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表1中可以看出,内消在視黃斑中心凹區域,旋玉內消旋玉米黃質(MZ)占總類胡蘿卜素量的米黄25%左右,在整個視網膜中,质种這一數值是健康15%,從圖3中也可以看出視網膜不同部位葉黃素、类胡萝卜玉米黃質和內消旋玉米黃質比例的内消變化,但值得注意的旋玉是,在人體血液或其它組織中並不存在內消旋玉米黃質。米黄
視黃斑中心玉米黃質和內消旋玉米黃質是质种視黃斑色素的主要成分,在視黃斑外圍葉黃素起主導作用。健康距離中心凹越近玉米黃質和內消旋玉米黃質含量越高可能意味著它們比葉黃素給視黃斑帶來更好的类胡萝卜保護作用。
除了(3R,内消3’R)一玉米黃質、旋玉(3R,米黄3’S)一內消旋玉米黃質外,視網膜中還存在微量的(3S,3’S)一玉米黃質,和內消旋玉米黃質一樣,(3S,3’S)一玉米黃質在自然界及血液中都不存在,隻在眼睛視網膜中檢測到,隻是它的量很少,占總類胡蘿卜素的5‰左右。
內消旋玉米黃質的來源內消旋玉米黃質在飲食和血液中都不存在,但在視網膜中含量較高,越來越多的證據顯示,人眼中存在著某種將葉黃素轉化成內消旋玉米黃質的酶。葉黃素轉化為內消旋玉米黃質隻需要葉黃素分子中4’,5’雙鍵轉移至5’,6’位置(羥基的立體構型不變)即可。其轉化過程如圖4所示。在人體中除了葉黃素光化學轉變為內消旋玉米黃質沒有其他已知途徑。這一點從人眼不同部位中(L+MZ):Z的比例上也可以得到印證,在人眼視網膜中心凹、中間區域及外圍區域(L+MZ):Z分另0為2.16±0.60,2.32±0.77和2.914-1.21,變化不大,與血液中葉黃素和玉米黃質的比例(3∶1)也相差不多,說明血液中類胡蘿卜素轉移到眼睛中後,在視網膜中央有較多葉黃素被轉化為內消旋玉米黃質,越往外圍這種轉變就越少,這也說明內消旋玉米黃質在眼睛中可能起著比葉黃素更重要的作用。
其他有關人眼睛中葉黃素可以轉化為內消旋玉米黃質的證據還有:①當用去除了類胡蘿I-素的飼料喂養獼猴(非人靈長類動物是唯一含有黃斑區的動物)一段時間後,其眼中就沒有了黃斑色素,接著用隻含葉黃素的飼料喂養時,獼猴眼中會出現葉黃素和內消旋玉米黃質,如用隻含玉米黃質的飼料喂養時,視黃斑中則隻出現玉米黃質。②成人及0~7個月齡嬰兒的視網膜中葉黃素和玉米黃質的比例(L∶Z),內消旋玉米黃質和玉米黃質的比例(MZ∶Z)分別見表2,說明與嬰兒相比,成人視黃斑中部分葉黃素會轉變成內消旋玉米黃質。
葉黃素經差向異構化反應得到內消旋玉米黃質過程在體外試驗中也得到了確認,有許多這方麵的研究報道。新昌製藥廠就是通過這種途徑工業化生產高活性玉米黃質的。
四、內消旋玉米黃質作為膳食補充劑的研究和應用前景
除了葉黃素和(3R,3’R)一玉米黃質外,人眼視黃斑色素中還有相當大的一部分是(3R,3’S,內消旋)一玉米黃質,此三者在人眼健康中起著非常重要的作用。越往視黃斑中心,內消旋玉米黃質的含量越高,而且除了視網膜中,內消旋玉米黃質在自然界和人體血液中都不能檢測到,許多證據也顯示,眼睛視網膜中部分葉黃素會轉化為內消旋玉米黃質,越靠近視網膜中心這種轉化越明顯。所有這些都提示內消旋玉米黃質在人眼健康中起到了不可替代的作用,隻是這些作用方式和作用機理值得更加深入地研究。譬如,玉米黃質和葉黃素是單獨使用還是兩者的平衡的膳食狀態對保護視網膜更好;玉米黃質和葉黃素以何種方式補充才能更好地被人體吸收和利用,從而起到更好地保護作用;內消旋玉米黃質在人眼中的轉化機理如何,又如何起到一種獨特作用;如果從外界攝入內消旋玉米黃質,其在體內是如何到達眼睛等部位等等都值得探討。以前市場上玉米黃質都是通過合成方法得到,是(3R,3’R)異構體型,最近新昌製藥廠通過自有專利技術高收率地通過葉黃素轉位工業化生產內消旋玉米黃質,並且成功主持製訂了其FCC(FoodChemicalCodex,FCC)標準,這些為內消旋玉米黃質這種活性更高的視黃斑色素的大規模應用和研究提供了可能性。相信通過充分的研究和推廣,內消旋玉米黃質的功能會得到越來越充分的認識,在不久的將來,內消旋玉米黃質會得到更加廣泛的應用。
聲明:本文所用圖片、文字來源《中國食品添加劑》,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與本網聯係
相關鏈接:玉米黃質,葉黃素,胡蘿卜素