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證券網市場財經网首页

创先赛道:英德增速9.1%领跑,陆丰赶超海丰丨县域经济观察

来源:时间:2025-04-22 02:17:24

創先賽道:英德增速9.1%領跑,创先察陸豐趕超海豐丨縣域經濟觀察_南方+_南方plus

 編者按 

縣域是高質量發展的主戰場,縣域興則全局興。增速2023年7月,领跑陆丰為推動縣域特色化差異化發展,赶超丨县廣東從頂層設計層麵將全省122個縣級行政區劃分成創先類(30個)、海丰進位類(62個)、济观消薄類(30個)三個賽道,创先察引導支持不同經濟實力、赛道不同發展潛力的英德域经縣域各展所長、各美其美。增速一年來,领跑陆丰122個縣域錨定自己的赶超丨县賽道,靠山唱山歌、海丰靠海念海經,朝著高質量發展目標爭先進位。近期,廣東各縣(市、區)陸續公布了今年上半年經濟發展數據,不同賽道上誰在加速狂飆、誰在失速承壓是各方關注的焦點,即日起,南方農村報特推出“縣域經濟觀察”欄目,敬請垂注。

創先類縣域是“再造一個新廣東”的底氣所在。今年上半年,創先類賽道上,有的縣域突飛猛進,有的則黯然失速——

15個創先類區中,深圳南山區以4495.34億元的GDP穩居第一,廣州南沙區則未破千億,排名墊底。GDP增速上,深圳龍崗區以9.0%的增速領跑,而佛山順德區和南海區、廣州番禺區增速均不足2.0%,增長動力不足。

15個創先類縣(市)中,惠州博羅縣繼續保持GDP總量第一,汕尾陸豐市上半年GDP超越海豐縣;增速上,清遠英德市以9.1%的增速實現領跑,汕尾海豐縣、陽江陽春市和湛江廉江市增速均未超過2.0%。

創先區

南山獨占鼇頭,順德增速僅0.1%

目前,15個創先類區中除廣州市南沙區外其餘14個均已公布上半年經濟發展情況,GDP超過2000億元的共有7個,超過3000億元的僅有深圳南山區和廣州天河區。南山區繼續獨占鼇頭,以4495.34億元的GDP總量和5.0%的實際增速展現出強勁的發展態勢。排名第二和第三的分別是廣州天河區(3176.95億元)和深圳福田區(2742.74億元),GDP實際增速分別為2.6%和4.0%,繼續保持增長。

廣東創先類區2024年上半年GDP及增速等數據情況。

根據廣州市及其餘各區GDP計算可得南沙區今年上半年GDP約987億元,較去年減少約71億元,成為唯一未破千億的創先類區,上半年GDP排名倒數第一。珠海香洲區今年上半年GDP實際增速達4.1%,上半年GDP總量首次突破1000億元,達1005.79億元,超越南沙區,排名來到第14。

GDP排名較去年進步的還有深圳龍華區,其憑借188.93億元的GDP增量(實際增速6.2%)超過深圳羅湖區(1429.45億元),從1289.6億元躍升到1478.53億元,排名上升至第11。

廣州番禺區和佛山順德區上半年GDP總量較去年同期減少超過10億元,實際增速均未超過1.0%,後者僅有0.1%。順德區上半年固定資產投資增長率為-21%,在13個已公布該項數據的創先類區中排名墊底,南沙區和番禺區該項數據尚未公布。

增速前5名深圳占四,廣州僅海珠跑贏全省

上半年,創先類各區堅持“製造業當家”,不斷加快發展新質生產力,打造拉動經濟發展的新引擎,推動製造業向新向強穩步發展。15個創先類區中上半年GDP實際增速跑贏全省(3.9%)的共有8個,領跑的是深圳龍崗區,增速達到9.0%。實際增速達到和跑贏全國水平(5.0%)的共有5個,其中4個都在深圳市(龍崗、寶安、龍華和南山),1個在廣州,為海珠區,達到6.5%,在實際增速排名中位列第二。

龍崗區上半年經濟強勢增長,展現出工業強區勇挑大梁的擔當。龍崗區是華為、比亞迪等知名企業所在地,還擁有4家百億級企業、8個國家級製造業單項冠軍企業和81家國家級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被譽為“中國工業第一區”。數據顯示,今年上半年龍崗區第二產業增加值達1650.52億元,同比增長12.0%,規上工業增加值同比增長14.4%,計算機、通信和電子設備製造業等增長明顯。以“IT+BT+低碳”三大產業為主導,建築業、文化創意、跨境電商、低空經濟產業快速發展的“3+4”區域產業格局迸發發展活力,凸顯出龍崗區新質生產力的優勢和潛力。

豐翼無人機搭載海鮮從深圳大鵬新區飛往龍崗區。(新華社圖片)

