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8日,长宁長寧首家蘇寧易購Max店在兆豐廣場開業。首家苏宁店鋪占據兆豐廣場1-2層,易购總麵積近1萬平方米,店电商集智能家電、落户3C數碼、兆丰转战家居家裝、广场娛樂休閑於一體。为何門店匯聚卡薩帝、纷纷COLMO、线下美的长宁、海爾、首家苏宁博世、易购西門子、店电商海信、落户容聲、小天鵝、華為、OPPO等高端和頭部品牌,引入了超百個3C和家電品牌,商品數超萬件,價格覆蓋範圍廣。據悉,在國家、品牌、蘇寧易購、舊機換新、銀行信用卡滿減等多重補貼下,門店的家電產品至高補貼50%,3C產品至高補貼15%。
(圖源:上海長寧公眾號)
上海蘇寧易購方麵表示,以長寧首家Max店開業為契機,將持續在上海地區推進店麵場景升級,聯合合作夥伴打造品牌首店、旗艦店、體驗店、定製中心,做強‘首店+首發’經濟,助力區域經濟加速增長。同時,將帶動各大品牌落地新品發布會、烹飪品鑒會等數百場活動,升級消費者的逛購體驗。
無獨有偶,3月15日,京東MALL南京首店正式開啟試營業,占據了中華城1-5層,整體經營麵積約3萬方,匯聚了200+一線品牌、20萬+商品,成為目前南京最大的以自營為模式的3C家電家居一站式消費地標。公開信息顯示,京東計劃在2025年繼續加大在上海的全渠道線下門店布局,擬新開3家京東電器城市旗艦店、1家京東MALL和多家社區鄰裏店。
兩大電商巨頭不約而同的線下布局,折射出中國零售業正經曆深刻的模式變革。
在電商滲透率突破30%的當下,京東、蘇寧反向布局線下看似逆向操作,實則暗合零售業演進邏輯。線上流量成本持續攀升,而線下商業體經過疫情洗牌後租金回歸理性,為實體擴張創造窗口期。更重要的是,家電3C品類的消費決策依賴實體體驗,特別是高端產品更需要場景化展示。
兩家超級店均落子區域商業中心而非核心商圈,蘇寧選擇長寧成熟居住區,京東進駐南京中華城社區綜合體,這背後是"15分鍾生活圈"的商業邏輯。對於客單價較高的家電家居品類,貼近消費終端的選址能有效降低決策門檻。
在看來,京東MALL采用自營模式直連廠商,蘇寧Max店聯合品牌設立定製中心,都在壓縮中間環節。通過線下場景獲取精準需求,反向指導產品開發,形成"體驗-數據-生產"的閉環。
從蘇寧的"零售雲"到京東的"線下再造",巨頭的實踐正在改寫行業規則。數據顯示,2023年線下家電渠道銷售額逆勢增長,而線上增速首次降至個位數。這預示著單純的渠道分野已成過去,未來屬於能融合場景體驗、即時服務、數字運營的新物種。
當電商巨頭重返線下,這場商業空間的爭奪戰,本質是對人貨場關係的重新定義。在消費分級與升級並行的時代,誰能在真實場景中創造不可替代的價值,誰就能掌握下一個零售周期的主動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