。

菌落棉絮狀,暗灰綠色,蔓延生長,背麵暗綠色。分生孢子梗分隔,不分枝,近褐色。分生孢子形態特異,有3或4隔,中間細胞之一顯著的較兩端細胞大,色也較深。孢子褐色,輪狀或螺旋狀排列。

(十三) 節菱質孢黴屬(Arthrinium)

在馬鈴薯-葡萄糖瓊脂培養基上,菌落生長蔓延,5~6d直徑達9cm,白色或略帶黃色絮狀,背麵(基質菌絲)微黃至深褐。有的菌落中間呈褐色,背麵黑褐色,有的菌落帶粉紅色,有的菌絲較稀疏,並具有大量黑色孢子團。分生孢子梗從母細胞垂直於菌絲而生出,分生孢子頂生或側生。孢子褐色,光滑。雙凸鏡形、正麵直徑6.8~13.3μm,側麵厚度4.O~10.0μm,有的菌株具有臘腸形孢子,褐色、光滑、大小為10.6~14.7μm×4.O~5.3μm。

在黴變甘蔗上產生三硝基丙酸,引起黴變甘蔗中毒症,是我國主要的黴菌性食物中毒症之一。

(十四)麥角屬(Clavicieps)

麥角一般寄生於禾本科植物的子房內,菌核形成時多露出子房以外,形狀象動物的角故叫麥角。菌絲圓柱形,角狀,稍彎曲,兩端漸尖。外表暗紫色或暗紅棕色,有多數縱槽。幹燥的菌核易折斷粉碎,斷麵略呈三角形。菌核在適宜條件下萌發生成子座。一個菌核可生數個至十數個紅色或灰白色的子座,柄細而彎曲,頭部近圓形,直徑約1~2mm。子囊殼全部埋生於子座內,排列於子座表層,孔口稍露於外。子囊圓柱形,子囊孢子線狀。

麥角是重要的藥用菌,同時也是麥類,尤其是黑麥和禾本科牧草的重要病害,且含毒性。麥角含有有毒的生物堿類,麥角胺、麥角毒堿、麥角新堿等。混於麥類,人、畜誤食可發生中毒,重者可致死亡。

三、培養基及試劑

(一)察氏瓊脂培養基

成分:蔗糖30g,硝酸鈉3g,磷酸氫二鉀lg,硫酸鎂(MgSO4·7H2O)0.5g,氯化鉀0.5g,硫酸亞鐵0.01g,瓊脂20g,蒸餾水1000mL。

製法:將以上各成分在蒸餾水中加溫溶化,過濾,分裝後1210C高壓滅菌20min。

(二)馬鈴薯-葡萄糖瓊脂(PDA)

成分:馬鈴薯300g,葡萄糖20g,瓊脂20g,蒸餾水1000mL。

製法:取去皮馬鈴薯切成小塊,加水1000mL,煮沸10-20min,紗布過濾,加20g瓊脂,20g葡萄糖,再加熱使溶化,最後使其體積為1000mL,分裝後1210C:高壓滅菌20min。

(三)麥芽汁瓊脂培養基

成分:麥芽汁(粉狀)20g,蛋白腖10g,葡萄糖20g,瓊脂20g,蒸餾水1000mL。

製法:將以上成分在蒸餾水中加熱溶解,1210C高壓滅菌15min。

(四)玉米瓊脂培養基

成分:玉米粉60g,瓊脂15-18g,蒸餾水1000mL。

製法:將玉米加入蒸餾水中,攪勻,文火煮沸lh,紗布過濾,加瓊脂後再加熱溶化,補足水分至1000mL,分裝,1210C高壓滅菌20min。

(五)察氏酵母浸汁瓊脂培養基

成分:磷酸氫二鉀lg,察氏濃縮液10mL,酵母浸汁5g,蔗糖30g,瓊脂15g,蒸餾水1000mL。

製法:將以上成分加入蒸餾水中,攪勻,加熱溶解,分裝,1210C高壓滅菌20min。

*察氏濃縮液:

硝酸鈉30g,氯化鉀5g,硫酸鎂(MgS04·7H2O)5g,硫酸亞(FeS04·7H20)0.1g,蒸餾水100mL。

製法:將以上成分用蒸餾水溶化,1210C高壓滅菌20min。

(六)小麥煎汁

成分:小麥15g,氯化鈉9g,鏈黴素適量,水300mL。

製法:取小麥加入300mL水,煮到麥粒發胖,但皮不破,紗布過濾,再加入氯化鈉,分裝小試管,為了避免細菌汙染,在接種時加入適量的鏈黴素。

(七)乳酸苯酚液

成分:苯酚(結晶)10g,乳酸(比重1.21)10mL,甘油20mL,蒸餾水10mL。

製法:將苯酚在蒸餾水中加熱至溶解,然後加入乳酸及甘油即成。

參考資料:食品衛生微生物檢驗標準手冊,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與本網聯係

相關鏈接:寄生菌毒性青黴酸孢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