廣州海珠區則以6.5%的實際增速位列增速排名第二,是廣州市6個創先類區中唯一實際增速跑贏全省的。今年上半年,海珠區第二產業增加值為264.40億元,增長9.0%,全區規模以上工業總產值增長14.4%。計算機、通信和其他電子設備製造業、非金屬礦物製品業、食品製造業、紡織服裝和服飾業等行業均實現雙位數高速增長,都市工業發展後勁支撐有力。海珠區數字經濟集聚成勢,騰訊、頭條、阿裏、唯品會、螞蟻五大平台型企業快速發展,帶動全區新一代信息技術服務業營收增長44.3%。

增速排名第三的是寶安區。今年年初,寶安區提出“科技創新能力明顯增強……2024年工業總產值突破1萬億元”的目標。今年上半年,寶安區GDP實際增速6.3%,第二產業增加值為1172.49億元,同比增長8.7%,規上工業總產值達4847.75億元,同比增長7.1%,規上工業增加值達1136.54億元,同比增長10.1%,工業發展勢頭強勁。

創先縣(市)

英德增速遙遙領先,海豐墊底

15個創先類縣(市)中,目前除茂名信宜市外其餘14個縣均已公布2024年上半年經濟發展數據,計算得出今年上半年信宜市GDP約270億元,排名創先類縣(市)第五,名義增速不足2%。

上半年,15個創先類縣(市)中GDP突破300億元的共有4個,“廣東第一縣”惠州博羅縣為380.43億元,穩坐經濟總量第一的寶座,實際增速達4.3%,繼續保持較好的發展態勢。排名第二至第四的分別是惠州惠東縣(337.9億元)、茂名高州市(335.38億元)和揭陽普寧市(331.12億元)。

經濟總量倒數的3個縣域依次是雲浮市新興縣(148.32億元)、陽江陽春市(176.42億元)和汕尾市海豐縣(208.12億元)。此外,惠東縣和肇慶四會市今年上半年GDP較去年同期分別減少0.9億元和0.43億元,名義增速為負。

已公布數據的14個創先類縣(市)GDP實際增速跑贏全省(3.9%)的有7個,其中跑贏全國的有3個,分別是英德市(9.1%)、陸豐市(7.0%)和鶴山市(5.6%)。實際增速倒數的是海豐縣(1.6%)、陽春市(2.0%)和廉江市(2.0%)。

廣東創先類縣(市)2024年上半年GDP及增速等數據情況。

英德鶴山工業發力,陸豐文旅融合見效

今年上半年,得益於廣東省促進城鄉區域協調發展和產業有序轉移等政策的支持與引導帶動,15個創先類縣(市)中博羅縣、普寧市、台山市、鶴山市、英德市、陸豐市和新興縣等縣域經濟發展態勢良好。其中GDP增速最亮眼的要數英德市、陸豐市和鶴山市。

英德市上半年GDP達219.16億元,實際增速9.1%,GDP連超海豐縣和陸豐市,排名躍升至第11。其第一產業增加值52.6億元,同比增長9.6%;第二產業增加值84.5億元,同比增長17.6%,第一和第二產業增長迅猛。工業方麵,英德市積極承接大灣區產業有序轉移,圍繞新能源、新材料、裝備製造和服裝紡織等產業招商引資,推動國能清遠電廠(二期)等重大項目落地,深入推進實施工業技改項目,催生和吸引信息技術、高端裝備製造等戰略性新興產業集聚發展。上半年英德市規上工業增加值67億元,同比增長35.5%。

農業方麵,英德市著力推動英德紅茶、西牛麻竹筍、清遠雞等產業打造百億級農業產業,上半年英德市農林牧漁業及服務業總產值74.8億元,同比增長11.5%,其中林業、牧業和農林牧漁業及輔助性活動產值均實現兩位數增長。

清遠英德市大力發展茶葉產業,以“公司+基地+合作社+農戶”模式,為農戶提供就業機會和技能培訓等,帶動群眾增收致富,助力經濟發展。(新華社圖片)

同樣擁有強勁增速的還有陸豐市。陸豐市上半年GDP達到218.22億元,實際增速7.0%,經濟總量超過海豐縣。今年以來,陸豐市加快構建現代化產業體係,不斷發展壯大海洋裝備製造產業,鍛長電子信息產業鏈條,統籌“風光水火核儲”全業態綜合能源體係建設。上半年,陸豐市規上工業增加值累計9.23億元,同比增長2.1%;工業投資累計53.24億元,同比增長31.5%。而在文旅產業方麵,上半年,陸豐市接待遊客總量達550.73萬人次,過夜遊客達到375.23萬人次,同比分別上漲62.13%和87.24%,文旅融合發展成效明顯。

2023年陸豐市GDP與海豐縣相差不足7億元,陸豐市若能繼續保持強勁的發展勢頭,今年有望取代海豐縣,成為汕尾市經濟總量第一的縣域。

鶴山市則憑借5.6%的增速排名創先類縣(市)第三,其第二產業增加值129.90億元,增長8.9%,工業增加值對GDP增長的貢獻達到66.7%。上半年,鶴山市規上企業數量持續壯大,規上工業企業超過700家,規模以上先進製造業增加值增長9.5%,表現不俗。

采寫:南方農村報記者李國華 鄧寶盈 見習記者張嘉敏 陳諾
統籌:蘇曉璿 段鳳桂


編輯 謝曉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