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证券网市场财经网首页

普通高校生化类实验室安全管理现状研究及对策(二)

来源:时间:2025-04-21 20:54:27

(二)實驗室安全管理製度欠缺

一些學校的普通職能部門對實驗室的安全管理不重視,缺乏安全管理機構,高校管理缺乏相應的生化安全文件,無警示或限製標識,类实對於危險化學品、验室研究廢棄物以及特定實驗材料缺乏明確的安全管理。若學校的现状安全管理製度欠缺,無安全領導小組製度,及对安全工作檢查落後,普通會造成安全隱患不能及時排查,高校管理容易引發安全事故。生化

(三)實驗室安全管理培訓薄弱

對陝西學前師範學院(以下簡稱“我校”)生物與化學專業的类实在校本科生進行調查後發現,學生更加關注實驗室設備的验室研究先進性、實驗操作的安全難易程度以及結果評價體係,但卻對生化實驗室認識水平與安全意識方麵關注不夠。现状目前,國內高校的安全教育培訓次數及質量還有待提高。不僅如此,部分高校實驗室的教師比較看重科研成果,不注重學生的安全教育,即使學校組織安全培訓,也是一些教師代表參加,有些甚至放棄參加。一些學校為了加強實驗室管理,規定學生必須通過考試獲得合格證後,方可進入實驗室,但是這類培訓考試較簡單,僅僅是通過死記硬背或者在線學習達到一定時長就可拿到合格證,安全培訓成為“走過場”。

(四)實驗室人員流動性大

實驗室操作及管理人員多且複雜,人員專業知識、理論水平以及安全素養參差不齊,流動性大。我校的生物和化學實驗室不僅為學生提供最基礎的實驗教學服務,還麵向本科生的創新項目、畢業設計項目以及教師的科研項目;不僅如此,實驗室的管理人員基本均為專兼職結合,其對實驗室安全的了解程度參差不齊,尤其是兼職實驗室管理人員,其身兼數職,流動性大,這使得實驗室安全管理更加困難,安全隱患也層出不窮。

三、生化類實驗室安全管理體係建設

(一)國外優秀生化實驗室的安全管理經驗

國外尤其是西方發達國家,對高校的實驗室安全格外重視,幾乎每所高校都成立有相應的安全機構負責實驗室安全工作,如美國的生化實驗室為了有效保護實驗室工作人員、周圍環境和實驗試劑,其建立了完善合理的實驗室管理製度、安全預案以及安保措施。

為防止安全事故發生,新人在進入實驗室前須進行崗前培訓,培訓結束後統一考核,隻有考核通過才允許進入實驗室。通過培訓,實驗人員不僅掌握了實驗基本的操作技能,也會增強安全意識,這大幅度降低了實驗室安全事故發生的幾率。為了強化實驗室人員安全意識,學校會定期組織消防應急演練以及隨機檢查。對存在的安全問題及問題實驗室責令整改,隱患消除後方可使用。

(二)普通高校生化實驗室安全管理體係建設

要徹底改變實驗室的安全管理現狀,我們不僅要積極學習優秀實驗室的相關管理經驗,更要建立一套符合本學校發展的實驗室安全管理體係。

作為新建本科院校,近年來我校的教學實驗室安全工作紮實,取得了一係列成就,如建立了各學院的實驗室安全管理製度及應急預案;對於消防重點部位和危險化學品使用有專門的管理辦法;為危險化學品建立了廢液池和危險化學品庫房;以製度形式每年定期開展實驗室安全專項檢查,開展消防安全培訓;成立了實驗室安全工作領導小組;與相關學院簽訂了《實驗室安全管理責任書》等。

(三)實驗室安全管理工作對策

雖然實驗室安全規範與管理可以有效保障高校師生的安全,但建立一套全麵完善的實驗室安全管理工作,是一項長期且艱巨的任務。目前國內的生化實驗室創新性研究較多,其重心明顯傾向於成果輸出,往往忽視了實驗室安全。筆者認為,保障實驗室安全,應做到以下幾點。

1. 優化實驗室安全管理製度

目前,一些生化實驗室安全管理製度已不能適應現代高校實驗室建設發展的新情況、新要求。實驗室管理部門、各學院應提高對實驗室安全管理工作的重視程度,結合當代生化實驗室建設發展與近年來出現的新問題新情況,製訂切實可行的、符合本校適時發展以及貼合當前實驗室建設發展的各項安全管理規章製度及實驗室應急事件處理預案。在生化實驗室的安全工作上,尤其應當完善和補充的重點製度是:危險化學品的購置以及廢棄物處置製度;實驗室安全準入製度;實驗室建設安全評估製度。

2. 落實實驗室安全責任製度

在學校的統一領導下,構建由學校、各學院、教學實驗室構成的三級聯動安全管理責任體係,各級應從上到下,層層落實安全責任,明確安全責任人的責權利。在落實實驗室安全的具體工作中,要根據實驗室軟硬件條件、專業特點、師生安全風險因素和行為等情況,結合當前實驗室安全形勢,實行實驗室安全準入製度。尤其是生化類實驗室,必須要求師生經過相關的安全技能和操作規範培訓,考核通過後才可進入教學實驗室。

3. 購置實驗室安全設施設備

受經費所限,一些實驗室沒有按要求配備足夠的安全消防器材、監控係統等安全設施,這給實驗室埋下了巨大的安全隱患。筆者建議學校應在每年經費開支中預留專門的實驗室安全管理以及維修費用,保證實驗室日常工作順利進行。

4. 大力建設實驗室安全隊伍

一些高校,尤其是新建本科院校的生化實驗室工作人員數量無法滿足實驗室正常的工作需要,受學校教學、科研層麵的限製,實驗室“帶病運轉”現象常有發生。行政管理部門應根據實驗室運轉情況的實際需要,配齊相關實驗室工作人員。生化類實驗室,應配備專業的安全員,並通過開展實驗室安全知識培訓等多種形式提高生化類實驗室工作人員的安全意識,培養一支具有相關專業知識的高素質實驗室管理隊伍。

5. 加強師生實驗室安全教育

在日常工作中,可通過課堂教學、講座培訓、製作發放實驗室安全手冊等傳統形式,或采取校園網、微信、微博等新媒體手段加強宣教力度和範圍。有條件的實驗室,可向師生開放實驗室現場,由相關負責人宣講安全常識,普及基本安全常識和一般急救技能,做到讓師生了解實驗室安全的相關法律法規,一旦出現安全事故,可以將損失減少到最小。

學校可獨立開展生化實驗室安全課程,課程大綱可根據生物及化學的學科特點,將內容分為:生物安全、化學安全、消防安全、儀器設備使用安全,課程采取理論教學與操作演練相結合,考核采取筆試答題與實際操作相結合,此舉不僅可以提高學生的實驗室實際操作與安全意識,也在很大程度上體現了學校對學生安全教育的重視。

四、結束語

學生是科研的操作者,是實驗室的主力軍,隻有通過提高學生的實驗安全意識,規範實驗操作,才能真正把控實驗安全方向。學校也應著力於培育生化類實驗室安全的理念文化、行為文化、製度文化、環境文化。實驗室的安全管理工作須堅持“以人為本,安全第一,預防為主”的原則,始終把“保證師生生命安全和身體健康,最大限度地預防和減少實驗室事故造成的人員傷害和財產損失”作為實驗室安全管理的首要任務。

聲明:本文所用圖片、文字來源《大學教育》,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與本網聯係刪除。

相關鏈接:實驗室化學生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