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值荔枝花穗抽生和保花的關鍵時期,廣州市從化區荔博園內荔枝花開正盛。慧护航荔幾架無人機如靈動飛鳥,枝减掠過荔博園上空,损增收實時回傳高清影像:蔥鬱的新模式荔枝林裏,生態溝渠縱橫交錯,无人果樹間距規整有序,机巡检智開花情況一目了然,慧护航荔園區地理空間信息清晰可辨,枝减園內仿佛經曆了一 場“ 數字體檢”。损增收這些先進技術手段,新模式正在逐步構建起荔枝從開花到采摘的无人全生命周期檔案,為農產品質量安全築牢根基。机巡检智
飛鳥智慧果園管理平台後台檢測畫麵
為因地製宜發展農業新質生產力,創新推動現代化荔枝產業體係的新技術、新模式,提高荔枝質量安全水平,3月28日,省農業農村廳在廣州從化啟動了荔枝質量安全新技術新模式推廣活動,進一步推動全省荔枝產業高質量發展,為促進農民增收提供有力支撐。活動同期舉辦世界銀行貸款廣東省農產品質量安全提升(示範)項目業務管理能力提升培訓,現場觀看無人機飛巡、 智能係統演示。
無人機遙感巡園,智能化采集作物信息
廣東大力推廣荔枝低空無人機遙感巡園質量安全綠色智慧種植模式,此模式融合衛星遙感、人工智能、大數據分析等技術,利用無人機遙感巡園,智能化采集作物長勢等信息,精準識別病蟲害早期跡象,變“事後補救”為“事前預防”,變“大水漫灌”為“靶向防治”, 實現集約高效利用資源,有效保障農產品質量安全。該技術模式還將農技專家的經驗轉化為可複製、可推廣的數字化決策模型,讓分散的農戶也能便捷獲取技術指導,為破解農業推廣“最後一公裏”難題提供了新方案。通過提升荔枝品質,拓展銷售渠道,推動生產主體從“會種”到“慧種”,種植模式從“麵朝黃土背朝天” 的傳統圖景向“手機成為新農具、數據成為新農資” 轉變,切實增加農戶收入。
該模式將專家、農資、農戶、農服等聚集到同一個平台,破解農業推廣“最後一公裏”難題。
多位行業專家為荔枝產業發展建言獻策。華南農業大學植保學院昆蟲學係副教授、碩士研究生導師冼繼東表示,該模式能有效減少農藥使用量,降低人工巡檢成本,助力農戶實現科學種植,提升農產品質量,進而推動農產品銷售,提升經濟效益,為農民增收創造有利條件。中山大學地理科學與規劃學院教授石茜說,荔枝產業亟需借數字化手段“讓好被看見”,用數字證明品質,鞏固消費信任。
廣東荔博園種業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長韋幫穩表示,集團位於粵西的千畝荔枝基地,借助該模式進行精準營養管理以及數字化技術,果品品質與效益大幅提升。基地的成功為周邊鄉村產業發展提供了借鑒,帶動更多農戶參與到高質量荔枝種植中,成為推動“百千萬工程”、促進農民增收的有力實踐。
現場回看荔枝果樹生長情況
“荔枝低空無人機遙感巡園質量安全綠色智慧種植模式”將率先在廣州、惠州、東莞、汕尾、湛江、茂名等荔枝主產區的近20家“農 技人員+荔枝生產主體+農資經營主體”聯合體中進行推廣。為衡量新技術新模式的效果,將從相對產量、生態平衡、過程預警、成本投入、標準執行和質量安全等6個方麵,對每組聯合體參與活動過程進行評價,切實保障農產品質量安全。
采寫:南方農村報記者 趙啟旭
來源:南方農村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